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为村,不分界邦
以镜头记录当地人文生活
佛系经营【界邦村】电商店铺
生活中,大环境的一个小变化,可能就会让很多人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比如南宁交易场要拆这件事。
01
这次外拍正好经过交易场,就顺便进去买些菜,也看看最近这个话题中心现在是个什么模样。
走到海鲜档口的时候,正好听到老板和客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要拆”的事。
“这里不会真就拆了吧?”买海鲜的一位大叔问。
“最近是有新闻说要拆了,你看朝阳广场那一带,都拆得差不多了,快到这里了吧。”卖海鲜的阿姨回答。
“那后面让你们去哪里呢?”大叔继续问。
“拆了就没地方咯,就不做了呗。”然后她转向另一边忙着手中的活,声音似有似无地说:“离开了这里也不懂做什么了。”
与顾客聊这些话的时候阿姨是笑着说的,在旁人看来像是开玩笑,但个中滋味,可能也只有她心里最清楚了。
02
其实,在今年8月4日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在网站公布了《朝阳路国税-南宁交易场片区(一期)旧城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方案》,方案中的“房屋征收范围”如下:
而济南路17号就是南宁交易场,也被纳入了本次旧城改造当中。
有人说,这栋交易场大楼从1986年建立到现在只不过34年的历史,又有很明显的设计缺陷——通风和采光很糟糕,特别是一楼白天不开灯两眼一抹黑,在里面购物感觉很沉闷,拆了一点都不可惜。
但是在一些人的眼里,即使它不是完美的,可心里面没法做到“拆了一点都不可惜”这般轻描淡写的洒脱。
我很好奇地问海鲜摊的阿姨:“过来买菜的人蛮多的呀,生意应该不错,拆了不是很可惜吗?”
“靓仔,这个拆不拆我们又不能做决定。我在这里卖了十几年的海鲜,当然不愿意离开了,店面虽不大,但是养家糊口还得靠它。真拆了,我们很多人以后估计都不知道去干什么好。”阿姨轻叹一口气。
随着她一声叹息,我的心情也随之低落起来:在大环境改变之下,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在现实面前,通常是作为被选择的一方。而更多的时候,还不知道要选择的那条路在哪里……
“这叫人多啊?现在来买东西的人比之前少了很多,你看这些海鲜,平时快到五点就卖完了,现在还剩那么多,生意难做呀。”邻铺也卖海鲜的一个大哥应和道。
原来,之前朝阳广场那边的酒店、烧烤摊都来这里订货,但最近那里也是拆的拆,倒闭的倒闭,加上现在来朝阳的学生变少了,就只有几家店过来订货,以致交易场的海鲜市场生意现在不怎么好。
在蔬菜摊买菜的周哥听到我们在聊要拆的事情,也很有兴致地跟我们聊起了往事。
“86年我母亲在二楼有一铺面,那时我六岁,交易场就是我的天地啊,经常和小伙伴拿着一张纸皮垫住屁股,在楼梯那里坐滑梯。儿时大部分美好的回忆都跟这个地方有关,你说拆了不可惜吗?”
“拆了就像是没了童年,以后想起童年,没了这地方就像没有了归宿一样,不知道你能不能体会?”
聊天才知道,周哥是看到要拆的通知后,专门从五象新区过来买菜的,说是过来“道别”的。
看他在菜摊前心不在焉地挑选,滔滔不绝地跟我们聊起他与这个交易场有关的童年记忆。
原来,在一部分人的眼里拆了“不可惜”,但在周哥的眼里却像宝一样珍视,因为这里有他的童年,有他关于成长的大部分记忆。
交易场要拆了,或许把很多在这里成长的人的童年也一并带走。以后对童年的怀念,只能靠想象了。
同时,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里是见证了他们年轻时奋斗过的一个地方,他们想在这里继续拼搏、追求美好生活。
“1999年到2006年我在交易场二楼经营了两个摊做玩具批发,那时生意非常好,我请了几个员工帮捡货、看摊。最得意的时期是整个南宁市甚至广西的纸质拼图,500、1000粒那种基本都是来我这批发的,货一到全部被抢完!”
“现在的车呀房呀,还有当时转行做其它生意的原始资金都是那时候攒下的,得感谢这里啊……在这里发生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在杂货摊前挑货的张哥说道。
对于曾经在这里经营过的“张哥们”来说,交易场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场所,而是烙下了他们人生中宝贵的奋斗时光与记忆的场所,是这里让他们拥有了更美好的生活。
“张老板现在家大业大,还经常回来跟我们这些老朋友聊天,也知道我们生意不好,顺带照顾照顾我们的生意。”卖杂货的老板调侃道,“不过,现在说是要拆了,但是不可能的,早几年前不也说了要拆,到现在还不是没拆,生意照样在做,瞎担心!”
“你别固执了,跟你说了那么多次还不信,听我的,早做打算,去其它市场找新的铺面,或者直接转行,不能总守着这里呀。人要学会变通,你知道吧!”张哥劝道。
然后看到这位老板似笑非笑地点头应和着,不说话。
我想,对于坚守这里的人而言,交易场就像是他们的一位相知多年的老友,陪伴了他们那么多年,突然有一天老朋友说要永远地离开,自己只能被迫选择面对,这让他们心里百感交集。
希望他们多年的坚守让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去拥抱下一个未知的改变。
03
随后我走上楼,从二楼到四楼走了一圈,发现坐在摊前聊天的老板比来这里逛的人还多,能买点东西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当我拿着相机经过时,他们都很警惕地看着我,估计知道我不会买东西,也不把我当顾客招呼,几个人继续聊着天。
“阿叔,你们怎么收摊那么早呢,现在刚五点多呢?”我有点好奇地问在二楼卖床上用品的一位阿叔,他也正在做下班前的准备。
“你看看,现在连一个顾客的影子都没有,守着这摊有什么意思呢,倒不如早点下班呢。”阿叔边收拾那些被子,边无奈地说。
我看他的店铺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床上用品,与其说他是在整理,倒不如说他只是把早上摆出来,顾客动都没动过的这些床上用品又收回店里。
“现在生意不行啊,网购太方便了,年轻人估计没几个知道这里有卖这些货的。”
“下班回去那么快也做不了什么吧,多待一会可能还有顾客呢?”
“没用的,这种情况又不是一天两天而已。你看,旁边那个空置的摊,没生意做不下去,直接关门大吉了。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可能下一个就是我了呢。”阿叔有点小伤感地说,“现在提前下班还能去跑滴滴,跑到晚上十一二点,能挣一块算一块呀。孩子开支比较多,不找点其它门路,生活过不下去咯。”
“如果拆了您还做这生意吗?”
“现在还不知道呢,专职跑滴滴也有可能,这种到时候再说吧,现在想没用。”
在大叔这里,让我看到了——交易场即使要拆了,接下来的选择其实是多样的。生活中的困难总少不了,我们可能会抗拒,只是自怨自艾无法帮我们度过难关,不断地尝试着走出去,找另外一种可能才是我们该有的姿态。
邻铺的一位大姐听到阿叔吐苦水,也应和:“所以拆不拆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不拆,依然没什么生意,一天不见几个顾客,租金都挣不回来,反正今年孩子大学毕业了,我的任务也结束了,退休了,管它拆不拆呢。”大姐虽也有点无奈,但也表现得如释重负般的坦然。
“是啊,你是舒服了,可以回家享福咯,我就不行了……”阿叔拉上店铺的最后一块围布,跟大姐说,“先走了哈,吃晚饭前还可以接几个单呢。”
快到六点,我们跟着阿叔下楼,看到很多摊主也陆陆续续地下班回家,拿着一把钥匙串的管理人员走上来要关门,喊着让大家赶紧收拾好。
走出交易场,来到一楼门口,碰到几个大爷大妈拉着满框的买菜车悠闲地走过,也不知道他们还能来这里买菜多少次,也不知道南宁交易场最终会不会拆,什么时候拆……
不知道交易场未来会变成什么模样,这里的人又该何去何从。但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阵痛,是维持原样还是求新求变,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选择,或许我们无须过多担心,仅需静待结果就好。
只希望,无论它模样如何改变,依然能给这里的人予童年、予生活、予希望……
文\村支书
审核\村姑
图\村长、村支书
本文为界邦村原创,转载请后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