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影片《家有杰克》,很早就看过,是个老片子,看后感觉还好。尤其影片结尾,杰克在毕业典礼上演讲的那一幕,印象相当深刻。
白发苍苍的Jack,站在台上,代表高中毕业生演讲,老态龙钟,动作迟缓,而他的父母此时坐在听众席里,看上去他们倒成了杰克的孩子,视觉的反差,加上喜剧明星罗宾的精彩演绎,只一下,神经就像给什么蜇了,灵魂给震住了。
经典的力量!
题材虽小,但小中见大,不妨碍影片成为经典,是大手笔。至于杰克那段演讲辞,至今仍能熟诵。
“但是,我跟你们说:嘿,瞧瞧我吧。请不要担心太多,因为最终我们没有谁会在地球上逗留太久。人生稍纵即逝。要是你有忧虑的话,在夏天的晚上,当夜幕似绒、群星满布之时,举目遥望天空吧。当某颗流星闪电般划过黑暗,转夜为昼之时,许个心愿吧——想想我。让你的人生辉煌绚丽吧。我知道我做到了。”
“But i say to you, hey ,look at me.please,don’t worry so much,’cause in the end none of us have very long on this earth.life is fleeting. And if you’re ever distressed,cast your eyes to the summer sky,when the stars are strung across the velvety night. And when a shooting star streaks through the blackness turning night into day——make a wish; think of me. And make your life spectacular. I know i did.”
杰克患了种早衰症,细胞生长速度是常人的四倍,十岁时看上去像四十岁的中年人,络腮胡子,皱纹,体手浓密。十七八岁看上去像耄耋老人了。
他说自己天上一闪即逝的流星,可也能使自己短暂人生精彩和绚烂。
二
其实,每个人都是流星。每个生命体,相对于浩瀚无限的太空,都是如此。人实在是卑微得不能再卑微了。在俯视芸芸众生的上帝或天神眼里,我们每一个与地上的爬虫,蚊蝇,或沙粒,灰尘无异。
作为一个俗人,我仰望星空的时刻少得可怜,但一抬头往往就有种难以言明的震撼。每颗星都在孤独的闪烁,距离我们很远。它们之间,看似近,但实际上相距极远,远远超出我们脑袋的想象。偶尔也能看到一两颗于天空里一划而过的流星,见此就会不由自主地的想到人生在世何其短暂何其匆匆。
诗仙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万物不可能久存于世,人也不可能永远活在世上。无论你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氓百姓,无论你是富豪土豪,还是平民草民,都无法逃脱人生之大限。每个人,只是过路的匆匆旅客。
前不久有位诗人自杀,究竟为何选择这样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外界众说纷纭,传言很多。很多诗友感到意外和突然,认为像他这样的人不应该以这种方式逝去。
有的讲诗人生前可能精神压力大,崩溃了。有的说为诗殉道,追随海子。也有的讲是饿死了。也许他参透生死,既然人生而必死,什么也带不走,对于世间的一切就不必过于贪恋,包括生命,可能是抱着这样的洒脱的态度。短者如朝菌蟪蛄,长者如冥灵大椿,小年大年,小知大知,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啊!
当然,这都是猜测,无法真正了解诗人临死前怎么想的。假若他为诗而死,窃以为要不得。诗是让人向善,审美,求真的,轻易了结生命,这不合诗的要义。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采取这种方式主动选择死亡,有着多么崇高和脱俗的意义,持这样想法的人,是对诗的理解上的偏误,更是对生命的亵渎。
大多数人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更长一些,最好是能活多久就活多久。说这样的话,恐怕不会有多少人反对。至少不应像自杀的诗人那样,过早地结束了生命旅程。人已作古,不应该对其说三道四的。但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呢?生死旅程是单向的,买不到返程票。
三
人世无常,浮生若梦,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空叹生命烛火很容易熄灭。其脆弱渺小,像芦苇,很容易折断。不过也正因其流星般短暂,尤显得弥足珍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这样短暂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是柯察金的名言,也是小时候师长向我们灌输的励志思想。
我们无法乞求更长久的生命,但是可以拥有更多彩的生活,更充实的人生旅程。用Jack的话讲就是,make your life spectacular。
活着是一种存在,但怎样活着更是一种存在。把一块画布画得满满的,它不一定会是一幅好看的画。同样,活着的岁月很长也不一定能活得有价值,而是要看怎样活着。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语)。生命长度固然重要,生命的厚度更为重要。活得够长,不一定活得够好,但是活得够好,就是够长了。意义不在于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能够记住多少日子。‘’人要在活着的时候,去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等到死了,不存在了,一切都晚了”,这是存在主义的要义之一。
四
当然,轰轰烈烈到什么程度,因人,因群体而异。无论个体还是人类,无论能力是大是小,在大自然面前,理应心怀对无限的敬畏和谦卑的心态,因为人类一切成就以及人类自身都有其局限性。
我们无法主宰大自然。
心怀谦卑,不是怀疑人的主观能动性,打击人类生存信心和进取心,而是放下狂妄的姿态,不做无知的事。需要的是顺天致性,依乎天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罗马俱乐部向国际社会提交的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里面提出过分强调人类能够征服自然观念和思想,导致一些全球性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在今天看来近乎常识,而在当时并不被人们所重视和接受。
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人类陶醉和沉迷于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物质便利和享受中。现代工业文明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基础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受益的过程中,人类却忘记了自身行为的合理性,科学后面还有个伦理问题。
而如今全球性的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与人定胜天的思想,主张与天斗与地斗不无关系。长期以来,人与自然不是和谐共处,而是相互对立,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人类不断从自然掠取资源和对环境无休止的破坏,经济增长遭遇瓶颈,人类社会面临严重困境和生存危机。
这是自然对人类狂妄无知和盲目自大的报复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