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这段话让我很有触动。如下:
从学生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其结果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保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和需要,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反思型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不时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并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和行为来度量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许多优秀教师正是通过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行为,并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反思尺度。
的确,教师的反思必须和学生的需求密切相连,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我的作文教学。
上周的作文课,我照例选取了宋雨欣同学的二模作文。宋雨欣是个语文成绩中等偏上的女孩,偶尔语文很出色,多数情况下比班级均分稍高一点。借着这篇文章,我做了一张明亮的PPT,当我把PPT投影出来时,同学们的眼睛瞬间亮了,情不自禁地说,鲁迅,宋雨欣。
是的,这篇文章里,宋雨欣同学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这是我们曾经的积累,用的恰好。而文章的结尾,点题特别巧妙,于是,我摘录下来,署名宋雨欣。
当我一边剖析宋雨欣的文章,一边强调这样的金句时,我看到了雨欣同学眼里流露出来的喜悦。而这样的方式,我信,一定会在她的心里激起一朵美丽的浪花。
附宋雨欣二模作文(58分)
守护那份想念
文/宋雨欣
鲁迅先生曾说:“没有亲吻过土地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而我的童年是这样幸运,就是在“亲吻”泥土的环境中度过的。
小时候,和姥姥家的狗玩耍,和姨哥在夜深人静时出去探险,时常同姥姥搞上几个恶作剧……那时,我会因为一条狗的死亡而号啕大哭,会被调皮的姨哥吓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家,还会因为姥姥猝不及防的样子笑岔了气……现在,就让我一一追溯童年的美好。
漫步到姥姥家的屋后,一切陌生,但那间小瓦屋依然是那样熟悉。屋里住着一个平易近人的叔叔,他没有妻子,没有儿女,也许正因此,他格外地疼爱我。他捉虾,大龙虾,每次姥姥带我去他家玩时,他总是拿出自己捉来的为数不多的龙虾给我玩。记忆里没有比这更好玩的了,我会非常小心地触碰龙虾,但我怕它用钳子夹我的手,于是,我们常常斗得不亦乐乎。后来,听姥姥说,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也去了世,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很孤独。姥姥说这话时,满是惋惜……
再向左望去,有一条神秘的小通道,这是通往我幼儿园最近的一条路。我每天都从这里走过,有时会抬头望望天,有时会想想老师讲的《井底之蛙》的故事,便觉得颇有趣味,小道里荡漾着我的笑声,到处弥漫着我学青蛙弹跳的顽皮。下雨时,我就踩着两边高起的泥土,仿佛是有了轻功一样,很是开心,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但是现在,那些练就我“轻功”的泥土不知道哪里去了,取而代之的时两边高高的墙面伫立着,我踩在上面,坚硬的水泥、混凝土生硬地硌着我的脚,也硌疼了我的心,记忆中那些软软的泥土呢?
记得那时穿过小道,绿色直逼小眼,一片蓊郁,天是别样的蓝,泥土是别样的松软,站在上面,就像吃了巧克力一样美好,心情舒畅极了。有时姥姥送我去上学,整个世界都荡漾着我们的欢声笑语,那时的我们啊,姥姥的笑靥和我的笑靥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空气中到处氤氲着美好,充斥着温暖。
我多么希望现在仍看到的是蓊郁的树木,但是没有。放眼望去,没有绿,没有蓝,更没有脚下的松软;树被砍掉地上盖了房子,排污工厂的烟熏走了云朵,松软的泥土被用打上了水泥地平。农村越来越向城市靠拢,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但我不喜欢这样。
我看见一只黄色的蝴蝶飞过,薄薄的翅,带着黄色的忧伤。
现在一个少年开始了忧伤,是因为她懂得了什么是珍惜,她担心失去那些热气腾腾、丰富多彩、无比宝贵的东西。
我想念儿时的家乡,我喜欢原来的模样,可是一切回不去了啊!但是,面对思念,我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
守护那份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