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意间迷上了一部腾讯视频出品的「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国读高中)」纪录片,原本以为只是一部普通的讲述留学生活的纪录片,看后发现其实是一部作者很用心的,去美国呆了22天,尝试去问很多关于留学方方面面问题并且又试图从中去寻找出答案的一部纪录片。比如最基本的中国留学生会遇到的择校问题,课程问题,寄宿家庭问题,再比如学习生活问题,留学的意义等等。具体如下的每一集的片名就能一窥究竟。
第1集:选择美国高中玄机多 中国家长的三大法宝管用吗
第2集:男校女校适合什么样的孩子? 读美高的另一种选择
第3集:留学生住宿该如何选择 陪读妈妈辞职花巨资送孩子出国
第4集:美国高中学习很轻松?你以前的看法99%都是错的
第5集:中国学生凭什么PK美国学生,进入世界顶级名校?
第6集:中国留学生融入美国有多难?把握两大契机 还需经历三关
第7集:想让孩子拿到名校offer?先来看看他们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第8集:美国求学花掉百万,八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只因为国外难混?
纪录片的作者是一位学者,名叫樊登。通过百度百科了解到,他是樊登读书会的发起人,也是央视节目主持人。他在纪录片里的这些探寻,也是作为我这样一个没有留学经历的「土鳖」,而现在又有了下一代的人所好奇想了解的内容。
国外的月亮是否真的比较圆
一直对于国外教育有所好奇,之前也看过《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让学校重生》和《让天赋自由》等书来了解国外对于教育的思索。而就像纪录片里的哈佛一名老师说的,没有人对于这个国家(本国)的教育感到满意。纵然凡事都有双刃剑,我们不能一味地崇洋媚外,也不能一味地拒绝接受新事物或先进事物,我一直的态度都为凡事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即可。
教育是学校里教过的知识都忘掉以后,自己还保留的东西。by 爱因斯坦
「PBL - Project based Learning 基于项目的教学」
项目式学习,这是我认为目前国内教育最缺失的。例如历史课给我印象最深,作者体验了一把「角色扮演游戏式的历史课」,整堂课是围绕老师提出的一个问题「如果你生活在1788年,从你的角度,告诉我你期望什么样的政府,以及为什么?」,每个学生都如同在玩刺客信条回到了历史中,假设自己是代表某一个人群去论述自己的观点。老师不再只是带着标准答案站在讲台上灌输给你听的那个人,确切说,老师不是在教你历史,而是在教你思维的方式,分析的方式。
同时,美国课堂上还经常会出现一种「哈克尼斯圆桌教学法」,是一种研讨会形式的教学,老师和学生围坐在一个圆桌前一起平等学习,交换信息和想法。没有了讲台和台下,而是提倡在圆桌对话和探讨的过程中培养思辨、逻辑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教学理念,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延伸项目式学习,当我们说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Thinking Skills)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那便是:1)创造性思维能力(Creative Thinking);2)逻辑思维能力(Logic Thinking);3)审辩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俗称「批判性思维」。
「领导力」
纪录片中反复提到了「领导力」这个词儿,同时一并出现的还有「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领导力也是美国人非常看重的,因为最终希望培养的人不仅自己以后非常成功,也能改善周围的人的生活。
「从男校/女校的单性教育说到养育男孩」
我们通常认为女孩发育比男孩早,因此在小时候男孩子往往赶不上女孩子。关于这一点,纪录片也带着这个问题特地去拜访了两所不同的学校,一所是女校,一所是男校。
以男校为例,比如南肯特男子高中除了提供丰富的体育项目以外,还独特开创了农场课,其中教木工活的竟然是一位神经学博士,他的专长是修复大脑损伤,当他意识到做这种木工活能帮助重建大脑,所以学校就聘请了他来教男孩们木工,以此希望孩子们的大脑可以完全被开发(脑洞好大,足以震惊到我)。而对于可能出现的危险,孩子们已能充分理解「学校就是为了让你去冒险,锻炼男子汉气概。」
南肯特男子高中的校长也如是说道,
研究发现,男孩的智力在读和写方面会比女孩发展迟缓2 - 2.5年,所以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变得真正强大,并在课程上占优势,我们就该先从男孩方面着手。如果是男女混合的课堂,我们是做不到的。除非男孩的智力和女孩一样,就是在25岁至27岁之间。因此我们发现,单一性别教育方式,对男孩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因此,让男孩们在一种不舒服的状态下学习,有更多的体验。专为男孩设计的课程和活动,可以帮助男孩们找到他们的人生目标,然后和外部目标结合,我们把这个叫做英雄之旅(Heros Journey)。
而相关探究数据也表明,美国高中女校课业平均分高于混校女生,美国高中男校数学课业平均分高于混校男生。
这让我想到了上海的市三女中和市八中学的男生班。当然,是否一定要送入男校或者女校,也是因人而异的。
「家长的态度:不焦虑」
作为父母应该更关注过程而不是只是单纯地关注结果。孩子的成长更重要。比成功申入名校经验更宝贵的是哈佛爸爸对于孩子教育的态度,也正是这种态度,成就了孩子的优秀。念名校固然好,但更重要的还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勾勒出自己真正向往的未来。作为家长要学会放松,家长如果特别焦虑,特别摁着孩子,面试官其实也会看得出来。
以上,便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非常感同身受的几个部分。而反思中国教育,纬度单一,只是看成绩和排名。
Echo 纪录片里的一位老师的话:
教授不仅仅是传授今天所需的知识,而是未来五年所需的学识。因此这更强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所认为和理解的教育
自从有了小K以后,就越发关注教育,或者说思考教育这个问题。并且当小K逐步开始从「养育」中的「养」逐渐过渡到了需要「育」的年龄阶段(现在小K接近2岁半),准备考虑上哪里的托班,上哪里的幼儿园、小学、高中……这个问题就越发突出。
从「学渣」和「学霸」的父母组合说起
可能作为父母,对于下一代的问题第一反应会先照自己的镜子,否则怎么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镜子呢。
我是「学渣」,从小一路靠着关系买学校不用打怪就升级了(这不是值得宣扬的,是一个反面教材),所以我可能崇尚的是「读书无用论」,但我想强调「无用」真的是那些死记硬背的内容,我偏科非常厉害,我只有一门副得不要再副,并且随时会被主课代替的一门课:计算机课超级优秀(但高考不考计算机)。因此当我后来亲身演绎了一出「学渣也能进微软」成功逆袭的戏剧后,我用实践证明了原来机遇真的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感谢微软)。我清楚记得我如何迷上计算机,是因为小时候刚接触打游戏不久就发现:在游戏中你能打碎什么和不能打碎什么,走的路径都是由游戏的设计者主宰,多没劲。我不要做玩家,我要做游戏的设计者,因此很早就不玩游戏,而是学起了编程。
「编程思维」
因此,这深深影响我一定要引导小K学习编程,一来这是男孩子的天赋优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是「编程思维」,不是说将来长大当码农,而是这样的「编程思维」是可以受用一辈子的逻辑思维,对于他做任何事情都能有逻辑,有条理,思路清晰。而「编程思维」的入门目前阶段看来乐高 LEGO 又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件入门神器,特别是年龄稍大后就能接触的可编程的科技系列乐高(俗称乐高机器人)那是极好的。所以小K麻麻就将此大任全权委托给了我这个粑粑。
而我的朋友圈也有好多家长都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比如一个朋友的孩子5岁,已开始参加各种机器人比赛,平时兴趣爱好就是啃各种乐高拼装创意书,然后自娱自乐沉浸于此,其乐无穷。这也是我期待小K以后的模样。
P.S. 现在国内对于 STEAM 教育又是极为的重视也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而小K妈妈是「学霸」,从小就习惯了年级第一,理论上和我这个「学渣」应该是完全不搭界的两个物种,居然在一起了。据说加分项就在于当时小K妈妈知道我是 Windows Live Spaces(微软当时的博客服务)的产品市场经理,而她又正好是 Spaces 的忠实粉,很喜欢在上面写些东西。(此处我又要感谢微软)而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每次约会小K妈妈总会手里捧着一本书等我,并且我们约会常去的地方居然是书店。
「阅读习惯」
现在回忆起这些,我们俩的确很热爱看书。因此,我们很注重引导和培养小K的「阅读习惯」,例如从小K很小时开始每晚小K妈妈会在睡前给小K讲一本绘本,有时候听得过瘾小K会主动再翻另一本听完才肯睡。我们认为让小K养成阅读的习惯,也是培养他以后自学的能力。就好像我们这一辈从小被教导,(中国的)大学不是学知识,而是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只怪我认知太晚,作为「学渣」长大很久以后才认知到这些,才开始爱上学习。
再次 Echo 「世界的孩子」纪录片里的一段话:怎么样让孩子能够真实地意识到学习是我的权力。学东西是作为人类所拥有的特权,我比别的动物有更丰富的能力。我不会浪费这个机会,世界是需要去探索的,这才是教育一个孩子需要达到的方向。
「看过世界的孩子更强大」
从凯文1岁生日起,我们一有空就会带着他到处旅行,我们不怕麻烦,我们不怕累,因为我们就想让他知道:世界很大。那时候还特地写过一篇公众号名字叫做「要么喝奶,要么睡觉,要么旅行」:
关于带着孩子旅行,即使到了出行前一天,都有人和我们说,带着孩子旅行是一件既累也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孩子什么事情也记不住。但是咖喱粑粑和橘子妈咪始终坚信「旅行的意义就在于身处陌生的文化和语言让其亲身感受世界的不同。」孩子亦是如此,不同的文化冲击,会给他带来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个得不到的感知。
「发现自己的天赋,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我们这一代80后从小都是伴随着「别人家的孩子」一起长大的,别人家考了几分,别人家上了哪所重点高中,别人家进了哪所大学,别人家毕业后一个月挣多少,别人家结婚了,别人家生子了,别人家…… 我们特讨厌。因此我们绝不会用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按照小四的说法,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
曾经看到一段话,认同自己的梦想并努力营造环境让它变成现实,对我们发现最好的自己至关重要。发现自己的天赋虽不能保证你人生的每时每刻都欢天喜地,但是它会为你带来更加深刻的自我认识,让你更加明白自己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所有的归根结底,我认为,作为家长,要!不!焦!虑!曾经有一篇网红文章里曾说到这样一个观点我很认同,
家学是用来营造环境,而不是环「竞」。童年之所以可贵,并非在这个时间学会最好的东西,而是让最好的东西能延长时间。家长的职责理应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去做三四月的事,等到八九月份自有答案。
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学会等待和学会放手,这样孩子才有机会去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而我们总有一天会退出他们的生活,他们终将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教育的意义,待你成长。
相关阅读推荐
以下是一些我都读过(除了正在读的《征途美国》和没有读的《养育女孩》之外)并比较推荐的关于养育的一些书籍,可以看到好几本都是国外的一流教育专家的思考成集,我均是以取之精华去之糟粕的理念去吸收其中的养分,很多还都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也欢迎一起探讨。
《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亚马逊 Kindle 版链接)
「你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便是无条件地支持孩子未名的梦想」(这是对于《校长日记:我在美国当校长》我的读书笔记)
《让学校重生》(亚马逊 Kindle 版链接)
《为孩子重塑教育:更有可能成功的路》(亚马逊 Kindle 版链接)
《让天赋自由》(亚马逊 Kindle 版链接)
《养育男孩》(亚马逊 Kindle 版链接)《养育女孩》(亚马逊 纸质版 链接)
《征途美国》(亚马逊 Kindle 版链接)- 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