长平之战为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耗时三年。该战役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是决定天下命运走向的一场大战。
《史记·秦本纪》: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韩桓惠王十分惊恐,希望割让上党求和。上党郡守冯亭和百姓都不愿意投降,于是将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希望赵国出面攻打秦国。这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秦国因为是长途作战,需速战速决,但是廉颇坚持只守不攻,秦国丞相范雎利用反间计,散布廉颇投降的谣言并扬言秦国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之子赵括,因为赵奢曾经打败秦国。
赵括是马服君赵奢儿子,他从小熟读兵书,致命的是缺乏实战经验,而且打起仗来不知道变通,按照书本上写的生搬硬套,谋略不足。赵括一上任就希望速战速决,快快建功立业,正中秦国的圈套。他改守为攻,打得王龁招架不住。秦国悄悄把王龁换成了白起。白起刚开始的时候,故意假装节节败退,赵括没有作战经验,一根筋跟上去,命令全军乘胜追击,追到秦军营垒前。
这时候白起令25000名骑兵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截断了赵军的退路,又令一支5000人的部队横插直入,使赵军主力一分为二,就这样赵军被秦军给包围了。白起几次向赵括发起进攻,赵括被迫就地筑垒,等待救援。
赵国的主力全在长平战场,已经派不出人去增援了,粮道又被切断,摆在赵括面前的选择只有突围,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没有办法,赵括只能选择带着士兵硬着头皮杀出一条血路,结果可想而知,他在突围的时候被乱箭射死。剩余的几十万赵军被白起坑杀。
自长平之战以后,赵军失去了和秦国争天下的机会。当时赵国的战斗力是除了秦国之外最强的,是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独自抗衡的国家。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