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2)】

【人性的弱点(2)】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心理学专业领域的角度而言,实验过程的科学与否、后续进展如何,都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再研究,故在此不作判断。

下面来看几个试验:

1. 烟雾房间实验——危险来临,你真的会作出反应吗?

这是 1968 年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系Bibb Latane 和John M. Darley 的实验。

在实验中,被试者被要求坐在房间里,过了一会儿,从房门的缝隙中缓缓渗入了烟雾。

在第一组实验中,被试单独坐在房间里,发现有烟雾进来之后,大多数人很快就作出了反应,试图开门查看或者是寻找工作人员。根据数据,75% 的被试者作出了反应,平均反应时间为 2 分钟。

然而,在第二组实验中,每次房间内的人数为 8-10 人,其中包含了充当“托儿”的工作人员。当烟雾渗入房间之后,大家都看到了烟雾,但是大多数人看别人没说什么,自己也就不管了。偶尔有人向大家提出烟雾的问题,“托儿”会跟大家说“没事”。于是,这次实验的结果是:只有 10% 的人会坚持自己的看法开门查看或者是寻找工作人员,大部分人选择了随大流,继续待在充满了烟雾的房间里。

这只是个实验,假如真的是危险呢?


2. 车祸记忆实验——你的记忆真的可靠吗?

1974 年,心理学家 Elizabeth Loftus 和 John Palmer 进行了一次撞车实验,看事件的结果是否会影响目击者的记忆。

在这次实验中,被试者首先看了一个车祸的视频,想象自己是这场车祸的目击者。之后,被试者被分成了几组。

研究者随后问被试者,撞车的时候车辆的行驶速度如何。但是,在不同的组里,实验者所用的动词是不一样的,分别是:“这辆车擦上另一辆的时候,速度是多少?”“这辆车碰上另一辆的时候,速度是多少?”“这辆车撞上另一辆的时候,速度是多少?”

结果是,“撞上”组回答出来的平均速度最高,“碰上”次之,而“擦上”组回答的平均速度最低。

尽管大家看的都是同一个视频。


3. 共识实验——你觉得大家都一样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你是智障呢?

这是 1977 年斯坦福社会心理研究中心的一次经典实验。在实验中,研究者在大学里找学生,问他们是否愿意穿上一家 Joe's 餐厅的广告衫在学校里走半个小时,并且让他们估计一下除他以外会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

你们可能猜到结果啦,那些愿意的人会认为大家也都像他一样;而不愿意的人,则认为大家也都会不愿意的。

也就是说,无论我们的信仰、习惯、性格如何,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认为别人跟我们一样,并且会跟我们做出一样的决定。

说不定别人内心——


4. 认知失调实验——我才不会承认自己傻逼了

这是 1954 年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 进行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被试者需要做一些机械重复的无聊工作。这些工作是有偿的:研究者付给一组被试者 20 美元,另一组却只给 1 美元。

之后,研究者请他们向新的一批被试者介绍这份工作,并且告诉他们这个工作有没有意思。

结果是,拿了 20 美元的被试更倾向于告诉后来的人,这工作确实非常无聊。而拿了 1 美元的人却会自己加一套合理的解释,告诉后来者这个工作还不错。

这就像你花 20 块钱买了一样不好用的东西,你可能可以毫无压力地跟别人吐槽“这个东西真难用,便宜就是没好货”。但是如果你花了 200 块买的,你可能会不想承认“我宛如一个智障,花了那么多钱买到了这种东西”,反而跟别人说你觉得还不错。


5. 善良的撒玛利亚人实验——说得好听的人,也不一定真的会这么做

在《新约圣经》的路加福音中,耶稣基督讲过一个寓言: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受了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但是完全不管。只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路过的时候,不顾教派隔阂善意帮助了他。当时,犹太人很蔑视撒玛利亚人,认为他们是混血的异族人。耶稣用这个寓言说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不是人的身份。

1973 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实验就与这个有关。

研究者在普林斯顿神学院找了一群学生,让他们各自去参加自己的会议。其中一组要去的是一个就业的会议,而另一组要去跟别人宣讲这个“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的故事。

在他们去参加各自会议的路上,都有一个研究者扮演的、躺在路边急需帮助的人。由于每个被试者要求到达会场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有人要赶紧赶路,有人稍微没那么急。

结果是,他们接下来要去讲什么话题根本不会影响到他们在路上是否会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只有匆忙的程度有影响。在时间最紧急的人中,只有 10% 停下来帮忙,而在相对最不赶时间的人中,有 65% 停下来帮忙。但是,要去讨论就业的,和要去宣讲“善良的撒玛利亚人”故事的两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所以,你也许能知道说一套做一套的人都是为什么了?


6. 电击实验——权威面前,你真的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力吗?

这是 1961 年心理学家 Stanley Milgram 进行的一项实验。

实验中,被试者需要扮演“教师”,对旁边的“学生”进行教育,向他们提出问题。每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老师”需要按下按钮,对“学生”进行电击。电击的强度随着次数而增加,也就是,答错的问题越多,电击就越强烈。

当然了,“学生”是研究者们的托儿,他们故意答错问题,并且在“老师”按下电击按钮的时候装出痛苦的样子。

实验中,许多“老师”逐渐于心不忍,在几次电击之后提出抗议,认为不应该再继续下去。这时候,就会有强硬的工作人员逼迫他们继续。在工作人员的强迫下,许多“老师”继续电了下去。

最后的结果是,有 65% 的“学生”受到了致命的电击,其中最高的电压为 450 伏。(中国家居用电是 220 伏交流电)

很可怕了。


7. “第三次浪潮”实验——法西斯其实从未远去

2008 年德国出了一部电影叫《浪潮 DIe Welle》,就是以这次实验为原型拍的。

电影很不错,如果想看电影又不想被剧透的话,可以跳过最后一段直接去点赞留言区。

这是 1967 年美国加州一位高中历史教师 Ron Jones 进行的实验性社会运动。他在历史课上跟同学们讲德国纳粹的历史,发现学生们根本无法理解德国人为什么会接受法西斯主义。于是 Jones 决定给学生们重新复现一个这样的运动。

在五天的时间里,他在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强调纪律和团体的活动,再现了纳粹的某些特征。后来,学生们逐渐沉迷于这个活动,并且真的开始理解并企图再现纳粹活动。老师感觉到形势逐渐要失控了,就让学生们参加一个集会,并且告诉他们集会上会放第三次总统选举的场景。

学生们到达后发现屏幕上播放的只是空白的画面。这时候,Jones 出现,告诉他们这个运动的本质就是法西斯主义,并且重新向他们讲解了纳粹德国的所作所为。


8.Facebook实验

2012年,Facebook对用户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实验。他们改变了时间线,优先为用户呈现某一种情绪的条文,或者积极快乐,或者消极沮丧。

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用户,都会被社交网络上的情绪感染,被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影响。

Facebook在实验中,操控了大约69万人的主页时间线。

他们通过分析内容,将每一条FB条文判定为积极或者消极,然后有意识的让每个受试用户集中收到一类的条文。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被选中受试者,那么你打开FB时,也许会发现每一个朋友,都喜气洋洋的分享着他们的幸福,或者发现所有的朋友都在抱怨着生活中沮丧的事情。

他们收集了受试者当天发表的条文,并进行同样的情绪分析。

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受试者,都会被“情绪传染”,也因此感到快乐/沮丧。

虽然这个实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很多人指责Facebook不应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实验。

但,这是第一个社交网络会形成大规模情绪传染的证据,证明每个人都会被线上情绪所影响……


人性的本质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以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自古至今,就人性的争论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国外古代虽然未见有如中国古代就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对人性善恶的见解又会广见于宗教理论、心理学思想与管理学理论之中。


社会学定义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哲学定义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人性心理学

人性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其本质而言,人的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

(1)它是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这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启蒙文》定义

《启蒙文》中将“人性”定义为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的“本质差别属性”,其实这种“本质差别属性”也就是人与其他一切所有事物区分开来的原因。

《启蒙文》告诉我们这种区分原因共有四种,即“人性”共有四种。分别是:

a,“存在性”——使人与“非存在性宇宙”(或称为“彼岸世界”)区分开来;

b,“生命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一般无生命物质区分开来;

c,“社会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植物和低级“活动性”动物区分开来;

d,“精神性”——使人与我们这个宇宙的其它“思维性动物”区分开来。

因此人是一种具有“存在性”、“生命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物种。

人的这四种属性,决定了人有四种本能:一是“生命本能”;二是“社会认同本能”;三是“自我认同本能”;四是“解脱本能”。

这四种本能对应了人应该有的人生目标分别是”健康“、”成功(社会认同)“、”幸福(自我认同)”、“智慧”。


人性争论

人性善恶的争论

所谓人性善恶争论是人类在行为心理上是以利他为本还是以利已为本的争论。人本性是利他还是利已这不仅决定了个体个人的处世待人的态度,还决定了领导者特别是国家统治阶层在制订管理方针政策时是以强行管制为主还是以教育引导为主的趋向。正是由于有“人性本恶”的见解,才有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法治“;正是由于“人性本善”的见解,才有儒家在西汉后推崇的以道德感化为主的”德治“。

在中国古代历代思想家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形成多种派别。主要有: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即有恻隐、善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扩而充之,便可形成仁、义、礼、智的善性。

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善性是后天人为的。

性无善无恶论,这包括: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墨家的性“素丝”论,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道家的性“素朴”论,庄子认为人天生本性上是无知无欲的;

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王阳明的心学认为:“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

性有善有恶论,这包括先秦世硕等的有善有恶论,汉杨雄的性善恶混论,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论等。

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明清之际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论,认为人性绝非在“初生之顷”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随着环境和教养的不同,“性屡移而异”,“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认为人性是可以培养和不断完善的;

北宋的司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论,司马光认为人生来在人性善恶上就先天不平等,无论圣人还是愚人善恶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会占优势,有些人在恶性上会占优势。

在外国古代社会中还未有就人性善恶所进行的激烈的争论过程。但西方某些基督教派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这种罪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为“原罪”,而产生了: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罪性”。再因为“罪性”,而产生了,杀盗假见证等,各种“罪行”。印度教与佛教都有“业报”与“轮回转世”之说,认为人许多的幸福与苦难都是前世因果报应的结果。


人性本原的争论

中国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将人性分为天性与后天习得;

北宋张载的性二元论,又把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不存在先验的人性和先验的善恶之分,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

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界,有三种典型代表:

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强调以人的本能解释人的全部和行为 ,是一种本能决定论或遗传决定论;

②行为主义走向另一极端,否定天生本能,主张人的一切行为、本性均由后天习得,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及其系统化,是一种反本能论或环境决定论;

③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本能决定论又反对习得论,主张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觉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与此有关的行为或能力、认识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后天经过学习或引导而获得或表现的。马斯洛认为,人性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丁俊贵

2018年6月1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