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好,请问需要一点什么?”
“额,你们那个意式圣诞拿铁带奶盖吗?”
“是的。”
“好吧。”
“那还是给我来一个大杯美式吧,加脱脂奶。”
想要尝一下圣诞新品,但因为最近在健身控制热量,无奈最后还是放弃了。下完单我就默默地去排队,等着店员叫我的名字,但其实那种期待的心情已经没有了,拿到咖啡的时候也是木然......
所以在星期一的早晨,推开星巴克大门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有了一种新的感悟。
看,哪有什么所谓的自由啊!
我们的生活不是无时无刻都被束缚着吗?不是被自己,就是被别人!
02
我很清晰的记得,大一那年在图书馆写下的愿望:做个流浪的诗人!既存在于世间,又不存在于世间。
现在想想,那个时候为什么想要去流浪呢?
因为生活得太安逸了,所谓的大学生活实在是无聊到除了社团活动之外就只有看书能让我找到一种新鲜和成就感了。
也有可能因为学校位于市区,所以整个校园都充斥着浮躁和喧嚣的味道,而且我们(汉语言)这个专业在学校似乎也很不被待见。所以,学校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投入上,都显得尤为可怜。
尤其是大三去过一次北京大学回来以后,更是对学校的各种理念失望透了。
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在北大未名湖那天,我一个人看着湖面发呆,可突然就下起了小雨。
因为没带伞就跑到了附近的一个走廊上避雨,恰巧碰到了他们的一个诗歌社在做分享,因为刚好在探讨我很喜欢的那首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于是我就站在旁边听着。
过了一会儿他们的指导老师来了,看到我在旁边干站着,于是叫我也一起加入讨论。
我不太记得自己当时说了什么观点,但我依旧清晰记得他们每个人脸上赞赏的微笑以及若有所思的表情。
我想那就是所谓的“理解”吧,这种理解在我们学校的专业里几乎是没有的。
后来我意识到,我大学心心念念的自由,并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那不过是自己的一种臆想,是因为对现实或者现状的不满罢了。
03
我很羡慕的一个女生,杨丽萍。
比起她在舞蹈界的成就,我更羡慕她的生活状态。58年出身的她,至今是一个人生活,每天除了跳舞之外,就是面对着苍山洱海的生活。
也许很多人都觉得她那么美丽,应该有一段美满的婚姻啊!可谁规定了,所谓的幸福一定就要和婚姻有关呢?
她明白她自己爱舞蹈,爱艺术,爱自然,爱周围的一切,不就够了吗?
曾有记者问杨丽萍:“作为女人,你没有想过要一个孩子吗?”
杨丽萍微笑着说:“孩子有多种含义,蚂蚁、树都有博大的感情,种棵树也是孩子,创造出来一个作品也是,所有美好的东西你都可以当作孩子一样去爱。”
突然想起身边,很多陷入婚姻枷锁的三姑六婆们,整日逢人就抱怨自己的丈夫,但你一旦劝她离婚的话,她立马又会画风突转。
所以,结婚是为了什么?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
可在我看来,婚姻不过是最世俗的一种,让人获得安全感的状态罢了!
只有足够幸运的人才会遇到合适的婚姻,大部分都只是向现实妥协的结果吧?
对于不满的结果,要么妥协接受,要么改变,嘴上心心念念的说着渴望自由,但自由并不是实际存在。
04
最近认识了一个姑娘,她叫蛋蛋,是一个自由职业者,目前在靠近大梅沙的一个村庄生活。
在辞职以前,她也和我们一样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
但后来因为一些经历,她选择了辞职,搬进村庄生活,一住就是三年了。蛋蛋说,村庄的生活,让她改变了对很多事物的看法。
她说,她很穷,但她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贫穷下去,因为贫穷让想象的世界更加丰富,因为贫穷打开了她思维的翅膀。
第一眼看到蛋蛋照片的时候,感觉她皮肤黑黑的、头发长长的、看上去有点儿乡村气息,并不是很起眼的那种。
但接触后却发现很喜欢她的生活状态!
蛋蛋现在的生活很简单、单调,每天就是:看书、写字、睡觉、运动、发发呆、看看猫,偶尔和邻居去附近的山上看看风景或者野餐。不用费尽心思的去改善生活!
后来我也和蛋蛋聊天:
“蛋蛋,你是怎么放弃自己的工作选择田园的?”
“其实没有什么田园,在哪里其实都一样的。真的。我是一步步被推到这个境地的,比如说当初辞了职后并没想到以后离开职场,只是想歇半年,但这一歇就改变了很多想法。”
“那你觉得什么是自由啊?我觉得没有绝对的自由!”
“自由简单来说可以不做不想做的事,绝对的自由是一点都不快乐的,而且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一直说喜欢自由,其实是职业上的自由。”
“哪有什么自由,那只是你这个时间段看透了、看明白了之后的一种选择罢了!”
所以,
我们为什么会想要自由呢?
囚禁我们的到底是这个社会,还是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