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最早是我国古代一种习俗——挂桃符。很多人都读过或听过王安石那首脍炙人口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是正月初一这天,大家放鞭炮、悬挂桃符的情景。
对联区别于其他文体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它是对句,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犹如两马并驾齐驱。对联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没有固定的篇幅,少则三五字,甚至一个字,多则几十字、数百字,它不像诗词那样强调押韵,但注重文字修辞,偶尔也采用典故。因此,对联首先一定要工整、强调格律。
讲格律,先要弄清平仄。古代汉语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 个声调,这就是所谓的“四声”。明代释真空《玉钥匙歌诀》对“四声”有很形象的说明:“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而平仄就是把“四声”分成平直和曲折两类。平声(现代汉语中分为阴平和阳平)属于平,上声、去声、入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融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之中了)属于仄。
一般而言,对联讲求仄起平收,也就是说上联的结尾一般为仄声,而下联的结尾为平声。它的格式是这样确定的:把上联的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标出来,再把它们按先后次序集中,就得出了上联的格式;而下联则正好相合。以晚清的李鸿章给曾国藩写的挽联为例。
上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下联:威名震九万里,安内攘外,旷世难逢天下才
上联每句的句脚为“年”、“传”、“长”,平平仄;下联每句的句脚为“里”、“外”、“才”,仄仄平,仄起平收,且上下联相合。
讲求格律不仅要注重仄起平收、平仄相合的格式要求,也要讲求 词之间的对仗关系。词性要对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还要讲究词所指的东西的类别相对,意义相协调。
西湖花神庙的对联,想必很多人都见过。里面还有这么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老秀才游西湖,即景拟出一个叠字上联,自己挺满意。于是贴在花神庙大门口,求对: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一个书童看到了,提笔写道: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出句格式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下句的格式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而且,上联写西湖春景动人:红花绿叶,莺歌燕舞,到处融洽一片;下联叹西湖四季皆美:晴雨两天,早晚一日,年年时时都是美景。
老秀才一看,对得不错,不过感觉心有不甘,于是说,我的对联前后可以调换位置:莺莺燕燕,处处翠翠红红 。小书童将自己的下联也前后颠倒:暮暮朝朝,年年风风雨雨 。老秀才看了心服口服,颠倒后的对联不仅平仄准确、对仗工整,而且意思也完整。
当然,格律的要求并不是死的,有的时候为了意思需要,也不用 顾及每个字的平仄关系,正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对香菱谈诗时所讲的,“若果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都是使得的”,而只需保持句脚的平仄相合和用词的对仗即可。
要作好对联,需要在格律上下工夫,这是第一步。刚入门时,只 要注意仄起平收、平仄相合和用词对仗;等到非常熟悉后,再严格要求,严格按照每种类型对联的平仄要求来作对;到最后,格律烂熟于心时,就不需要为格律所束缚了,满足最起码的要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