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为高敏感人士开发一门课程,但不想陷入“专家”模式,自嗨地闭门造车,辛辛苦苦开发出课程后,客户却说,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产品……
有人会说,那你先去了解一下高敏感人士的需求呀。是的,只是对于很多专业人士而言,开发产品不难,难的是知道客户在哪里?如何触达客户、营销产品?如果先去找到客户做调研,等于把最难的一步放在了第一步,对于很多没有销售经验,尚未打造出有影响力的“个人IP” 、人脉也不广的个人而言,往往很容易卡在这一步,迟迟迈不出第一步,再好的产品概念也胎死腹中。
怎么办?
可以看出,包括我在内,很多做知识付费产品的个人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如何找到正确的产品方向?
2、如何验证产品需求?
3、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销售产品?
由知名商业顾问、个体学派社群发起人陈欢带来的《单干:成为超级个人的49个关键动作》这本书带给了我新的思路:运用纸板模型,先卖再做,逆向生产。
先说说什么是纸板模型?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用产品),简单地说就是做出一个刚刚好能体验功能的粗糙产品,让客户验证需求。而纸板模型其实是在MVP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简化。它连产品都没有,在纸板上模拟的产品概念。打个比方,真实的产品是一款电脑游戏,MVP相当于10分钟的试玩版,而纸板模型相当于用纸板演示游戏玩法的桌游。
纸板模型倒逼产品开发者从核心触发思考问题,先抛出概念来投石问路,避免辛辛苦苦开发产品几个月,才发现根本不是客户想要的。
具体如何操作呢?分三步走:一问二售三迭代,具体如下:
第一步,剥洋葱、找核心
像剥洋葱一样,把一层层锦上添花的细节不断去掉,不断问自己:"把这部分功能去掉,用户还愿意买单吗?"直到找出产品中最核心的需求和解决方案。产品功能并不是越多越好,而在于能否解决用户的关键痛点。
回到我想要开发的课程,有研究表明,人群中高敏感人士占比15-20%,我和周围不少教练客户、朋友也是高敏感人士,依照目前对高敏感人士的了解,我可以先整理出一版核心需求:抛开认知误区,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特质,扬长避短,拿回生命的力量。
第二步,预售"纸板模型"。
这一步里,我们假设产品已经开发好,预售"纸板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让用户"用脚投票",而不是"用手投票"。"用脚投票"指让用户付出少量成本模拟真实的消费环境,"用手投票"则是简单地询问用户想不想要。要想测试出真实的结果,一定要让用户为纸板模型付出成本。最常见的做法是,设置一个较低的预售价格,或者先交少量订金。
这一步里,我将提炼清楚课程卖点,即解决了高敏感人士哪些痛点,实现怎样的效果(支持高敏感人士扬长避短,既敏感又强韧)、交付形式等,然后设置一个较低的预定价格,将这些体现在一张海报上,看看有多少人报名,如有不少人点赞并报名,说明定位精准,可进一步找到报名用户调研具体需求,之后开发产品。如报名人数较少或潜在客户提出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则说明对课程的需求理解或表述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打磨。
第三步,逆向开发,不断迭代反馈。
完成纸板模型验证后,将获得一批宝贵的种子用户。之后逆向开发产品,交付MVP。
书中建议:如果开发课程,你可先做好一个章节。如果提供专业服务,可先筛选典型用户给出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思路。如果是实体产品,你可以寄送样品,并引导用户只关注其中某个功能。
逆向开发最大的好处是,你能不断和用户交流,用户就是你的导航仪。不会出现反复纠结于某个细节,最后发现用户完全不在意这个细节的情况。 就像一些理发店的理发师,总是在一小撮头发上精雕细琢,结果剪完后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
以我的课程为例,我可以先开发出1-2个模块,交付后听取学员的反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清晰后继模块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地贴合学员的需求交付产品。
当然纸板模型与逆向开发也不是万能的,它在满足现有需求上很奏效,但如果是研发创新产品,就需要综合自己的判断,不能完全被用户牵着鼻子走。毕竟在汽车出现前,用户认为他的需求是更快的马车。用户没有义务去了解和阐述自己的需求,而我们必须洞察用户没有说明的真实需求。
VUCA时代,充满了不确定和变化性,与其在头脑里猜测客户到底要什么,不妨尝试应用纸板模型从核心需求和卖点出发,放下通过关注细节拿到确定感的思维模式,先迈出第一步,在和客户的近距离交互中、在交付产品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迭代更新产品,好的产品是在一次次迭代中和客户共创出来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简单的专业堆砌。
除此以外,如果你还想进一步学习成为超级个人的成功经验,不妨打开此书,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