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1第九次更新
我需要用三年的时间(2019-2022),成为一名小学教育专家,来打造我的小学校区。
任何事情都是有脉络可寻的,有因就有果。这个世界也是由人构成的,所以我们自己和世界的链接只是与他人的情感相链接。说话、做事都必须是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和思维习惯中来思考,怎么能让人接受,并不能因为一腔热情或者自己的好心对方就可以的。
1. 尽量保持客观的因果联系。
2. 尽量的思考人性、揣摩人性。
3. 尽量的多与其他人产生联系。
一、 抛弃受害者角色。(这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
“他针对我、他讨厌我、我就是这么倒霉、我怎么做他才高兴、我不知道他怎么看我、我的意见他每次都不采纳、为什么他每次都要反驳我、我太差了。。。。。。”等等这些,都是受害者角色。如果我们沉迷于这种情感而不能自拔的话,我们永远找不到出路。
这种受害者角色,会禁锢你在这个位置上永远,甚至更严重。心理学中“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深刻揭示了这个现象。
那么怎么破出这种障碍呢?我的方法是觉知自己的情绪。
特别是“抱怨”,当你在抱怨的时候,你就把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角度,如论是心、还是身体,都强烈的要表现出受害者的样子,于是你真的就成了受害者。
二、以终为始,把自己摆在小学校长的位置上考虑问题。
三、把自己的时间规划好。(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个人支配的时间,可以是陪伴家人,可以是学习成长,可以是自己的思考总结。但个人支配时间必须和公司工作相互切分开来。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需要高效。只有工作中足够高效,才能给我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对工作进行策划和思考。
2.1 在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
(1)要事第一。在上午脑袋最清醒,能量最充足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一个挑战,我们精力充沛以完成最重要的事。
(2)立足当下。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当下应该完成的事情,而不是拖拖拉拉到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明天也是明天的进步。
要立足当下,还是需要有一个计划的。
2.1.2.1 先问问自己,这个事情对我重要吗?我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什么目的?如何评价?
2.1.2.2 要给自己的计划估计时间再多50%的时间
2.1.2.3 把计划按照步骤拆解
2.1.2.4事件清单,把事件列在每日完成清单上,完成之后用力的划掉。
(3)问题思维。生活中所有遇到的困难,都可以变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遇到的困难,怎么办?一旦问了自己怎么办,你就有办法来解决问题来。即使在当时不能解决,你也会记在心里,时时会想,怎么办;又或者你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解决,我们可以跳出这件事,去其他地方找答案,因为钥匙并不直接都是插在钥匙孔里的。这样困难被我们一个一个的解决来,我们的生活自然就会越过越好了。
(4)总结反思。
工作生活处处都是修行,我们把处处的修行,都用来提高自身。
特别注意的是,我们要善于归纳总结,并把这些实际经验内化成我们的思想模型,并成为一个系统,系统性思考才是个有心人。我们整个人就是一个内核“一”,整个人生都是在这个“一”上,增加其他各种东西思想。
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样,不断的把遇到的各种情况汇总在一起,这就是我们的成长。
2.2 开干
(1)马上开始行动。
(2)用新习惯代替旧习惯,觉知并斩断自己的习惯触发开关。
(3)集中注意力,把事情做快。
(4)今日事今日毕。
四、生活要保质保量。(第三个大问题)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2)保持身体健康,让自己的精力充沛。锻炼身体
(3)如果你离开了手机,你就会获得新生。
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它被人利用的是用来通信、在需要的时候拍照。而不是从中获取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是无价值的。
(4)按书上的知识践行。
书上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那只是讯息。觉知就是要践行。把书上的知识都运用好了,才算是读懂了一本书,才可以去读下一本书。不要贪多求全,也不要大量的买书,因为我们觉得有道理的道理,是需要停下来思考践行的,不是再去找一本讲同样道理的书。
书是工具,有困难查再查书,才是效率。没有困难的泛读,是我们的目录,有个印象。
4. 双赢思维
5. 知彼解己,认识别人,了解自己
5.1 我要学习心理学来了解人性
5.1.1 成为他人
5.2 聆听
6. 统合综效
7. 不断更新
7.1 任何一个人的观点都只是观点,都有自己的立场,以及他们自己价值观的逻辑推演。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观点中,寻求到普适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现在再看逻辑思维也没有了当年那股新奇,音频、课程都没了兴致,倒是对书籍越来越喜爱了。我现在在极力的往精简的方向努力,就好比我的课件一样,不能搞到200页这么多,就是要讲精讲透。一个打七个,举重若轻,都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