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孤独你有不同的选择,你可以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篇公众号的文章,里面的有个观点让人深受启发,分享在这里,很多都是摘录,最后是自己的一点点感想吧。
《瘟疫》里的一段话,面对疫情的煎熬和悲伤,——我们之中有人想把他自己的担子卸下来,或者稍微谈谈他自己的感触,他得到的回答,不论是什么,通常都会使他受伤。
这就好像一个全身都在经历痛苦的人,他唯一所想的事情就是哪怕只能够减轻一点点痛苦也好。
为什么他终于没有说呢?因为加缪说得很对,无论你得到的是什么回答,通常你都会受到伤害。如果有亲身体验的人,一定会在这里得到很大的共鸣。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这个受尽苦楚的人,他是从日日夜夜反刍的个人悲痛的深渊里说出话来,虽然他所表达的意象是长久的苦难所慢慢塑造出来的,是那么真实的一个血泪。
但是这些东西对那些听他说话的对手,其实是毫无分量。因为听你说这些话的人,会觉得你的话其实是非常常见的一般的感慨,是市场上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的很廉价的感情。
当对方是这样的反应的时候,当对方只把你的锥心泣血视为一般普通的感情,当作一种大量制造的在市场中心贩卖的伤心故事的时候,你这个受尽苦楚的人一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因为你的期待会落空,你所得到的不是了解与抚慰,你得到的是一种轻视或漫不经心,甚至是反过来的质疑。我想这些都有很细节的部分,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跟大家补充。
托尔斯泰也观察到,人们的谈话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因为自负。
这个自负不是自以为了不起,它其实是表示一种自我的限度,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谈论自己,或是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是真的,各位可以回去好好检验一下。
任何的话题我们一提出来,对方通常只是把它接过去作为一个触媒,作为一个引子,接下去他就会把话题拉回自己身上,谈他自己的经验,他的感触。这样的经验我想只要我们稍微观察一下,就会有很深刻的感受,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会觉得非常孤独的原因。
你很讨厌一个你最像的人,这个心理又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课题。
鲁迅为什么要呐喊,他说得非常好。在他的自序里面说,一个人如果当他感受到一种极端的孤独,如同置身在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时候,这是怎样的悲哀啊。但是鲁迅在感受到这个孤独的同时,他认为还是应该做一点也许没有实质意义、没有实质作用的呐喊。
为什么呢?因为旷野中还是有人知其不可而为之,努力要发出声音,即便随风飞逝,没有人听到,但是你该唤醒、该敲起警钟的人,还是应该努力去做,而那些人感受到同样的孤独跟寂寞。
意大利的一位文学家有这么一首诗我非常喜欢,他说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而一个看到的是泥泞。你的处境一样,但是你可以决定你要仰望永恒的星辰,还是要颓丧地低头沉浮,看到满地污秽的泥泞,这其实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
因此,我非常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人真的可以决定自己要做怎样的人。孤独有许多不同的姿态,而面对孤独也有很多不同的方式,那些方式来自于不同的灵魂,不同的性格特质。可是你真的可以决定你要做陈子昂,还是要做李商隐。
体验和理解生命,做生活的勇者。
读了别人的一篇文章,重点的内容就是以上我的摘录,看到标题的时候大致能了解本篇文章的立意,就是“两个囚犯同时望向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星辰,一个看到的是泥泞| 欧丽娟”一看就很明显讲人生态度,人生希望,类似鸡汤文的感觉。
但通篇耐心读完,真的是佩服这些学者,他们对于文学学术的研究,为了讲透自己的一个观点,例举的例子都是这么高大上又很有说服性。
你想,我们之前背的古诗都忘完了,但是人家是对古诗的一句话的深刻解读是我们从为进行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欲说还休,知道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些诗句耳熟能详,但我们没有深刻去体会和思考,读过背过后然后再忘记,好像没起什么作用,然而这个作者能通过不同的作家观点,时间跨度去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佩服她的学识,对文学这种细腻的感知和体味。
这篇文章也再次印证了之前我大概能体会的阅读体验,那就是当你知道的多了,学习的多了,很多知识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是可以前后关联起来的,就像在讲欲说还休这个点,作者就是通过加缪和鲁迅这些片段和他们的观点来反复印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有时候有些感情体会是无法与人说的,别人无论做出什么回应都会让你受伤,所以才会欲说还休,作者就是通过解读作家诗人的心理状态来思考人性。
用作者的原话就是“这些文学家都是人类的感官,把我们的心理、把人性的特质体会得如此之精准而透彻。”
而在读者阅读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来感知这些细节,回味这些生命的体验,从而进行思考和升华。或许这也是读文学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