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晚上,我在看天气预报,说近几天要来冷空气。我摸出电话拨通了远在老家的70多岁老娘的手机,响了几声没人接,我的心又悬起来,老娘耳朵有点背,经常给他打电话,她听不到。这我是知道的,可是还是担心她出什么事。我赶紧拨通了邻居的电话,大哥说,“我过去看看,白天我去过你家,没事,可能手机没在身边。”不一会儿,娘的电话打过来了,“我没事,一切都好,手机在外面,没听见。”
她什么都愿意做,自力更生,是因为她爱她的儿女。
她很孤独,但不愿麻烦孩子。自从父亲去世后,老娘就自己过,我们四个孩子都不在身边,他也经常来我们姐弟家住些日子,但都不长,她老说想家了,想回家看看,于是在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时,她就悄悄的自己坐车回家了,回家后再和我们说一声。我知道母亲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她在孩子们家里住不惯,想扫地不会用他没见过的工具,想做饭怕不会用天然气,想出去买点菜又不知道在哪里卖......天生闲不住的母亲感到自己没用处了,不仅帮不了我们什么,还怕给我们增加负担。
她一直在努力,时刻在挑战自我。母亲虽然上学不多但是识字,70多的老人,有时也很好玩。有一次,她在济南姐姐家,通过看电视读报纸,了解到在趵突泉每天都有唱京戏的,她想去听戏又不想麻烦孩子,于是她研究从体育场到趵突泉公交线路,怎么坐车,中间怎么倒车,最后还真去了,晚上自己回来了。晚上姐姐下班回家后,老娘兴奋的讲述了自己的经历,高兴的像3岁的孩子,整个晚上一直在说。我能想象得到老娘在前天晚上和当天晚上肯定兴奋地没睡着觉。因为后来她跟我讲时还很兴奋。后来娘不怕出门了,一发不可收。自己坐车去办了老年卡,(娘说,办老年卡我在这里坐车不花钱),自己去社区中心体检,自己去千佛山烧香赶庙会。后来姐姐给娘报了老年大学,娘参加了合唱团,每周三次的合唱课丰富了她的生活,她感到了快乐,心态逐渐从孤独中走出来了。他在不断地学习新鲜事物,她学会了用天然气,她学会了用扫地机......俨然一个城市的老太太。可是农村的家依然是她的牵挂,虽然没有亲人,但是她经常想经常想…..。
天气暖和了,娘说想回家,于是在某一天孩子们都上班后,她自己收拾好行李,辗转倒公交、动车、客车,她就回来了。看着破旧的家和热情的邻居,她很高兴很高兴,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满地狼藉的院子,娘用半天就会收拾的整整齐齐。晚上她会高兴地给我们挨个打电话,汇报她的成绩,语气里满是自豪。(因为她靠自己的努力回到了400公里外的家,整理好了家。)娘和左邻右舍关系很好,只要娘在家里,左邻右舍都愿意去玩,娘虽然不种地了,但是没有种农作物收下来大家都给娘送一些,玉米、花生、地瓜、小米、小麦、豆子、白菜、萝卜......有时我和娘开玩笑说:“娘,比你自己种地收的东西还全来!”有时大家做了好吃的也给娘送来,娘老说“还是我们农村人亲啊!”是啊,在农村,世世代代在一起生活,大家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已经成了亲人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们几乎和娘每天都通话,说实话老娘70多岁了,自己住着,我们还是不放心。只要一次电话老娘不接,我们就担心。天气稍有变化我们也非常牵挂。老娘在家的日子,我基本上每周都回去陪她。这不最近可能变天,我想把她接到身边,和她说了多次,她还是不想来,虽然说等过了集,等赶完庙会,等邻居家的小孩过完百岁,等我整理好卫生......她一拖再拖。我知道她对家的依恋,但又怕自己在家孩子们担心这种矛盾的心里一直在斗争。最后终于决定,“冬天我去你家里过冬,免得你们担心。”
所以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我和老娘商量,“天一变冷了,来我家住吧?”娘说:“行,昨天你弟弟还说怎么还没去你家呢。”,周末。我开着车去接回了娘,左邻右舍一个劲的送,我说“天一暖和,我娘就回来。”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面对我们日渐衰老的的父母,也许把她时刻带在身边并不是最好的陪伴,在陪伴父母的路上我们都是第一次尝试,愿我们都成长为最优秀的陪伴者,成为孝顺的儿女。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