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爱,能让你不受伤?
有一位读者在邮件里写到,跟先生结婚二十年了,直到今年先生提出离婚,她才意识到这二十年里,整日操持家务,先生和孩子早已成了生活的全部。
她原以为,离婚后先生的生活定会一团糟,只要先生需要她,他们就还有机会复合。可是,离婚不断半年,先业不仅工作升了职,还有了新的交往对象。
尽管先生有了新恋情,是她很不想看到的,但让她最难接受的还是与孩子的分离。离婚后的几个月,她天天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日夜憔悴,想着没了自己的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该怎么办。
可是,再见到孩子时,孩子却开心地告诉她:阿姨对我很很好,我好喜欢她带我出去玩,老师还说我最近学习进步不少呢。
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她想对孩子发火,可是孩子并没有错。只是,她恍惚间终于明白,当她为了先生和孩子,一步步放弃自己的工作、爱好、朋友和休息时间时,她却离先生和孩子越来越远,到最后一无所有。
她说:
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三个我最爱的人,可是他们都深深伤害了我。
我爱我妈妈,做任何事情都会先考虑她的感受,可她总是否定和打击我,骂我不成熟;
我爱我的先生,我可以为了他做任何牺牲,可他觉得我庸俗,瞧不起我没有上进心;
我爱我的孩子,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陪伴他成长上,可他却讨厌我爱发脾气,吵着不要妈妈。
我爱他们每一个人,都胜过于爱自己,为什么他们每一个人都要伤害我?
在这位读者所有亲近的关系里,伤害似乎成为了一种常态,总是以她的过度付出开始,以对方的不理解让她失望结束。有过关系失败恐惧的她,既渴望有能足够接纳她的爱,可是连她最爱的妈妈、先生和孩子都相继伤害了她,她不敢再相信爱了。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首先不是同一个特定的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倾向。这种态度、性格倾向决定了一个人同整个世界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爱的对象”的关系。
当我们在多段关系中感觉到不自在,这常常不是我们遇到的人有问题,而可能是我们对待关系的态度或者性格倾向,让自己在关系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被伤害的位置。
你想要一个拯救者,还是一段平等的关系?
在每个人心中,对爱都有一份原始的幻想,希望所爱之人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期待,在一段被足够满足的关系里就没有伤害。然而,随着一个人的成长,或许依然有幻想,但是会学会将幻想和现实做区分,既可看见自己,也能看见别人。
而那些一直活在幻想中的人,会一直为了理想化的关系献身,付出所有来换取对方回应和满足。然而,当对方的回应跟自己想象仍然有差距时,他们会有强烈的失望感,感觉到被深深伤害。
因为这段理想化的关系对他们足够重要,当关系表现出冲突和矛盾时,他们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连同自己的人生一起陷入灰暗。当对方有足够的回应时,他们又会感觉重新活过来了。
这样对理性化人物的渴求,是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换取另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照顾和负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理想爱是无法持久的。从没有一个人,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人生幻想,不管是哪一种爱,都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让自己感到失望。
若不能面对这种失望,我们一旦进入关系就会痛苦,会一直活在一种创伤体验里,无法跟人建立起近距离的亲密关系。而当我们开始接受失望时,就可以从理想化的状态中分离出来,开始在现实层面建立真实平等的关系。
所以,幻想着在情感中被全部满足的人,常常是在寻找一个人生的拯救者;而能接纳一定程度失望的人,才是在寻找一段真实平等的关系。
如果爱意味着伤害,你还愿意去爱吗?
在情感关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那些很和谐的关系,总让人感觉不够爱,而那些冲突不断的关系,常让人感觉到激情,因为爱得太深,越过了彼此边界,纠缠撕扯,痛苦就产生了。
能在矛盾中走下去的人,通过不断地调整和磨合,可以找到彼此更舒服的相处状态,然后进入婚姻;而在矛盾中无法面对冲突的人,可能会选择放弃关系,或者在关系中不断压抑自己,直到对关系彻底绝望时离开。
所以,如果想长时间持续一段关系,我们就必须在自己和对方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如此,我们才能在关系面临冲突时,既能考虑对方的需要,又能照顾自己的感受,既考虑到现实的问题,又不因过度牺牲感到被伤害。
在爱里,如果对关系足够投入,对方一定会有一些表达和行为方式,让你不满意、不舒服、感觉压抑或是被束缚,这时候如果你能坚持自己,对方就能学会尊重你的边界,如果你放弃面对冲突,无论是退出关系,还是压抑自己,你都会因为失望而受到伤害。
每一份关系的靠近,都会给到我们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无法面对差异带来的冲突,爱实际上就等同于伤害。而如果你面对冲突的能力越强,能在冲突中觉察和照顾自己,就越不会在冲突中轻易放弃自己,在爱中被伤害的可能性就越少,即使在面临伤害时也会有更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所以,每一个人面对关系冲突的能力,实际上决定着他爱的能力。一个人越敢于面对冲突,越能在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就越具备建立一段平等关系的能力。
懂得照顾自己的人,才具备爱的能力
我曾有一位个案,有很好的自我成长意识,她一直有许多很棒的想法,可是每次当先生反对她时,她总会很快放弃自己的想法。
在许多年里,他们的互动一直都是这样的模式,当她无法在关系里做自己时,心里就累积了越来越多对先生的失望。
她很郁闷,责怪先生从不支持自己。先生却不同意她的看法,认为如果她真想做一件事,怎么可能因为别人一反对就放弃。
当她总为先生隐忍自己的想法时,就对先生坚持他自己感到愤怒,她觉得:我都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不可以为了我而牺牲多一点。
当一个人在关系中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开始压抑自己,回避内心的难受体验,关系中的另一个人就会有窒息感。
因为,每一个不懂得照顾自己的人,总会在关系里对他人有极度严苛的要求。当这些要求无法被满足时,就会被放大成难以处理的情绪,或是演化成影响关系良好互动的阻碍。
另外,当一个人无法正视和坚持自己的需要时,他就无法理解另一个人同样真实合理的需要,会将自己需要的无法满足理解为对方不够爱的结果,而无法看见在关系里对方也是一个有需要的人。
一个人能越多在关系里照顾自己,就越能接纳对方在关系里做真实的自己,这就是爱的能力。
或许,从没有不伤人的爱,但你可以成长为不易受伤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