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I 阴影里的唐太宗
上一章 I 阴影里的唐太宗 第二卷 金戈铁马天下秀【六】灭薛氏兵定陇右(上)
撰文 I 容蓝
【六】灭薛氏兵定陇右(下)
李世民的病也好了,既然薛仁杲来了,自然是要找回场子的。
武德元年八月十七日,李渊再次任命李世民为元帅西击薛仁杲。
这一次,李世民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准备了一个月后,与九月十二日,派秦州总管窦轨进攻薛仁杲,意料之中窦轨完败,薛仁杲乘胜包围了泾州。
当时镇守泾州的是唐朝的骠骑将军刘感。这哥们绝对是个硬钉子,以一州之力扛薛仁杲举国之兵,打到刘感弹尽粮绝,城池数次濒临陷落,《旧唐书.刘感传》记载了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薛仁杲率众围之(泾州)。感婴城拒守,城中粮尽,遂杀所乘马以分将士,感一无所啖,唯煮马骨取汁,和木屑食之。城垂陷者数矣。
正在危难之时,长平王李叔良领兵来援,薛仁杲解围而去。但是,这却是伤感的开始:
感与叔良出战,为贼所擒。仁杲复围泾州,令感语城中云:“援军已败,徒守孤城,何益也!宜早出降,以全家室。”感许之。及至城下,大呼曰:“逆贼饥饿,亡在朝夕!秦王率数十万众,四面俱集,城中勿忧,各宜自勉,以全忠节!”仁杲大怒,执感于城边,埋脚至膝,驰骑射杀之,至死声色逾厉。
刘感的阵亡,以一个真正的军人的姿态死去,以一个大唐真正忠臣的气节死去。当然,大唐也没有让他白死,李渊,对于刘感来说,是个厚道的皇帝:
贼平,高祖购得其尸,祭以少牢,赠瀛州刺史,封平原郡公,谥曰忠壮。令其子袭官爵,并赐田宅。
壮哉,刘感!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右手不禁缓缓举起,向他敬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
逝者已矣,战争继续。
九月十八日,李世民再次派兵攻击薛仁杲。这次出马的是陇州刺史常达,攻击地宜禄川,此地处长武以南。常达一击则胜,杀了薛仁杲一千多人,薛仁杲屡次攻常达,都未能取胜。薛仁杲也不是完全的武夫二愣子,看到常达难搞,就耍起了心眼:
(薛仁杲)乃遣其将仵士政以数百人伪降达。达不之测,厚加抚接。士政伺隙以其徒劫达,拥城中二千人而叛,牵达以见于举。
常达的运气比刘感好得多,被俘后,因为节操爆棚,居然感化了薛仁杲,被放了。我对此是非常诧异的,常常认为这常达是受上天眷顾的,居然能在薛仁杲手里逃出生天,这运气不得不说是好到了极点。
正是常达的词色抗厉,不为之屈的大节操,令他后来获得了李渊大力的褒奖,命令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必须将刘感、常达记入史册,而且还给常达报了仇,扑杀了仵士政。
李世民的两次试探,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却摸清了薛仁杲的路数。
武德元年十月,李世民再次来到高墌,这是他上次惨败的地方。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薛仁杲,我来了,你就洗干净你的脖子吧!
见到李世民亲临高墌,薛仁杲立即派大将宗罗睺领兵十万前来挑战,但是李世民充分吸取了上次惨败的教训,坚壁不动。
秦军依然沿袭了上次的战术,不断谩骂挑衅,什么难听骂什么。搞得唐营将士火冒三丈,纷纷请战。
李世民却异常冷静,之前的大败令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而且两次派兵试探薛仁杲的结果说明,秦军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自己不能往刀口上撞。
我士卒新败,锐气犹少。贼以胜自骄,必轻敌好斗,姑且闭闭壁以折之。待其气衰,而后奋击,可一战而破,此万全之计也。
他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容质疑的,当即下令:
敢言战这斩!
就这样唐秦双方在高墌对峙,相持不下六十余天。这对薛仁杲来说,这种相持是致命的,他的粮草开始接续不上,将士恐慌,军心动摇,厌战情绪蔓延,内史令翟长孙、将军梁胡郎等人甚至率领各自的部下直接投降了李世民。
秦军士气一片萎靡。
蓄势日久的李世民等待的就是这样的结果,立即派遣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引诱秦军来攻。
看到唐军终于肯出窝了,宗罗睺大喜过望,率军全力攻击。但梁实谨遵李世民的命令,守险不出,宗罗睺久攻不下,军士疲惫困乏,士气低落。
抓住战机,李世民当即命令右武侯大将军庞玉到浅水原南面布阵,再行引诱宗罗睺。据我估计,宗罗睺这位仁兄也是个耿耿武夫,看到庞玉前来,马上就又马不停蹄的去攻庞玉,完全就没有考虑过对方的意图。我相信,他的宗旨就是战、战、战。
在梁实和庞玉的引诱下,宗罗睺乖乖的疲于奔命。但宗罗睺是厉害的,他凶猛的战斗力打得庞玉几乎就要坚持不住。
眼看诱饵就要被吃进敌人的嘴里,李世民亲自率领大军从出其不意的从浅水原北面出击。宗罗睺见到真正的对手来了,马上回师相拒。
宗罗睺是自信的,但是他却想错了李世民,这个主帅不在中军呆着,反而带领数十骁骑冲进宗罗睺的大军之中,肆意冲突,与外围唐军对宗罗睺内外夹击。
老大这么神武,唐军自然是士气大振。表里奋击,呼声雷动。宗罗睺抵挡不住,军势瞬间溃败,一路败退到折墌,死者数千人。李世民亲帅二千余骑兵,追到折墌城下,扼守住泾水南岸,依泾河面对薛仁杲扎下大营。
李世民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他是有信心的,因为,他掌控了战局的主动,也找到了破开薛仁杲的缺口。
在他率军准备追击宗罗睺的时候,他的舅舅、大将窦轨拉住他的马缰说:“宗罗睺虽然败退,但是薛仁杲还占据着坚城,你只带二千人去追击,孤军深入,太危险了,还是跟大军一起去吧!”李世民笑笑说:“舅,放心,我心中有数。现在形势就像劈竹子一样,不可失去了势头。”
李世民的到来,使政权内部本就不甚牢固的秦军更加恐慌。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薛仁杲手下的骁将浑干率兵投降了李世民,这令薛仁杲更是惶恐不安,当即带兵入城,希图拒守。
武德元年十一月初七日,天刚黑,李世民的后军陆续到达折墌城下,顺势包围了折墌城。
墙倒众人推。本来薛仁杲这哥们儿以前在将士面前就没怎么积下恩德,逢此溃败之时,手下立刻是人心浮动。
半夜里,守城的将士纷纷下城投降,如此人心浮动的态势,薛仁杲无计可施。
武德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薛仁杲看到胜算无望,终于扛不住无尽的恐惧和凄凉,打开城门,率领一万多人出城投降,先前唐军被俘的刘弘基等人也全须全尾的回到了唐营。
至此,大唐李渊父子与西秦薛举父子的争斗,从武德元年六月持续到十一月,持续了六个多月,终于以李渊父子全胜画下句号。唐王朝获得西秦男女五万余口,将陇右地区划入了唐朝的版图。
这次大胜,是李世民开唐以来第一大胜利,这是一次从痛苦和屈辱中升华起来的胜利,李世民充分发挥了己方粮草充足,利于持久战的优势,扬长避短,消灭了争夺关中政权的对手,保证了以后征伐天下过程中,唐王朝后方的安定。
李世民大胜薛仁杲的消息传到长安,举国振奋,李渊当即派光禄卿、邢国公李密前往豳州迎接李世民大军。
你看的不错,这个李密,就是那个瓦岗寨杀了翟让,建魏称帝的李密。
李密的故事很长,因为我主要讲李世民,所以我这里只讲讲他是怎么来到唐朝的。
大业十四年正月,在瓦岗寨已成气候的李密率三十万大军,进占金墉城,兵屯邙山,直逼隋东都洛阳的上春门。
但恰在此时,江都政局风云变幻, 宇文化及勒死了杨广,立秦王浩为傀儡皇帝,自率十万大军北上。消息传到东都洛阳,当时的洛阳七贵段达、王世充、元文都、韦津、皇甫无逸、卢楚、郭文懿和赵长文拥立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即位,改元皇泰。
七贵之中,王世充专横跋扈,杨侗就欲借李密之手除之,遂派人册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声称平定宇文化及之后便让李密前来东都辅政。李密为避免两面作战,腹背受敌,接受了册封,七月出兵东讨宇文化及。两军在童山激战,宇文化及兵败北走。
但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李密和宇文化及竭力拼杀之时,王世充趁机灭掉了异己,独揽洛阳隋廷朝政。
李密得知王世充专权,拒绝入朝朝见,回到了瓦岗军的根据地金墉城。当年九月,王世充趁李密战后疲惫之机发动进攻,率精兵两万、战骑两千,威逼偃师,在通济渠南岸安营扎寨,在洛水上架设浮桥,准备与李密决战。
此时的李密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府库空虚,吝啬惜金,打了胜仗都不把战利品分给将士们,使得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
唐武德元年,王世充乘势袭击瓦岗军,败瓦岗军数员骁将。李密得知后命王伯当据守金墉城,邴元真守洛口仓城,亲率精兵到偃师迎战。
此时,裴仁基建议李密偷袭东都,但李密不听。
王世充强渡洛河,双方大战于邙山脚下,王世充大破李密。
瓦岗军的裴仁基、祖君彦、程知节等被王世充所擒,邴元真、单雄信等人久不满李密,相继投降王世充。瓦岗军遭到重创,李密东逃虎牢关后西进长安,投奔了李唐。瓦岗军的战将秦叔宝、徐世勣、罗士信、程咬金等也都先后降唐,成为李世民帐下大将。
李密来投,李渊非常高兴,当即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把自己的妻表妹独孤氏嫁给了他,可以说是恩遇丰隆。
虽然李渊之前在李密面前装过孙子,但我认为李渊对李密的封赏是真心的,从他讲李密祖上就有的邢国公爵位再次封给李密就可见一斑。
李密来到豳州,见到了传说中的李世民。当然李世民对李密的大名也是耳闻已久。《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了李密见到李世民时的感叹:
密见太宗天姿神武,军威严肃,惊悚叹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祸乱乎?”
我不敢肯定李密当时是否有此感叹,但李密这只落威的凤凰当时有此感叹也属正常,毕竟,眼前这个比他小了十七岁的年青人做成的事情,与他之前与王世充对垒之势何其相似,而他,却落得国亡败北。除了这声感叹,我想,他恐怕更多的应该是一声天不佑我的悔恨叹息吧!
此战,我已《旧唐书.太宗本纪》的一段对话结束,因为这段对话,我认为充分体现了李世民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思想,未来很多大战,他都没有偏离这个轨道:
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
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罗睺恃往年之胜,兼复养锐日久,见吾不出,意在相轻。今喜吾出,悉兵来战,虽击破之,擒杀盖少。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且其兵众皆陇西人,一败披退,不及回顾,散归陇外,则折墌自虚,我军随而迫之,所以惧而降也。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
因此战,李世民于十二月被拜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镇长春宫,蒲州、河北诸府兵马并受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