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的根源
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第三种是:了解我的感受和需要(这需要觉察,清醒着抽离于情绪)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需要强大的安全感,即使面对压迫,仍然相信自己是安全的)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例如:
你昨晚没来,我很失望。(这句话中,他的感受是由于他人的行为引起的)
你昨晚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这句话中,不愉快的原因是他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人们感到失望,是因为他的愿望没有被满足,而非是由他人引起的。
他感到不高兴,是因为自己的观点,而非他人的行为。
利用他人的内疚:
有些家长,擅长利用孩子的内疚,通常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咎于孩子。
你的成绩不好,让爸妈伤透了心。
言下之意就是家长的不快乐,是孩子造成的。
看到父母的痛苦,孩子可能就会产生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家长。然而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长此以往,孩子就成了一个被内疚绑架的人,即使面对居心不良的人,因为内疚,都不再会有反抗的意识。这是一个可以用一把眼泪就利用的孩子。
我们可以练习着用下面的句子表达感受
看到……我……因为……
看到公司的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你……我……因为……
非暴力沟通,是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着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你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替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
这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学来的本能的反应(面对威胁逃避或者反击)。
而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比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反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还不习惯从需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在不顺心时,我们通常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
调解矛盾时,可以试着问双方同样的问题:你们双方各有什么需要?为了满足这些,你希望对方做什么?
指责、评判、驳斥无法改善关系,只能使关系变得更糟。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他们就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在实际的沟通中,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对方的基本需要:
1.自由选择的需要(他有他的梦想,他可以自由选择,与旁人无关)
2.庆祝的权利(表达庆祝or缅怀)
3.言行一致(每个人的自我肯定都不需要旁人的佐证)
4.滋养身体(免受伤害)
5.玩耍(愉悦身心)
6.情意相通(对美好、和谐、激励、秩序、宁静的需要和表达)
7.互相依存(接纳、欣赏、亲密关系、社区、体贴、成长、安全感、倾听、诚实、爱、信心、尊重、支持、理解)
难以承受的痛苦
委婉的表达自己,不直接说她的需要。(也许是小时候的某些经历,导致他不敢说她需要什么)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你是在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很显然,这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一想到这,我就极为沮丧,感到窒息,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囚犯。于是就想摆脱这段关系。
他们认为:爱情就是要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了,想到日子过的这么憋屈,我们就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无动于衷。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仍然心存疑虑,我这次这么做,对吗?
请捍卫自己选择的自由,即使这个选择可能会与其他人的需要相冲突。这只是表达自己需要的一个成长阶段而已。
这个时候,人们通常都还不敢大声表达自己的感受,请鼓励他大胆的说出心里话,这种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不想让任何人失望。
你真做得到吗?(其实,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重要)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助人,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者羞愧。
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也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
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
So:他人的言行可能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观。
另外,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