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路勇往直前,心思都放在好玩的事情上面。总结这一年,除了英语没达到既有目标(交一个外国女友)外,其他目标超额完成。Super!
先讲讲英语,2015年开年的前半年,每天坚持听读,翻译文章,混迹各大海外网站和APP,曾经离目标还有100公里的位移(咳咳)。后半年开始从无到有做新产品,实在是没有时间,英语的学习就停滞下来了。不能与妹子谈恋爱,只能与用户谈恋爱了(囧)。
翻阅这一年写下的日记和文章,稍稍总结这一年的生活。
一、博文功力略微见长
在与工作相关的文章上,频率基本是一周一篇,写了50多篇。涵盖产品体验、读书笔记、项目与团队管理、产品运营与BD、精益创业等等方面。通过写文章的方式也在这一年总结出了自己的方法论。这一年思考的东西更多是业务层面的东西,在业务模式上思考得越来越深入,做一名产品经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生意人的嗅觉和思维。
在日记上倒没有含糊,又为自己增加了一年可吹嘘的篇章。借鉴知乎的某位同仁的想法设计了自己生活的积分游戏,大大增加生活幸福感:)
软文方面,做运营的时候写起来比较从容,功力上仍需提高。
自己的公众号自然增长,实在精力有限。诶。
二、从冒进到精进,操作系统升级。
去年的时候,一直要求自己慢,遵循老子的“静水流深”和“为而不争”,有很好的效果。感触最大的还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经营。
5月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做一个生意,生意的未来前景很不错,我预见了。但还是失败了,有几个原因:1、这一年重心在产品和学习上,恰逢接到更多的工作事务,后期精力不足;2、作为创新者,进入市场时采取的策略不对,没有打开局面;3、没有资源积累,这一点算正确的借口。6月以后市场上才开始出现竞争对手。可惜没精力持续了。
整理了一下,这一年踏踏实实的读了50本书,产品、哲学、小说、投资、设计、历史等等。今年在读书这一块消化了很多,产出非常快,这一份工作需要快速学习,有很多都要现学现卖。
在文章上,坚持每日精读一两篇文章,都基本消化应用了。对这一点自己挺满意。
在职业技能上,有足够清晰的目标和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路径,利用积分游戏管理自己的生活,各个技能点加得挺快。
《穷查理宝典》这一本书挺不错,有很务实的投资观点和人生哲学。感悟挺大的是查理芒格的自律与学习方法。这位90多岁的投资家每天定时起床、看书、学习,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每一个行业80%的精华存在于20%的地方,不需要每本书都看,交益友,只需要吸收精华就行。以前读书没有完全消化,泛泛停留在表面比较多。虽扩大视野,但到这些时日已然不行。这一年自己精读深挖,学习方法上也使用了李叫兽提出的一个方法:“针对书中结论,举出5个可支持该观点的论据和5个不支持该观点的论据,总结可适用的场景,结合实践想到可用到自己的哪些地方”。这对于我来说是点睛之笔。
这一年以来,我也坚持每天准点早起读书做事,周末和节假日都没有落下。这不是鸡血,而是叫持之以恒。这种生活一点都不辛苦,也不感动人。越自律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生活。达到目标挺简单的,成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犯错犯错,最终总会达到。发现这个人生至理后,操作系统就又升级了。写出来轻飘飘,实际上需要经历很多打磨。
很早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舞蹈练习的文章,舞蹈最重要的是每天踏踏实实的基础练习,很多人一开始练舞蹈就向老师寻求捷径,我曾经一开始也是这样。老师总是说:“不要问了,罚你做俯卧撑”,半信半疑得被折磨得不要不要的,最终还是有效果了。
耐心和坚持在任何时代都挺可贵。成绩这东西,需要耐下心打磨、经历、犯错。该来的都会来。
个人思维力伴随着操作系统的升级,操作系统这一个概念是从李笑来老师和曹政老师两个人的文章里得来的。今年我很多时间都是消化他们的公众号文章,投资,商业思维,视野、里面的干货非常多。
我有一些理想和规划,我只想实现它。这种学习都是很个人的事,你会发现能跟上你的朋友越来越少。没办法,人生就是这样。迄今为止,我已经越来越懒得跟重复取经的人来讲做事的方法。实在挺烦,爱做不做,我要把时间放到值得的人身上。没有捷径,相信就做,不相信就不做,自己对结果负责。
三、精益创业的实践
今年为什么文章比去年写得少,因为没时间。摔!从无到有做产品真是受虐,很难但也很有快感。做产品是做什么?画原型?讲故事?不是。
一个合格的产品人,首先是一个合格的生意人。一个优秀的产品人,是一位有情怀的生意人。所谓toB还是toC,都不是事,产品能活下来才是至理。什么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需要你泡茶的时候就去泡茶,没人做设计的时候自己去学顶上,缺了BD自己撸手就干。有资源调配资源,没资源找方法创造资源。做一个成功的产品已经很难,要创业成功就更难了,除了用户需求外,业务模式非常非常重要。
我们强调用户需求,把握用户需求但没有足够给力的业务模式支撑,竞争对手也能把你搞死。行业有壁垒,业务模式有壁垒,产品经理不在一个行业摸爬滚打一些年头,是不会懂业务模式的,更别说战略布局了。金融行业是一个壁垒很高的行业,没有金融知识的人带着用户需求进去,都不知道死在哪里。水非常深。
在斯坦福的创业课程上,Paul Graham老师提醒了我很重要的一点,创业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公司的增长率。公司只要能保证一定的增长率增长,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是产品,只要能保证产品的增长率,就能解决其他问题。所以只要专注在提升增长率这件事上就行。 前段时间写过一篇文章讲如何做产品的,Kevin Hale老师当时也提到产品与用户之间,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关系的维系。利用需求构建吸引力,然后建立恋爱关系,到最后维系婚姻关系。还好,自己大学里浸淫男女关系和心理学有些心得,在产品运营上刚好都用上了。Kevin在课程中也是强烈提及产品最重要的是增长率。YC的创业家们都统一的指出了这一点。前段时间,自己遇到一个问题,产品的深层次需求通过何种方式获得,是主要利用数据挖掘需求还是利用用户访谈挖掘需求?这一个问题我找了各种书和知乎都没找到答案,那个课程里第16集的Twitch的创始人Emmett Shear解答了这个问题,简直让我泪流满面。数据分析不能够挖掘更深入的需求,他们创业以来的发现最靠谱有效的是做用户访谈,跟用户在一起,他们甚至有很多需求并不看数据。当时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数据分析和用户访谈之间,哪个收益更高?因为业内有太多人强调数据,领导可能也在强调数据。但我实在发现自己在搞数据分析的时候发现的东西没有什么卵用,没办法解答需求的问题,数据在当前的生命周期只能是参考,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当然,这跟产品所属的生命周期和复杂度有关。访谈用户尽管靠谱,但对于一个人的聊天方法有很强硬的要求,这是访谈用户的壁垒。聊得不好,甚至需求都是错的,用户访谈是一种带有个人主观的方法。
用户只会告诉你生活的故事,而在做一个创新型的产品的时候,产品经理需要多维度的综合分析。具体落地的时候,也极有可能会出现用户并不接受这个产品提供的方式。所以先入市场者还得花一大部分成本在教育用户上,这个成本是需要放在产品中考量的。
数据分析不是没有效用,他跟产品的形态和所处的生命周期有关,比如百度的搜索类的产品(评估质量的标准在于数据),他就需要不断的看用户的搜索数据,从数据当中归结出用户习惯。这种产品访谈用户很难得到有效的需求反馈。
所以我的总结是:如果产品仍处在初期且是一个先入市场者,以用户为中心,多做用户访谈,90%的时间走到用户中去,10%的时间做数据分析。如果产品已经相对成熟,但产品形态是数据等接口类型的,可能就需要花费60%甚至更多的时间放在数据分析挖掘需求上,这时候会更有效果。这个结论是Emmett Shear没讲的,不过他启发了我。从各种真实案例上来看,这个结论应该不会错到哪里去。
精益创业的思路是生意人的思路,用最小的成本验证市场,不断推动产品前进。我一位做天猫的好友跟我分享过“在朋友圈中仅仅靠说有一个可以在微信中自动加好友的工具这样一番言论,就有许多人主动联系他说想要买。”在这里面就已经蕴含了朴素的商业知识。需求这东西,无处不在。在互联网时代,试错成本很低,工具很多,一个人影响力的辐射范围也不断增强。作为产品人员,不需要禁锢在画原型做广告验证市场上,多逼逼自己还有哪些更低成本的验证市场的方法,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结论和方法。条条大道通罗马。
总结今年这一年在工作上的长进,对旅行行业的数据与业务了解得更加透彻,玩了很多涉及大数据相关的业务,能有节奏的带领新产品,拥有了属于自己做产品的一些方法论、践行互联网公司的敏捷方法的经验。
2016年的目标:带领自己的产品活下去,不断增长。
新年快乐,加油!
公众号:PM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