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之路从创业公司开始,而后进入了一家中型公司,期间关注和思考的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除了看清产品从产品概念到落地呈现的全貌,还对产品分层有了更深的体会。
创业公司是从0到1阶段,创始人更关注的是可执行的概念,我们一天到晚关注的是有什么需求,目标人群是谁、思考解决方案;而到了现在的公司,由于大的框架已确定,更多的考虑落地效果。这阶段经历了很多的项目,挖过坑、也填过动则几千万账号的坑,让我不得不对产品经理落地掌控力做更多的思考和总结。现在回顾整个产品的工作流,我认为抛去个人素质(如沟通、宣讲、领导力)之外,可以将产品经理的专业能力划分为两类,一个是业务能力,另一个是落地能力。业务能力定义业务发展的基础要素,即产品模式,而落地能力则是定义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其决定了产品最终的表现。
产品业务能力
产品业务能力是产品经理能力中最具价值的部分,业务能力一种高阶产品能力,一般公司掌控业务的产品经理都是产品总监职级,侧面反映了业务能力的重要性。那到底什么是产品业务能力?抽象的说,业务能力是制定从业务概念产生到业务发展起来一系列关键要素的能力,其定义了产品模式。举个C2C模式的电商的例子:
C2C模式的电商需求起源是满足了贸易需求。就卖家而言,线下通道存在时间和地域局限性且成本高,线上则成本低得多,就买家而言,线上便利性显然优于线上。于是业务概念便是搭建一个线上的贸易平台,满足商家与买家的贸易需求。这是一个典型“双边”产品,业务发展起来同时要兼顾买家和卖家的需求。业务需要思考的内容如:
需求是什么?
满足买卖双方的贸易需求
...
目标用户是谁?
中小卖家?
妇女?
年轻人?
...
满足核心需求的基础业务流程:
卖家如何在上传商品?
买家如何找到想要的商品?
如何完成交易?
...
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是什么?
业务发展策略:
如何扩充卖家数量?
如何发展买家数量?
...
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
商业逻辑是什么?
如何实现盈利?
...
...
如上要素定义了整个产品的模式,所有的要素不能脱离于此。
产品落地能力
在产品模式已确立的情况下。产品落地能力是将预想的产品进行落地,产出是一个可使用互联网产品。在团队能力相同的前提条件下,产品经理落地能力强与弱,就体现在最终呈现的产品的质量上,包含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使用的用户体验、甚至到美观性。
产品落地时,从前端到后台,一般落地思路是:从业务流程-->定义角色-->定义端口-->梳理各端口功能-->各功能要求(含前端页面功能及后台功能)-->系统划分及系统交互。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产品能力包括功能设计能力、产品结构层能力、交互设计能力。下面我举例说明:
功能设计很好理解,就是定义功能要求,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你做个金融账号的登录功能。第一步选择短信登录或密码登录;第二步根据对应的登录方式进行登录操作,短信登录验验证码,密码登录验证密码,第三步根据用户账号情况返回对应的加验策略并进行验证;第四步验证成功。
产品结构层定义了功能需要的几个系统支持,每个系统在扮演角色及承担的能力,以及约定系统交互基本规则。产品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该功能的灵活性及未来的拓展性。再举登录的例子,常规的设计:
此设计中忽略了产品结构层的设计,开发时系统分工不明确,绝大多数时其逻辑会耦合在了页面或接入层。带来了几大问题:
iOS、安卓、H5、PC四个端口要写同样的逻辑;
判断是否为风险账号的标准调整或验证策略增加或删减时,4个端口均需要同时迭代,灵活性及拓展性太差;
当考虑到产品结构层设计时,则会先划分此流程功能涉及的职能系统,应包含:前端、接入层、风控系统、账号系统:
风控扮演了策略中心的角色,其定义了风险标准及对应的策略。好处是:
风险标准及对应的验证策略由风控承接,当发生标准变更或策略变更,只要该系统的配置项变更配置即可;
前端只需要识别对应的验证项编码,及提供对应的验证项页面即可,灵活性强。
产品结构层要细究内容很多,其直接决定产品未来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同样也是交互体验的基础。
最后是交互设计,交互设计环节中,需要定义每个流程页面的信息框架,包含页面有哪些元素、每个元素有哪些状态,每个状态有哪些操作,操作的表现形式。由于这部分大部分内容易感知,就不举栗子了...
写在结尾:如果一款产品的发展是一次航行,业务能力则定义了航行的方向,而落地能力决定了航行的速度。业务能力与落地能力把控着产品不同维度的要素,决定最终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一个产品经理常规的成长路径可以 从先提升产品落地能力开始。原因是落地能力是基本功,易积累,新人即使无经验一来不会手足无措,二来即使出错对整个业务的影响面相对较小,没有灾难性后果。在积累落地能力的过程中同时了解行业、理解业务、思考场景,积累对业务感觉,从而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