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从小生性温和,“以柔治国”成为他三十三年治理天下的主导思想,也是他治理国家的一大特色。注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对残破不堪、民不聊生的社会局面,刘秀采取了“注重安抚,不事屠戮”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二、他下诏书,被卖的妻妾或子女只要自己愿意回到父母身边,都可听其自便,若敢拘留者,按照法律论罪。禁止豪门富强强逼民为自己当奴隶,禁止买卖并随意杀害奴婢,许多贫苦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生产劳作,缓解了社会矛盾,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光武帝下诏大赦天下,除死刑犯外,一律释放,所犯罪行,一概不追究,让他们安心回家,建武后期,全国户籍在册人口升至二千一百多万。
四、降低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合并官府,减少吏员,摒弃了西汉王朝以来累赘复杂的官吏设置制度。调整郡、县及封国。合并了四百余县。有效地节省了国家地开支,间接地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恢复汉景帝二年所实行的“田租三首税一”恢复汉景帝二年所实行的“田租三十税一”的田税制度。
五、建武初期,对于“田宅逾制”和隐瞒土地、户口的严重现象,对农民的反抗刘秀采取安抚和镇压两手方案,刚柔并济,作假的地方官员严重者处死,宣布停止“度田”田地丈量,使征税合理化,稳定了国计民生,促进了生产发展。
六、平定天下后甚少谈及军事,安定边陲、注重安全维护,不赞成武力扩张,即便部下准备出击匈奴,他也是没有批准,指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甚至太子想听战场厮杀的故事,刘秀也是告之“战争之事并非你所要了解的。”
七、消弱了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职权,降低了以往三公“无所不统”的重要作用,改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废除州牧制度,“置领刺史”,加强中央管理。防范宗室外戚,宗室子弟不得参与政事。
八、太子刘疆让位,刘秀对于太子失去登上帝位给予各种补偿,浓浓的父子情感动了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也凸显了光武帝“以柔治国”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