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一二年又是一年阅读到了,这一年里楚国大悲惨,燕国却雄起了。
春,秦师及楚战于丹杨,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馀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楚国,再也不是那个雄霸春秋时期的大国强军了,一年之内,被秦国两败,又被韩魏偷袭,流年不利,我也怜之。
燕人共立太子平,是为昭王,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燕国差点儿就被齐国灭了,还好,孟子反对,诸侯不同意,终于还是由太子继承下来,以后故事,就是发奋图强的燕国了。
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齐国之仇,燕太子如何能忘,企图报仇雪恨,也是有作为君主之大任啊。首先,还是得找到人才。郭不是大才,但是,重用郭,却招来了大才。
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马者,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而返。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之,况生者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千里马的故事,实在是很精彩。反复阅读这段,当有大收获,大启发。
于是士争趣燕。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昭王以乐毅为亚卿,任以国政。乐毅一出,天下振动。下文还有吧。
韩宣惠王薨,子襄王仓立。
公元前三一一年今天比较有空,这个前311年又记载比较多,那就在今天继续阅读吧,先读一部分,明天再读完。
蜀相杀蜀侯。蜀相是秦国派去的,他的权利大过蜀侯,杀则杀吧,谁敢出头说个不字。
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张仪闻之,请行。这个楚国君主,真是糊涂到顶,竟然不要城池,只要一个人,拿来杀掉泄愤吗?儿戏之举,却被强秦利用。
王曰:“楚将甘心于子,奈何行?”张仪曰:“秦强楚弱,大王在,楚不宜敢取臣。且臣善其嬖臣靳尚,靳尚得事幸姬郑袖,袖之言,王无不听者。”遂往。张仪愿往楚国,早已算清楚啦。真是有谋,有勇。
楚王囚,将杀之。靳尚谓郑袖曰:“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张仪计谋,早已算到被囚,将被杀,所以敢行,已经知道出动两人,就能说服楚王放下杀心。而天下事,多败于妇女,在这里得到了验证啊。后宫干政,历来就有,没有什么神奇。
于是郑袖日夜泣于楚王曰:“臣各为其主耳。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王乃赦张仪而厚礼之。就是这样子一个说词,就把楚王说动,不但把张仪放了,还厚礼之,真是糊涂到顶了。国大还是家大,怎么没个谱啦?!
张仪因说楚王曰:“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不格明矣。今王不事秦,秦劫韩驱梁而攻楚,则楚危矣。秦西有巴、蜀,治船积粟,浮岷江而下,一日行五百馀里,不至十日而拒抜关,抜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秦举甲出武关,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夫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为大王患也。大王诚能听臣,请令秦、楚长为兄弟之国,无相攻伐。”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乃许之。一套说词,似乎头头是道,道道是头,楚王焉能不听?
张仪遂之韩,说韩王曰:“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菽而麦,国无二岁之食,见卒不过二十万。秦被甲百馀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而会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塞成皋,则王之国分矣。鸿台之宫,桑林之宛,非王之有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而攻楚,以转祸而悦秦。计无便于此者。”韩王许之。不怕死的张仪,在说服了楚国倒向秦国之后,就去说服韩国,让韩国也跟随秦国。我读到这里,却想起来了张仪的同门师兄弟苏秦,当年也是靠着一张嘴,说服六国,一起抗秦。而现在,曾几何时,形势反了一个转,六国却一一被说服,都倒向秦国,让秦国逐一消灭,哎,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