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去某大公司面试。
他准备的很充分,过关斩将后获得了总部面试的机会。我替他高兴。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关于他自己私下性格的问题会让他与梦寐以求的机会失之交臂。
当时HR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会愿意和自己的同事加微信吗?”
他想了想,结合过往工作经历后回答道:“不,不愿意,因为我觉得工作和生活还是得分开的。”
年轻的HR瞪大了眼镜问他:“为什么要分开呢?我们公司的目标就是创造一个大家都能透明公开的环境,大家都互相加微信,才能互相了解,互相合作。”
这位朋友很快意识到自己回答错误了,他没想到HR在试探的是他是否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否合群。
显然,之后的谈话就不那么顺利了。因为大多数公司的HR都太年轻,看到谁不爽就认认真真地把这股非常主观的判断记在了候选人面试笔记上。
后来他跟我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很吃惊,但是想想又挺常见的。
因为无论是我们从小学、到初中,还是到大学、工作。我们几乎都是像准备着装一样,准备好一个个性,一个面目进入到这些需要遵守规则的环境中去。我们自己也很容易就喜欢变得为了适应而适应。
为了交朋友我们选择合群,为了跟其他朋友一起,我们选择合群,为了不掉队,我们选择合群。久而久之,在这些环境当中,人们的面目也都变得相近,相似了起来。
大多数时候,我们反而会开始孤立那些跟我们不一样的人,哪怕他很优秀,哪怕他有着我们一辈子无法赶上的品质。
而这个恶习,我们延续到了今天。
为企业稳定发展,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方便管理,提高效率,无可厚非。
但是这跟人与人本身的区别,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没有规定说,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也必须要一样,必须喜欢同一个东西,有同样的兴趣才能一起工作。
人们过于追求合群的心理大概有些降低风险,为了热闹,或者多结识人机会多等等。
然而当所有人都带着这个想法去的,人们不就变得相似了么,万一大家的想法都是错的,那不就全都栽了么?
很多人不爱独立,认为独立就是孤僻是不合群的代表,总是以社交能力缺乏的角度妖魔化独立的人。过去的时代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描述,见过不少优秀的前辈因为和别人不同而备受煎熬。每每想到,总是为他们感到可惜。
而且,就我认识的朋友里面,那些个性丰富多彩的人大多都有着非常优秀的能力,他们之所以能够把自己在不同场合分得很快,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让自己“三心二意”还能将鱼和熊掌兼得。
在如今这个人人在网络上随意展现自己的时代,我们的真实生活难道不能够给那些个性丰富,性格多面的人一点点尊重了解的机会吗?
人们究竟是为什么害怕,或者不乐意认识了解一些和自己不同的人的想法呢?人们的恐惧点,反感点在哪里呢?
钻石因多面而璀璨,人却会因为不同而刺眼。
或许归根结底,是我们面对新奇,面对刺激,自己的情商不够。脆弱,愚蠢让我们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