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不爱喝鸡汤,不爱看鸡汤文,一提起鸡汤,整个人的分贝都高了八度,好像不仅是鸡汤本身,连“鸡汤”这个词都带有一种瘟疫的效果。
为什么反感鸡汤?因为鸡汤总是跳过本质问题,用一些可有可无的宣言来麻痹你,却不告诉你该怎么做。也就是说,给你鸡汤,却不给你勺子。
连现在一些励志,正能量的文字和故事都动不动被贴上鸡汤的标签,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是鸡汤?随便给一件东西贴上标签,这么随便,考虑过文字的感受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想要的,不过是在某一刻需要的时候,恰好有一些文字,一些故事,能给我们能量。
判断一篇文章是不是鸡汤,不是看它会不会给你勺子,而是对你有没有用。若它不给你说方法论,只是说,努力吧,努力就一定会胜利,不信你看看马云,看看比尔盖茨。如是,就对你没用,你也不必反感,舍弃就对了。但若是在你特别需要鼓励的时候,鸡汤文突然送来一句暖心的安慰言语,对你有缓和作用,那就可以温柔接受它给你的鼓励。
重点不在于给它贴上标签,然后说,你是鸡汤,我不要喝,我要方法论。而是,你能从任何信息里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可以,那就是好鸡汤,要多喝,如果不是,那就对它说,你是毒鸡汤,滚。
一味地求方法论,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价值观也不同,很难让另外一个人给你指出一条适合你的路,路要自己走的,方法论也要自己总结的。
你看你收藏过那么多方法论的文章,不也是静静放在收藏夹里没有实践。
你看你知道自己要努力,不也是一日一日地就那么过去了。
放弃纠结它是不是鸡汤,看它对你有没有用即可,如果不给你勺子,难道饿死也不知道喝么?获得启发,然后自己制造出勺子,不就也是方法论了么。
为什么要反感鸡汤啊,鸡汤多好的,有营养,还好喝。
嗯,这篇就是鸡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