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打算考驾照,所以到处在打听驾校的报名费,以及考虑在哪个教练手下学开车。
我和老公唐先生前几天一起去家附近的一所驾校了解了点情况,找到一位姓邓的教练师傅,他说话比较和缓,慢条斯理地跟你聊天,不管你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表现出认真,有耐心的样子,这一点我和唐先生都比较欣赏,觉得在他手下练车,我应该会得到他细心地指导。
虽然我对这个教练第一印象还不错,恨不得马上报名交钱跟着他学。可是我还是犹豫了一下,觉得有必要多方打听,然后好好考虑一下。
于是我想起一个朋友也要学开车,何不约上她一起,也看看她找到教练没有,听听她的想法和建议。
在我和朋友聊天中,我知道了,那个驾校的邓师傅并没有我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和善,恰恰相反,他是个骂人精,来学车的人稍微笨了点,没听懂,他就骂人,骂得你狗血淋头,朋友的闺蜜就在他手下学,已经深受其害,劝说我们千万别上当,如果教练只是单纯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就算了,可是已经不尊重别人,那何必花钱自讨没趣呢!
看人不能只看表面,因为人很善于伪装,古语也曰“知人知面不知心”,做事也不能以偏概全,以一时论永远,因为容易失去一些机会。
有一次,朋友在离我家很近的一个餐馆请客。说实话,我一百个不愿意,因为我曾经去过,难吃死了!于是对朋友就说千万别为了配合我,去那个餐馆吃饭。朋友说不是不是,全因为那家的味道好,她单位同事的孩子一到周末,都央求着去吃那里的菜。
最后我去了,很惊讶地发现果然好吃极了。心想:为什么上次自己来,那么难吃?是去的时间不对,大厨不在,还是没点到他们的拿手菜?
吃完饭后,我后悔自己以前以偏概全,我家附近的这家餐馆可能真的只是凑巧,只有我去的那次表现不好,就被我拒绝往来,差点从此无缘。
所以我们有太多时候,会以最初的印象当作终身的判断,没能给对方再一次的机会,也让自己失去机会。有时候,只尝一口就否定的人和多试几次的人,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难就难在有时候我们总被表面的假象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不能透过现象探寻到事物的本质,从而作出后悔的举动。
要知道人会变,事会变,环境会变,我们的层次品位也不断在变。所以不能以既有的死板印象,看待会改变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