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于把社交里的左右逢源认定为一个人优秀的特质,却常常忽略社交实际上给我们带来的焦虑。
一
国庆放假与其说是给我个人一点休息的时间,不如说是给我的微信一点喘息的余地。
因为工作的缘故,即使不能玩手机,微信也是要在电脑上开着的。对于我而言,上千个微信好友,近百个群,其实并不算什么。问过一些同行好友,他们每天都要花多少时间在微信上面?
答案不一而足,我只消给你们一个平均值就够了:两千以上的好友,三百多个群聊……
原本以为微信方便了人和人之间的沟通,谁知现在竟然成了一种负累。
放假这段日子,手机虽然常在身边,微信却成了每天打开不了几次的软件。偶尔看看,几千个未读信息,与我无关,挺好。
其实心里是有些庆幸的,因为大部分人也都在休息,使得我不需要再去花那么大的功夫在各个群聊里冒泡、混脸熟,也不必再用那么多的精力去和一些并不熟悉的人插科打诨。
我相信不少人应该和我一样,对于能够给自己繁忙的社交状态放个长假。
想起黄小琥唱的那首歌:
在周末晚上
关上了手机
舒服卧在沙发里
这样的时光真的太宝贵了!
二
前一阵子,朋友退出了所有群聊,心情特别低落。
问她原因的时候,她说:微信上太多太多的人表里不一,借着虚拟的空间接近她、利用她,说话的时候一个劲地讨好,帮不上忙的时候除了冷落就是欺侮。
在此之前,她是我眼里的社交好手,到哪儿都如鱼得水,怎会出了这样的岔子?
记得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社交场合里左右逢源的人?
在我眼里,没有什么人是真的左右逢源,很多时候不过是需求罢了。
与其做一个总在别人身上找出路的高社交动物,不如做一个求人不如求己低社交动物。
后来,朋友重新加入了我们的小群,她说:有你们就够了。
低品质的左右逢源,不如高品质的掏心掏肺。
三
一次和长辈吃饭,回家路上她和我聊天,说我长大了,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她说:你单枪匹马来北京,生活还越来越好,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社交这方面,是多大的成长呀。
对于这个说法,我的内心有些忐忑。
上百人的大群,你不说话就成了过眼云烟,几千个好友,不偶尔联系感情,连人脉都算不上,何况是朋友。
虽然不少人喜欢和我交往,业内的口碑也算不错,是好事也是压力,更是一种焦虑。
没错,社交焦虑。从前的我社交上带来的焦虑特别严重,焦虑些啥?
焦虑别人不认得我,焦虑别人不记得我。有时候谁说了我一句坏话,难过很久。有时候,某个不熟的人把我拉黑删除,患得患失。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微信上认识的。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对于社交上的焦虑,你的痛苦是你本身的不自信。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不是么?
渐渐地,我也想开了。
四
在微信上,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去给对方的话语做出反应甚至掩饰自己的情绪,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你看不到别人的表情、不知道别人真实的想法。
于是,我们在社交上有了压力,而这种压力会渐渐转化成为一种焦虑。
曾经有一则报道说45%的人有社交焦虑。而这其中有不少人都担心自己会出丑或是无法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
社交焦虑的人往往容易反应过敏,别人说什么就断章取义、对号入座。总是把心思放在期待别人回馈给自己的反应,比如我说的话这么好笑,你怎么不陪我笑一笑,在意自己的言语和别人的反馈。
说到底,这源自于你对自己的关注太低,更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
内心真正强大的人又怎么会把自己的情绪寄托在社交之上。
总是担心孤独的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到底是应该等着别人来关心你,还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关心自己?
五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焦虑中不得已还是要去参与社交。这源于我们对孤独的担忧和害怕,人在寂寞里总会有这样的状态:惶惶不可终日、百无聊赖、毫无头绪。
是啊,谁会喜欢孤独,不过是害怕失望罢了。
既然害怕失望,不妨远离那些低质量的社交来学会关心自己,学会独处。
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如何独处》一书里写到:粗鲁、推卸责任、欺瞒和愚蠢是真实人类互动的写照,是聊天的素材,失眠的原因。
与其把这些当做聊天的谈资,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盯着微信、刷着朋友圈,不如抽点时间跟自己的内心聊聊。
这才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