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华杉
圣人同一句话,两千多年下来,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解,怎么办呢,一是看自己理解,愿意采信谁的解。第二,更关键,学习不是理解,是行动,愿意按谁说的去做,就是谁的解。如果谁说的都不愿意去做,只是“学点国学”,那最好不要学,浪费时间。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说,君子有教人之心,因为希望大家都同归于善。但是被教育的对象,人品不同,资质各异,人生交集不同,得到的教导,也各不相同。大致说来有五种情况:
一种是如时雨化之者,这一种人,造诣既深,积累既久,就差一点点化之功,君子迎着他即将得道之时而启发他,由此一触即发,一点就透,豁然开朗,洞然明白,这就像那草木,栽培之功已至,就差一场及时雨,就勃然而兴,茁壮成长,不可遏制。
第二种,是成德。他的才学或者没有到一点就透的程度,但是天资纯粹,德性可以打磨,君子就因其德而打磨他,造就他,抑制他的过失,牵引他不足的地方,涵育熏陶,成全他的德器。
第三种,是达财,财,就是材。他的德器未必最优,但是天资明敏,才识可以扩充,君子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矫正其偏,使归于正,开导启迪,疏通其技能,这就叫达财。
第四种,是就其所问而答。但是老师的答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问,回答都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老师是根据提问者的人生和才识背景,甚至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语境,做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不同回答,这也是因材施教,甚至借题发挥。
这一点,在《论语》里面非常明显,比如,子路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家有父兄在,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孔子回答:“听到了就该去做。”公西华问:“仲由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有父兄在;冉求也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我很困惑,大胆再问一问。”孔子回答:“冉求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仲由行事勇气超人,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
正是因为有这种情况,所以王阳明在弟子们整理他答问的《传习录》里,就表示反对,他说回答问题,都是根据问者的背景和当时的具体情境,这记录下来,传下去,别人以为是标准答案,那岂不是误人子弟?
第五种,是私淑艾者。私,是偷师学艺,没有能够进到师门,就流传出来的,或者传下来的东西,或者看到,或者听说,然后自己琢磨,自己用功治学。淑,是善;艾,是治。孟子自己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我没有机会到孔子门下为徒,我也是跟别人到处学来的。一般有说法,说孟子的老师是子思,但孟子自己并没有明确说过,那么他是到处访求孔子思想,不是只跟一个师父门下学来的,这就是私淑诸人了。
因为有前面王阳明说的那种,答问的人物背景,当时情景和说话语境的不同,记录传下来的东西,各人理解就有很大偏差,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不断有人考证、考据,还不断有人提出新解,这就成了两千多年的“学问”。我们现在也是私淑诸人,对各位先贤先学,不同的解,怎么办呢,一是看自己理解,愿意采信谁的解。第二,更关键,学习不是理解,是行动,你愿意按谁说的去做,就是谁的解。如果谁说的都不愿意去做,只是“学点国学”,那最好不要学,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