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七载,始终有个信念:教师在教一篇课文之前,必得自己先读透教材,所谓备课也是先解决教什么,之后的怎么教才能变得有意义,罗晓晖的这本书如雪中送碳,让我在文本解读之路上开阔视野。其思想精要,而切中要害,先摘录片段如下,供自己学习运用。
1,强调理性,言必有据,一切结论严格立足文本自身的信息。
2,文本内部整体性关联,任何一种解释,对这种关联性揭示得越充分,越全面,对文本的解读就越客观。即使是在文本中有意或无意省略掉的文本空白,要由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填补,但填补的内容也必须受文本整体结构及文本所要表达的主题的制约。
(笔者思考:比如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突出我的痛苦表现,省略母亲痛苦表现,借此可对比母亲的坚韧,当然也可能只是受观察视角影响,还需更多文章来例证我的这一思考是否符合罗老师的观点)
3,文本解读,达成对文本的准确理解。是通过解读活动,把握文本的语义和主题,培养阅读者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能力。
4,文本解读仅仅寻求对文本作出忠实于文本的还原性的理解。
5,文本解读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弄清楚文本说什么,涉及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一般不涉及对文本的评价和鉴赏。重点不在于鉴赏,在于追问其话语策略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6,文本独立于作者和读者,具有客观性。
7,文本解读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发现。不是于文本的对话。
8,文本解读,不是解读作者,而是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无须刻意排挤作者,正如无须刻意迎请作者。一切都要看文本内客观存在怎样的内容。
9,寻求可还原的,公共性理解。文本解读既不能读者自由想象,个性体验,也不能标签式评价,解读具有客观性,解读需要准确。
10,文本:实证性要求,得到文本支持;逻辑性要求:解读符合文本内外的思路或逻辑;充分性要求,解读必须恰如其分,不增不减,即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圆融性要求:解读所得出的任何结论,都不得与文本中任一内容发生冲突。
11,人类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千差万别,但人类的认知模式是一致的.
12.人类行动有目的性。
13,文本构成的要素:意义单元(文本中连续出现的若干语句存在着语义关联,其语义的重点或交集)结构(文本中各个意义单元的组合关系)主题——文本中所有意义单元的交集,整个文本的意义焦点。
14,整体把握文意需要指出文本意义的焦点。
我思:解读文本既要找出文本的焦点,这个焦点能覆盖全篇,找出的各个意义单元必须要与这个焦点有直接的联系,同时一切解读必须在边界之内。
15,主旨或中心决定了景物的选择,决定了景物描写的重点。景物总是为表达思想情感服务的。景物描写表面遵行移步换景,定景换点,实际围绕中心意念来取舍和布局。
16,横向串联的并列式结构、纵向推进的层进式结构,反向连接的对照式结构,
17,文本解读过程中,把结构分析和主旨把握结合。
18,在一个段落中,主旨句得表意权重超过别的句子。
19,文本中局部的、意思相关的若干语义片段组合,构成意义单元。各个意义单元组合起来,就实现了文本的宏观的、整体意义,这个宏观的意义,就是主旨和中心。
我思:文本解读就是先分清各个部分的语义,组成意义单元,再将各个意义单元归类,找出其中符合情理和逻辑的联系得出相关主旨、中心的结论。
20,文本解读中对主旨的分析,是一个不断叠加意义单元,以寻找意义焦点的过程。
21,斗争、对立可以逞一时之快,但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需要相互尊重和互相体谅。
22,面对共同危险,一个集体必须同舟共济,不能通过牺牲集体成员来获得苟全。
23,被众人排挤,被众人推去牺牲,可能恰好是一种拯救。
24,《小狗包弟》:勿与不义配合,我们必须抵抗。
25,解读文本,首先要潜下心来研究词句。
26,判断每一个词句的语义,是文本解读的基础任务。
27,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要追求对文本的还原性理解,不要急于评价。
28,贫穷带来的生存困境,才是父母如此对待于勒叔叔的真实原因。
29,要容忍他人有欲望和不要伤害那些可能伤害你的人,否则,那些本来不一定伤害你的人,就可能变成你的敌人。
30,自以为是的提防喝斗争,常常产生严重后果,哪怕是对我们自以为的坏人,也要宽容心。
31,敌人和坏人,常常是被我们自己塑造或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