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 anything real?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他们未必身在同一领域,同一阶级,但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单方面的钻研是对他们伟大头脑的浪费,诸如普利特期利,专职神学,业余爱好化学,古文、辩论、哲学多方面均有涉猎。
The Truman show的中国译者很显然也是个聪明人,擅长讽刺的聪明人。毕竟,稍微有点阅历的,都清楚The show与世界的区别。
聪明人多了,人人都觉得自己是绝对正确的,矛盾与冲突正是由此而来。这是个无解难题,直到一个扮演无所不能的神明的“人”出现,暂缓了一切冲突。争吵不休的、兵戎相见的、暗里捅刀的……大家都坐了下来,和平共处。
这样的和平固然虚假,却也需要一个核心来维系。彼得·威尔的这部电影中,楚门·伯班克就是这个核心。他很普通,但却能让那些优秀的头脑安静的坐着,以一种残忍的姿态,观赏着他真实的表演。
在决定发表薄见之前,我在豆瓣、知乎等知名平台上拜读了部分影评。感同身受的、怀疑世界的、借机对某些行业口诛笔伐的、被楚门的回应感动的,无所不有。人心的异及自我,可窥一斑。
此前我未曾有幸完全拜读莎翁大作,以我之浅薄阅历,想来也未必能晓得其中深意,正如我未必能省得这部电影背后的意味。但我着实因他那句“千人千眼,千个哈姆雷特”而时常陷入思索,正如电影结尾处,伯班克笑容满面的说出那句“若此生无缘再见,愿诸位早安,午安,晚安,事事平安。”(原文是In case I don't see you,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and good evening,理解有偏差,勿怪。)
之后观赏的聪明人们失了消遣,注意力转移不谈,只谈这一句话背后深意。诸多理解,有将其视做伯班克仍未逃离心里的摄影棚,跨过那扇门之后仍只是活在往昔的娱乐项目,也有人将其视为伯本人对这残忍世界的善意。于我个人而言,不可避免的倾向于导演本人的意向里善意多过嘲讽,或者说,是藏匿于善意之中的嘲讽,因这不过是虚假的希望。
设身处地的想,若一个人的半生,乃至一生,都只是他人眼中的消遣,最终却又为他知悉,究竟这人会如何去想,显而易见。导演却逆其道而行之,此举若非嘲讽,那便同样显而易见。
究竟是否只为给予人们虚假的希望,予以人们绝望之中前行的动力,或是明明确确的暗讽这世间虚伪,单看此片显见得并不能确定,且待我后续阅过彼得威尔其他作品,方可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