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是我最近阅读中最困难的一本书,不是因为书的内容有多深奥,而是因为本书是《纽约时报》顶级科学作者关系,他写书中的所有观点都用实验数据做支撑验证,那些实验过程对比说明看得我眼花缭乱。当然,你肯定会说,你傻啊,你可以直接看实验结论不在意实验过程的,我也想这样做啊,可是强迫症使然让我觉得这样做对不起作者的“神神叨叨”用心抒写。
这本书的编排结构与内容编辑我还是有些小失望,书名题目很清晰明了的指出就是为学习方法而来的,书里也确实是有这些内容,但是在导出观点时的冗长描述与拼凑比例会让阅读思路不那么清晰。
好吧,但每本书总是有可取之处,总是“跟你有关系”。作为分享爱好者,我一样整理干货给大家参考,至于是否适用每个人需要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归纳。
本书重要观点如下:
记忆的遗忘是有正面作用的,第一它能够做垃圾信息处理功能,使得大脑专注于某一件事。遗忘在大脑运作中的作用就是屏蔽掉大脑中的背景噪音或者说静电干扰,让大脑把该输出的信号输送出来。
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把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来,这样做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都过一遍,而且是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传统的忠告让我们建立起严格的学习定式,可是我们需要应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突击考试,自发的临时竟赛乃至即兴演奏,谨守定式的做法显然行不通。最好在练习的时候就不断变换周遭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房间,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这样的时间本身就能强化你的学习,让你学到的东西也不必依赖于周遭环境。
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方法,学过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我们需要用“分散式学习”,也叫“间隔效应”,就是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艾宾浩斯曾写道:“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所以刚刚学过一个新概念之后,你不必立即复习,因为这么做并不会加深多少记忆,甚至完全没有意义,相反如果一个小时之后或者一天之后再复习,那才会有效果。
关于学习外语的方法-“詹姆斯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把外语学习和一流指导综合到一起,让孩子完全生活在一种语言环境中,让他不得不去说,不得不去理解这种不同的语言,他便能很快吸收这种语言。
可是如果没有这种语言环境条件怎么办?普通人的学习外语的方法:词汇的最佳复习间隔是: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间隔可拉的更长。
现在,重点来了!
关于孩子考试备考的最佳复习间隔:如果考试在一星期之内,而你想把学习分作两次,那么可以今天一次,明天一次,或者今天一次,后天一次,如果你想再复习一次,那可以加在考试的前一天,你第一次学习的相聚正好在一星期之内。
如果考试是在一个月后,那么最好的做法是今天学习一次,一星期之后学习第二次,如果要加第三次,那么要等三星期左右,依然安排在考试的前一天,考试的日子离的越远需要保持记忆的时间越长,那么第一次学习与第二次复习的间隔越大,效果就越好。
研究发现,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以距离考试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也就是说如果距离考试还有一星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过后的一两天之内(20%到40%),如果距离考试还有六个月,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3到5个星期左右(10%到20%),不过间隔时间再比这个长的话,考试成绩反而下降的厉害。
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包括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这基本意味着你只要在一两天内或者一星期之内复习一次功课就足够了,大部分的学习考试就都能做得不错。
举个例子,大约三个月之后也就是学期结束之前有一个德语考试,那么最佳复习计划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天学三个小时,第八天学三个小时,第14天再学三个小时,可以有一天的调整余量,每次复习的时候重复相同的内容,到了第15天,根据“间隔效应”,与一口气狂学九个小时相比也能考个旗鼓相当。
在这里,我把本书文末的内容“交替练习”提前到这里融合在一起:一定要把新学的科目跟之前学过的内容混合到一起。交替学习的功效就是让大家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像许多音乐家已经知道在练习时把时间分作好几段,做到了某种程度的交替训练,比如说三十分钟来练习爬音阶,三十分钟来琢磨新的乐谱,三十分钟来练习熟悉的作品。
那么,更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怎么理解?
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更好,以背诵为例,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看书更好。
弗朗西斯.培根在1620年的论述中提到:“假如你想把一段课文背诵下来,与反复阅读20篇相比,更容易记住的做法是只读十遍,而且边读边尽力背一些出来,记不清的时候才翻开书本来看看。”
结论是:
要获得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搭配效果,最恰当的比例是先花1/3时间去学去记,剩下的时间用来凭记忆背诵。
考试不仅是一个测试工具,还能调整我们已经记住的内容,令大脑以不同的方式将重新组织一遍,而这一番调整的结果就是大大提高我们下一次考试的成绩。
学过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即复习,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因此应该多多增加考试频率。更有效果的做法是早早考试而不是延后考试。无论学习了什么内容,但凡想要测量学习效果,就必须以考试的方式进行。
假如开学第一天没有上课之前,就提前将某门课期末考考试考一下会怎么样?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就知道学习什么地方要格外注意,什么地方要做笔记,这样子本身会改变我们下一步对信息的思考和储存方向。与直接进入学习相比,预考更容易把知识“赶进”脑海里去。
除了考试方法,还有一种方法也管用:对着自己也好,对着他人也罢,把学过的东西表述出来,是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这样比你继续盯在那里,重点划线效果要提高20%到30%。
学习或者工作过程中遇到难题卡住时,需要通过尝试不同的休息时间和休息方式,自己总结出一套适合我们的孵化休息方式:可以是在沙发上休息听音乐,可以是轻度用脑上网漫游,可以是高度用脑写一篇短文或琢磨另一项课题的作业,可以是在门口走上几圈……时间长一些的学习效果比短暂休息效果好一些。
小说家约瑟夫海勒,他是这样描述他的那些奇思妙想的由来的:他必须独自一人乘公共汽车,遛遛狗也行,刷牙更好……他最好的思路都不是在落笔的时候冒出来的。诗人豪斯曼总喜欢在一天中的低谷时期去放松一下出去走上两三个小时,一边走一边看周围的景色,随四季变幻什么也不去想,就是这样的时候心里往往会忽然冒出什么东西出来,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如果我们手头有一个相当庞大的项目,应该尽早开始,遇到思路不畅的时候不妨停一停告诉自己,这样的停顿不是逃避困难,而是主动进入“渗滤”过程。所谓渗虑,关键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键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渗虑的头两个要素,一个是被打断,一个是被调动起来的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第三个要素是有意识的反思。
最后,最重要的是睡眠这码事。睡眠不足会让我们行事更加鲁莽,情绪更加脆弱,精神更难集中,而且身体可能更易受到感染。
睡眠有五个阶段:
只说结论了,因为发现本篇太长了:
白天睡过一小时午觉的人,成绩会比没有睡觉的人高出30%的概率。
最新研究表明,在失去意识的停机状态中,大脑实际上是在澄清记忆,深化技能,睡眠是完成这两项任务必不可少的步骤,换句话说从本质上讲睡觉就是学习,就是大白话:闭着眼睛在学习啦。多睡多学
好了,很多父母都在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学习不专心,听听作者最后是怎么说的:
学习本就应该是在不断的分心中进行的活动,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你的心神会不断跳跃,而且你学习的内容也应该多样化,这样你才能把新旧知识混合到一起学习的超值效果。学习的环境变化越多,学到的东西就越不会依赖周围的环境,因为最终的目的是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发挥出色。
终于在周六的早晨完成本书的阅读笔记整理,我的眼睛已经在小鸡啄米了,午安。
欢迎交流,微信号:sws5007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