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历经数十年的无印良品商标纠纷案尘埃落定,北京高院宣布日方败诉,然围绕该案展开的舆论战却仍未结束。上海无印母公司良品计画也强调,此次判决的对象仅仅是针对北京棉田所拥有的24类商标,该方仍可使用已经拥有的各类别上的“無印良品”商标权。(2019年12月12日北京青年报)
当日,“无印良品败诉”的话题登上热搜榜。不少网民为日本MUJI打抱不平,批评中国无印“恶意抢注”,笔者对这种说法持保留意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商业价值始终由消费者口碑与产品内涵决定,中日“无印良品”何者能在“品质为王”的时代拔得头筹,仍待时间的“终判”。
株式会社良品计划自2001年起对涉案商标注册提出异议,但数次都被驳回,而涉案商标在2012年经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终裁定不撤销注册。2005年,法院裁定在上海成立的日本无印良品公司所使用的无印良品商标侵害了北京棉田纺织品商标权,日本无印良品需赔偿其62万元人民币。
正如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文学艺术作品只有通过物质载体被固定下来,才可获得著作权法保护,商标权同样遵循“谁先注册,保护谁”的原则。该案涉及的法律事实其实很简单,北京棉田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无印良品”商标注册于2001年,核定使用在涉案第24类商品上,并于2011年将该商标独家授权给北京无印良品在中国使用。而日本良品计画于2005年才成立上海无印良品,且在被控侵权商品及后续推广中使用与棉田公司商标相近的标识,的确侵犯了该公司的商标专用权。
此案恰恰反映出我国消费品市场同质化竞争的一个侧面。回到商标本身,北京无印良品从商标、产品到店面装潢都与日本MUJI“神似”,也难怪舆论中指责其“恶意抢注”的声音长期存在。实际上,姑且不论棉田公司是否存在“恶意抢注”,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在市场因素驱动下,各家居品牌以相互“借鉴”为常,大打“价格战”,结果却是“劣币驱逐良币”,整个行业的竞争环境开始恶化。
须知,修炼“内功”才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永恒定律。CBNData发布的《2018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显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正在成为互联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更倾向于个性化、差异化的消费。这或许为困顿中的家居企业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即磨练好产品品质的“内功”,孵化品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差异化”定制路线上取得突破。
此次的判决,算是给中日“无印良品”长达数年的纠葛画上了逗号,但两家品牌间的竞争还在继续。笔者相信,究竟是“恶意抢注”还是“沉冤昭雪”,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