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我活成了一个穷逼!
国庆假期结束得猝不及防,挥一挥衣袖,只留下宛若失忆的打工人:
忘了早晨需要几点起床,忘了放假之前干的是什么工作,忘了一周前刚改过的电脑开机密码……更想不起过去的七天里,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但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放假前,来自老同学的那句问候:
“在?”
“我准备国庆节结婚。”
什么证据,最能证明我们曾拥有一个国庆假期?
被份子钱掏空的钱包。
国庆请假理由之原来所有人都有个姐姐/微博截图
或许没有哪个长假,比国庆更适宜结婚。
清明、端午、中秋,不是节日含义不太合适,就是时间短、不够忙活。
春节长假,还得走亲访友、四处拜访,天气又冷,不少地区还有“正不娶,腊不定”的习俗。
只有国庆,这个举国同庆、秋高气爽的七天乐,能肩负起筹备婚礼、安排宾客、大操大办的重任。
[if !vml]
[endif]
这些年,国庆逐渐成为一年一度赶场式婚礼的“高发期”。随之而来的份子钱,也就让打工人愈发肉疼心疼。
前几天,#九月份的工资别乱花#冲上了热搜,5.5亿阅读量的背后,是社畜们心酸的祝福。
随礼,世界性难题——到底给不给份子钱、要给多少钱……
[if !vml]
[endif]
打开任意社交平台,你都能看到一群迷茫的网友,在面对随礼话题时的困惑。
有人调侃,拟定请客名单,也许是有些新郎新娘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因为十年不联系的人,他们也不忘想方设法通知到你:我要结婚了。
有网友在豆瓣发求助帖,说自己高中同学突然联系自己,要结婚了邀请自己去参加婚礼。
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
可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
她们已经六七年没有联系过了,自己还在外地读书,刚分期买了电脑在兼职还贷款,随份子钱也掏不出来。
本想混过去也就算了,但下一秒,对方已经把她拉到了同学群里。
随不随是个问题,随多少也是个问题。
有人当初给朋友随出去三五百块的份子钱,五年后收到回礼却少了一二百。
她就很郁闷:明明对方工作稳定,有车有房,不至于指着这几百块过活。
多年的友情毁于一旦,日后每每想起,都是这一二百块的差距。
有人想要给好友多随些份子钱,表达心意,却遭到了同寝室舍友的反对。
“你是多掏了,那我们怎么办?”
本是一场喜事,却因为这随礼的份子钱,平白生出许多不愉快。
随礼为何成了世界性难题
为什么提到随礼就让人头疼?
或许是因为,你随出去的不止是一份单纯的祝贺,还同样期待着一份未来回报。
明朱元璋曾发布乡里之间互助互济的文告《教民榜文》:
“且如某家子弟婚姻,某家贫窘,一时难办,一里人户,每户或出钞一贯,每里百户,便是百贯,每户五贯,便是五百贯。如此资助,岂不成就……”
简单点说,就是大家如果都是一个乡里的邻居,遇到别家婚葬嫁娶遇到难处,都要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乡里头一家给一贯钱,加起来就是一百贯。轮流出下来,不管谁家,都能得到这笔资助。
划重点:“轮流”。
每个人都在人情关系网里,既是这张网上的发射终端,也是接收终端。
也就是说不论往外掏出去多少,钱总归是要回来的,就像是一份定投的互助保险,或者一份早晚能全额取出的储蓄。
承载着人情世故、有来有往、同辈压力的份子钱,不是一份单纯的礼物:
有人翻出自己结婚时对方随礼的记录,原封不动“还”回去。
在新人的关系网里,地位差不多的人,会拉无数个小群,核心话题只有一个:你给多少?
大家都掏600的时候,你不能只给200,你的面子过不去;更不能明面上掏1000,别人的面子过不去。
甚至连给现金红包,还是走微信转账,都得提前说清楚,免得当场下不来台。
以前的人大多囿于乡间镇里,朋友不过三五,往来尽是近邻,随份子的压力也不是很大。
现在的人上学上班跨个省都很正常,社交范围扩大,关系网遍布五湖四海:老家的情分要维护,同学的情谊不能淡,同事的面子要过得去。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亚非研究所教授尚会鹏曾在自己的书籍中调研了豫东农村的婚俗。
他发现,中国式随礼也是社会人情网的主要表现形式。
应不应该送礼,送多少礼,要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做决定。
在亲人关系里,一般血缘越近,送礼数额越大。
外人的随礼,就随之成了关系的证明:给得越多,说明我们关系越铁,我越看重你、拿你当朋友。
于是,人情礼变成人情债。为了体现身份、表明情谊,有些钱即便钱包干瘪,心头滴血也得随。
正如老舍在小说《正红旗下》中描述的:
“这些婚丧大典既是那么重要,亲友家办事而我们缺礼,便是大逆不道。”
给不给、给多少、什么时候给……永远是一门需要四处打听的学问
不断升级的人情消费,就这么绑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