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义:良臣择主
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手记:
君主不仁,臣子应以杀身成仁的意志让君主迷途知返,这是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不然枉为臣子。
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手记:
因为坚持正道进谏,那么不管去哪也会因为此,而再次被罢黜。既然真的要保全自身,那么放弃正道就可以获得自身保全,那么也没必要离开了。被罢黜不是因为地点,而是自身,所以到哪都会一样。
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手记:
主子都没有支持改革的魄力与勇气,那还是不要侍奉了,孔子于是选择离开。不然,自身都会难以保全,无辜死于是非之中,不值得。
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手记:
良臣择主而事。
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手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已经不能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妄图改变,而白费力气,就多祈祷(有明君盛世)未来吧(到时再入世)。
6.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手记:
两位隐者觉得,天下无道,像孔子这样,都是徒劳,还不如“从辟世之士”(逃避污浊尘世的人,即出世),何必还“从辟人之士”(总是逃避坏人,寻找明主。不要找了,天下一样,找不到的。)孔子,可是,即使天下之人如鸟如兽,真是如此险恶,又怎么能逃避得了?
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手记:
天下混乱,选择隐世自保,并不是单纯自保性命,而是天下混沌,入世怕难以保全自身的君子品性,再者,也是徒劳。并没有错。
8.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手记:
逸民,即隐世。
无可无不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可仕则仕,可退则退,可久则久,可速则速。依据现实的需要,践行道义,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9.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手记:
礼坏乐崩,乐人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