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看到微信里躺着未读消息,好久不联系的好友发来的。“我想辞职,不想干了!”我问了她原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她说估计也只能想想了,她爸爸不会同意,要是真的辞职了,她爸一定会被气出病来。
她的话的确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她爸爸能干出这个事来。好友出生在小县城一个普通家庭里,妈妈是全职太太,爸爸是小学老师,有个姐姐。从小,父母对她就比较溺爱,不用做家务,只是告诉她要过得开心就好。她一直快乐地接受父母给予的宠爱和自由,没想过父母会用爱的名义绑架她的人生。直到姐姐嫁了个农村小伙,离开了家,父母感情不好,她变成了父母唯一可以争抢的对象,开始了长期的被控制。她在外地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想留在大城市工作,当然也有为了男朋友的因素。结果她爸一声令下,必须回家乡考公务员,考不上的话,就动用关系给她弄个临时的。她反抗,她爸就以死相逼,她妥协离开了都市,被安排到家乡一个边远的小镇上的政府组织办,签了5年合同,从此和男友异地。
她常常跟我说觉得自己很失败,努力那么多年比不上她爸一句话,向往城市的她最后去了乡下,拿着1500的月薪,做着最不喜欢的工作,忍受别人的呼来喝去。她爸从来不问她是否快乐,而是在亲朋好友面前挺直腰板说女儿有正经工作。5年以后,她28岁,到时候还能走出来吗,男朋友会跟她一起坚持那么久吗?可是她不敢冒险反抗,父亲的身体是真的不好,她害怕失去他,只能委屈自己。
她说了很多,我一时不知怎么安慰,爱的枷锁比任何伤害来得都大。毕业之前她就跟我说过不想回来这件事,结果还是不得不受父亲的控制。我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然而好像并不是这样,太多的父母打着爱的旗号把孩子的人生死死攥在手里,生怕他们失去控制。出社会之前给孩子安排学校,安排学习。出了社会安排工作,安排婚姻,告诉孩子人生要怎么走。明明是蛮不讲理的控制,却还要在前面冠以“爱”字,让人无法挣脱。这份爱里面又包含了父母多少私心呢?
和上一代人不一样,作为小县城的90后,我们不缺物质,父母会想尽办法给我们最好的,但就是不愿意放手,给孩子自由。我的很多同学,在学生时代都是公认的优秀人才,考上不错的大学,去外地几年后几乎都被迫回到家乡,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因为他们中很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如果离开了他们,晚年凄凉,于是让他们放弃都市,在家乡给他们安排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聚会的时候,他们都对眼前百无聊赖的生活厌倦到了极点,年纪轻轻,有车有房,没结婚之前和父母同住,每天按时上班,按时回家,也会按时结婚。谈起异地求学的几年,都无比怀念,那是他们这辈子最自由的时间了。
朋友静的境况似乎更严重一些,她大学学医,本科毕业第一次研究生没考上,二战以后终于考上,现在是研究生在读。她说她拼尽所有力气,不过是为了获得自由,在大城市立足。但是母亲下了死命令,说她读书这么多年,花了家里很多钱,毕业以后进医院,必须是在家里能享受方便的医院。家里因为爱她,支持她求学,所以,静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安排回家工作,不然就和她断绝关系。静说,自己有点沮丧,要是仅仅为了进小城的医院,她大可不必上研究生,本科学历就足够,她一战再战最后又不得不回到原点,那这些年的付出又算什么呢,连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都没有。
说实话,我不太明白我朋友们父母的心理,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就是爱吗?他们或许是真的担心,孩子从小到大没受过苦,大城市的生活压力那么大,离开父母的他们在都市买不起房子,车子,常常要加班,也许连结婚对象都找不到;他们会担心自己老了以后孩子不在身边,多么凄凉;他们担心别人问起孩子的工作时,说在大城市打工会被人瞧不起…总之太多的理由,让他们不得不控制孩子的生活。为了不让这件事看起来那么野蛮,便搬出了“爱”的名义,让人不能拒绝。
不得不承认,孩子长大后能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越来越少,但这不仅仅是距离的原因。呆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陪伴,即使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作为一个自由成长的人,我很认同有人说过的一句话“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盛大离别。”很幸运我生在了一个开明的家庭,父母虽然是农民,却从来不对我提出什么要求。我爸常说“把你抚养长大,供你上学是我们的责任。我希望你学习成绩优异,希望你有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你过得开心,去体验不曾有过的人生。我不想干涉你任何选择,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
其实,远走的孩子并非无情,他们也没有脆弱到无法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国人都知道落叶归根,很多离家的游子不会选择漂泊一辈子,他们要的仅仅是在还能折腾的年纪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一次。即使真的有人选择了不回头,也不必悲伤,那证明了他已经具备了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父母无需担心。朋友小穗,家里的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当小城的同学几乎全部回家工作,她的父母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忐忑让她自主选择。毕业后她凭着不错的资质独自跑到新加坡工作,租房,加班。父母也很担心,却从未质疑她的选择,而是默默的支持着,告诉她家一直都在。今年年初,她回国了,她说父母给了她选择的自由,让她有机会实现自己出国工作的梦想,已经足够了。走过这一遭,比上了这么多年的学都有用。让人成长的不是父母,不是学校,而是人生的经历。
那些不愿放手的父母,我知道你们的担心,也理解你们不愿意孩子受苦的良苦用心。但是请不要用爱的枷锁,禁锢了孩子寻找理想的脚步,抹杀他们人生的各种可能。人生很长,不要让孩子在遗憾中度过漫长岁月。如果你们足够爱孩子,请相信他们的选择,生活会告诉他们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