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个人都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小K也是。
如今热映的爱情文艺《后来的我们》,仿佛写的就是他的故事,只不过,他的小晓叫小C。
和电影相似,他们在遥远的异乡求学时相识,也有过一段又艰苦又甜蜜的岁月。
为了省房租,一起挤在狭小的出租房;为了省伙食,每日奔波于市场于厨房;在鹅毛大雪的冬日相拥取暖;在领到第一笔工资高兴一起下馆子,买了她心念已久的礼物;在每个夜晚默默为她盖上习惯踢掉的被子。
当然他们也争吵过,矛盾过,怀疑过,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分开,可能是因为距离,可能是因为父母,可能是因为个人发展方向,也可能是因为钱。
然而去争论一切都已经毫无意义,因为结果就是:
相爱过的,最后因为现实没能再一起。
小K原自信地以为不会被这种普通煽情电影戳中泪点,然而在电影快结束时,还是忍不住默默流泪不止。
有太多后来的我们,都只剩下了后来的我。
2
单纯电影的本身其实算不得上出众,并不强大的导演演员阵容,僵硬矫情的台词,借着10多年前的老歌情怀炒作,还有刷票又退票的营销套路。
然而,这样一部片子还是反响剧烈,正因为讲述的是最普通最平凡的小人物爱情,才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谁没在年轻的时候吃过没钱遭受的苦?
谁没在年轻的时候遇到那个扶持的人?
或许有人会争论,小晓爱上见清根本不是为了钱。
但是不得不承认,一切故事的背后,直接地或间接地全都和钱有关。
如果不是因为穷,他们不会背井离乡想在充满机遇的北京扎根,也不会在春运的绿皮火车上相识。
如果不是因为穷,他们不会在那刺骨的北风中用体温等着公交,也不会两人分着一碗泡面依然甘甜如怡。
如果不是因为穷,她不会满世界急着找个有房有户口的男人,也不会在一次次被欺骗后幡然醒悟和成熟。
如果不是因为穷,他不会因为同学聚会的无心之言意志消沉,也不会为了心爱女孩的那所房子重新振作。
最讽刺的还是,如果不是因为穷,他们也不会在如此多磨难的十年后,念念不忘。
不幸的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往往都源于受虐。
虐的越深,越难分。
3
后来的我们,还能回到原来吗?
见清说: “我真的努力变成了你想要的样子了。”
小晓说: “可是我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个样子了。”
好吧,其实我很想说,真TM矫情。
一生很长,即使是对的人,也有不对的候。
害怕这匆忙的一生没能遇见你,更害怕没在对的时候遇见你。
所以,出场顺序也很重要。
见清又说: “如果当时的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小晓说: “如果当时,你有勇气就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其实,两人在地铁站四目对视的那一刻,彼此心中应该早有了答案。
如果爱情真的超越理智,谁会真的在意是你先选择留下,还是我先选择上车。
分开,就是对大家都好的选择。
你可以说他们是不够爱,所以没有义无反顾冲破阻拦在一起,正如见清所说: “要是我们就是不管不顾结了婚呢?”
你也可以说恰恰是因为太爱了,觉得自己不能给对方最好的一切,所以选择放手。正如见清爸爸所写: “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现实,没留给我们爱情,却给了后来的成长。
后来的我们,也本不该有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