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了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整天忙却不知忙什么?别说你懂时间管理有些地方心有戚戚。想到自己的职业,于是今晚就想与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以为我时间很多,忙这个搞那个的。其实我时间可少了,全职妈妈没有纯粹的自由时间可言,孩子没睡就等于没下班,趁她独自玩耍赶紧打开电脑处理事情还得偷偷摸摸,孩子睡了还得加班。有时候回复译友的留言,我着实无法打字,太慢。应该有不少人在微信语音里听到过我女儿的霸气怒吼,有时甚至盖过了我的绵绵音……至于我自己工作上的事情,很多时候只能打碎了见缝插针地做。睡觉?我经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楼歪了,正回来,我们来聊聊自由翻译的时间管理,确切地说,我想应该是精力管理。全职在家带娃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能让自由职业者真正感到“自由”的,是一种名叫“精力管理”的能力。因为我们对所有事务的规划,到最后都落实到精力上。事情做不完做不好,并非时间不够,而是精力不足。
精力管理不是每天列几个to-do list就能够实现的,我想它应该是很多能力的综合体现。排在第一个的,便是自律。
高效精力管理的背后是强大的自律能力。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碎片信息,朋友圈动态、微博热搜、头条新闻、微信群聊记录……随便哪一个都能吃掉我们一大块时间。
我做自由翻译这些年来,有一个体会比较深刻:如果我在开始翻译之前,我去刷了微博或者朋友圈,或者做什么其他无关紧要的事情,那么完蛋了,我手上处理的这个项目一定会拖很多时间。原本一个小时就能够翻译好的,我得两个小时才能搞定。可能我不会刷微博刷朋友圈多达一小时之久,但哪怕我只是先刷个十五分钟,我都能感觉到我的心智被这些碎片八卦信息给占领了,便再无法心无旁骛地聚焦于手头的文件,我的效率无形之中被降低了。
而如果翻译到一半要查个什么资料,打开网页的那一刻没有收住心又去逛了圈微博,那么好了,可能二十分钟之内我都不会想起来我一开始打开网页是想查什么术语。
刚做自由的那阵子,我经常不自觉地陷入这样的时间黑洞。后来便痛定思痛,能只开word文档的,我就不开网页。打开网页也尽量用版本比较低的浏览器打开,因为用这些浏览器去加载信息流大的社交网页通常很困难,这其中的麻烦能够稍微约束一下我的好奇心。久而久之,这个坏毛病也改掉了不少。各位不妨一试。
高效精力管理的背后,和自律能力同等重要的,是取舍的思维。对于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特别是在做全职妈妈又兼顾了一点工作之后。
没生小孩之前,自由翻译真的是“自由的翻译”,每天睡到自然醒,没有那么多突发事件和不可控因素,基本上有活就接。但卸货之后,一切都颠倒了,一开始特别不习惯。我便强迫地挤时间出来,但结果是,根本无法一点不差地兼顾。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孩子占去了一大半,留给自己的便只剩那一点了,无论如何都无法回到原先的工作状态。这个现实,得认。
我仔细地给自己内心的需求做了个优先性排序,孩子第一,工作第二,其他统统第三。然后我做了这几件事:
我找了个保姆,把家务琐事外包出去。真的,轻松多了,时间明显多了。
我告别了几个客户。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真是个艰难的决定。因为每个客户都是我努力联系到并维护下来的,要跟他们说再见,怎么说呢,几乎是自砸饭碗。而且那个时候我还不认识多少同行,所以临时外包出去也不现实。但时间有限,只能做这样的取舍。取舍依据是什么?出价低的舍掉吗?不尽然。
先舍掉翻译需求不稳定的客户,哪怕他出价比别人高。彼时我最缺的就是时间,最怕的就是突发事件。临时来稿子,或者是急稿,于我来说真是太难太难。那个时候宝宝可是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喝奶吃辅食的呀。我硬留着这样的客户有什么用呢?辛苦了自己和孩子不说,可能还会耽误了人家正事,净得罪人。
而放到现在,孩子大了,我手头时间多了许多,认识的同行也多了,我依然在挑客户。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时间是很值钱的,哪怕此刻我什么都不做,就睡觉,那我也是在为下一次的努力工作养精蓄锐,也是值得的。所以单价低于预期的,我会做个顺水人情直接介绍给需要的同行。后来我又发现,自己觉得枯燥的项目也不能接,因为当内心产生抵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拖拖拉拉。对于自由翻译来说,并不是损失的脑细胞才叫做成本,因为各种原因消耗的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支出啊。
差不多就是这些。如果一定要做个什么总结概括的话,我想应该是这八个字:
分清主次,说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