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接孩子下课的等候时间里总是能听到老阿姨们的社交聊天,一般聊到最后基本都是批评为主了,这个说:“我家的不爱吃饭,挑食,特别难喂。”那个说:“我这个就是爱玩手机,喜欢晚睡。”“我家孩子呀,收拾东西特别慢,叫上半天都不动。”……噼里啪啦一堆的缺点在铁闸门拉开的瞬间消散。
其实老人家们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给孩子们贴标签。最近在饭桌交流会上奶奶也开始给树林贴标签了:“胆子小,不爱叫人。”“今天送树林去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以前一起工作的同事让她喊声‘奶奶好!’半天都不吱声,一点都没有礼貌。”“很懒,不爱收拾玩具。”“刚才让她把茶几上的玩具收起来,等会要玩的时候再拿出来,怎么叫都不动。”
我个人是不太赞同老人家这样说教的观点,我发现孩子在老人家的说教下,威吓下,出现表现好的几率的情况远低于表现差的几率。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观察和反思着。
其实,语言是有魔力的,它会让人在不自觉中产生强烈的暗示,并以自己的行为去达成言语中的某件事情。正因为这种言语的力量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专家们才会呼吁家长们对孩子“正面管教”,呼吁家长尽量多肯定,多鼓励孩子,强调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更不可以以玩笑的形式一再提示孩子的短板和错误。
其实大部分的“标签”都源自比较,家长要彻底放下比较的心态,忘记自己孩子相对于别的孩子的不足,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发现TA的小进步,肯定TA 的小努力。
举例来说,树林从外面回来后路过门房,见到院子里的左右邻居,有时候很欢快的大声问好,左右逢源之际我自然是欢喜的,事后定然对她大加赞扬;有时候也躲在我们身后默默看人,不言不语之际我也提示她问好,如果再没有下文我就代替她问好并行至拐角处告诉她:“上回的回答就很好,希望下次可以听到你好听的声音,我相信宝贝一定会很棒的。”在每次的鼓励下,树林虽有反复,但总体做得都更好了。
也许孩子的确相对胆小,但哪怕TA只有一次主动开口和别人打了招呼,你就应该给与大大的肯定,应具体地表扬孩子:“你今天主动和XX打招呼了,做得很棒。”假如下一次TA并没有如你所愿主动打招呼,也绝不能立刻说“你怎么又这么胆小”,可以先引导,“你可以像上次一样,大声说‘你好’。强化孩子正面记忆,如果达不到效果,就干脆淡化此事,等下次再说。
对于收拾,我个人觉得孩子们需要对此进行学习的,但孩子总归是孩子,所以事情总归不那么完美。我们大人们也常存在给的要求不够明确之嫌,何况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不见得就是他们认为“优先重要的事”。估计对孩子而言,收拾玩具可能就是简单的把不想玩的放进玩具箱里,而那些还要的则不必。而父母长辈却并不这么认为,为孩子们的做法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暴躁生气。其实我们可以参与进来,提出建议和他们一起收拾,可以建议孩子先收拾有轮子的玩具,然后收小人的玩具,再收动物玩具,并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做得很好。比如“你来分工,我们看谁收拾得更快。”“你真能干,会帮妈妈做事啦”“你真体贴,懂得关心妈妈”……
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干,可以表现得更好,觉得受到鼓励。人心向好,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发现,孩子还是向着我们给予的轨道在长大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