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10.内收-外展的动态特性】
在外展运动中(图4-94),正位片显示腕骨在腕关节近侧关节面处向远端旋转,旋转中心大约位于月骨和头状骨之间(星号表示),同时头状骨向外侧倾斜,月骨(深色标记)向内侧移动并逐渐平躺在下桡尺关节的远端。外侧的手舟骨在屈曲时向前倾斜,同时降低了垂直高度。它在桡骨关节面下沉并呈现出“环形结节”形态。实际上,这种旋转是围绕着一个有轻度平移的轴所进行的,因为就整体而言,腕骨会向外侧移动直到手舟骨撞击桡骨茎突,桡骨茎突比月骨茎突更向远端伸展,结果,外展比内收更早结束。在内侧,三角骨一直移动到距离尺骨头部 15 mm处。沿着第 3 掌骨的轴线,测得的这个外展范围为 15°。
在内收运动中(图4-95),头状骨向内侧移动,整个月骨(深色标记)向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外侧移动。腕部伸直时手舟骨向后移动,达到其最大高度,手舟骨的那个“环”消失。钩骨逐渐变细的近端部分与月骨相接触,并且腕骨恰好位于桡骨远端的中央部位。沿着第3掌骨的轴线,测得的这个内收运动范围为30°~45°。
腕中关节对如下这些运动有影响(图4-96和图4-97的前视图)
※一方面,内收和外展运动发生在这个关节。在完全外展15°的过程中,它贡献了8°;在完全内收45°的过程中,它贡献了15°,因此它对于内收和外展的总体贡献度为23°。桡腕关节和腕中关节的活动范围几乎是相等的。
※另一方面,腕骨的远、近侧列骨在围绕桡骨的长轴旋转时也会发生相对移动:
——在外展运动中(图4-96),近侧列的旋转联合了旋前和屈曲运动(箭头PF),其远侧列则相反,它们联合了旋后和伸展运动(箭头SE),由此与近侧列腕骨的活动相抵消。在近侧列移动时,手舟骨也发生轻微移动,由此可以避免或者至少延迟其与桡骨茎突的接触,从而增加了外展的幅度。
——内收运动(图4-97)和外展运动完全相反。近侧列联合了旋后和伸展运动(箭头SE),同时远侧列联合了旋前和屈曲(箭头PE)运动,由此抵消了近侧列的运动。
※这些运动的范围都非常小,只有在极限位置时,通过放射影像学检查并仔细观察后才能辨认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