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在儒法两家的记述里面都有,因为二者在赏罚的效用上面是根本一致的。自然是儒家后人为孔子的优秀事迹相宣传的,这是情有可原的。法家因为本来倡导人性恶的出发点,依靠赏罚政令来行事,固然会愿意为孔子的故事背书,也试图将孔子对赏罚的主张更深切融合到自己本家的主张之中。
这个故事还是多多少少有点底子和素材的,这里面的信息量还是很大,有几点值得品味的:
第一,鲁君的势力之弱。弱到了第一没有武装,没有卫队,也没有号召力和影响力,而且没有足够的钱财去奖赏;弱到如此的人,天天被莺歌燕舞给蒙蔽的吧,也就是孔家人主张诸侯王享受的礼。几乎弱到无法想象了。
第二,鲁君的智商之弱?想想这么重大的事情,一个君主,尽然不知道如何运用调遣民夫和人力去干正事,连选择什么对象去扑火都在自己心里没底。没有任何固定的组织和相应的人力,只能靠号召平民去干这个事情。当然这里面,是遇到了一个很突发的状况,突然在火场出现了众多猎物,试问灭火不是团队任务,但是获取猎物却是能满足自己所需,换了我也会动心不已。
尽然周围朝臣无一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是相当可怕的,一点法家思想的萌芽都没有,估计要也是被当时太公的尚贤使能忽悠了一下,自然选择性忽略了太公的杀一儆百)。
当然,猎物捡完了,火还是会灭的。因为这个灭火之事,毕竟是离鲁都甚为遥远的,按照古代城邑郊野的配置,火起码是在野外洼地(至少是小沼泽)的,距离国都之间还缺乏必要的介质和时间。只是鲁君有点疑惑这帮子人,真的是不听话,所以把这个疑问存在那里,某天,跟孔子交换了一下意见。
第三,孔子主张肆意开罚的先例,是在扩充君王滥权肆意行权的根基。如果说孔子在面对诸多君王问政的时候,几乎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而且特别习惯以高级顾问的身份去怼君王,闹得不欢而散。那么此次,为什么意见得到了认同呢?因为君王喜欢上了,这个主意真的太棒了,即便你不说,我都是这么想的,谁不喜欢通过惩罚达到那种拍拍手、使使眼就能驱使人的状态呢?更何况是你这样的品性德行出众的模范先生所讲出口的,我自然是在你的基础上背书特书一番。即便你是不说,我都乐意把这话无中生有捏造成你说的,并且记录下来。这对我是百利而无一害啊!
这里面不乏儒家后人继续为其夸大之词,故事的整体逻辑需要重新梳理(灭火应该是有这个事的,但是问政的实际可能性较低)。对于这样的鲁君,确实是当初太公担心周公旦后人的必然颓势,群臣奉行亲亲尊尊,却是如何对待百姓,又怎么期望百姓如何来认真对待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