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叙述:
早上我摊了两套煎饼果子,一套是两个鸡蛋一根果子的,一套是两个鸡蛋两根果子。当摊第一套的时候,我问摊主☞“这套是我的吗?”她说☞“对,这是俩果子的啊。”一会,站在我后面的人问我☞“您这是摊几套?”我说☞“不多,就两套。”他说☞“噢,要是套数多我就不等了。”那么,他是通过我和摊主交流的什么信息揣测到我不会只摊一套煎饼果子的呢?
主要情节有这么几个:
1,我摊两套煎饼果子。
2,我和摊主交流。
3,我与顾客交流。
假设,学生用这个素材写个片段,如下:
早上,我去摊两套煎饼果子,当摊主摊的时候,我问她:“这套是我的吗?”她说:“对,这套是两根果子的啊。”
一会,后面的顾客问我:“您这是摊几套啊?”我说:“两套。”他说:“噢,要是摊的多我就不等了。”我很纳闷,他是怎么揣测出我可能摊很多套煎饼果子呢?
老师做了批改,说学生叙述不清楚,并提出几个问题证明他的判断:
你这样叙述,读者读起来会很迷糊,因为:
1,摊主说“这是两根果子的啊”,这句话表述不清,你应该把这两套煎饼果子分别用几根果子、几个鸡蛋去摊表述清楚,因为摊主特意告诉你“这是两根的啊”,说明你的这两套煎饼里的果子根数不一样,对吗?所以,作文中,你要把煎饼果子的用料情况写清楚,这样,才会让读者明白摊主跟你说“这是两根果子的啊”这句话的意思是提示你,他当前摊的那套,是用料两根果子的那套。
2,在你向摊主说明这两套煎饼果子用料情况时,那随后和你交流的顾客难道没听到吗?如果听到了,他还问你“摊几套”,如此一来,作文中你和身后顾客的对话环节就虚假了。
3,如果,和你交流的顾客真的没听到你向摊主说出你摊煎饼果子的用料情况的对话,那么,他就是在你向摊主说明两套煎饼果子用料的这次对话之后才来的,所以才没听到,所以他才会问你“摊几套”。
4,你问摊主“这套是我的吗”,你为什么有这句问话?是不是当时摊煎饼果子的人很多,才导致你分不清当时摊的那套到底是不是你的?如果当时顾客确实很多,那么,你就该把顾客很多这个情况说清楚,不然,如果顾客少,你当然会知道摊主摊煎饼果子就是你的,当然也不会问“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对不对?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会导致你问出摊主“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那就是,在你身前会有一两位顾客在等他们的煎饼果子(因为有可能他们摊的不止是一套),你分不清灶台铁板上正摊着的那一套到底是不是你的,所以你才问“这套是我的吗”。那么,根据买早点的人有很多,你身前又有一两位顾客正在等摊主接下去给他们摊的另一套煎饼果子,你不知道灶台上正摊着的到底是不是你的那套,这样,你作文里问出“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才有了问的道理,不然,读者不知道文章里为什么出现这句问话。你说呢?
5,因为在我第4点的建议里已经推测出顾客会很多,那么,这些顾客就该排队,对吗?那么,我的第3点推测就不成立了,因为,排队的顾客很多,所以,你身后和你对话的顾客,一定是在你跟摊主说明你那两套煎饼果子用料情况时,他就已经站在你身后,而且听到了当时你和摊主的有关对话。因为,根据顾客排队这个情况看,这些顾客一定不是同时一下子都来买煎饼果子的,一定持续了一段时间,才能形成排队的局面,同时又根据你问摊主“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说明你站在队伍最前面,不然,你不会隔着好几个人提前问摊主这句话。那么,a,队伍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形成。b,和你交流的顾客又站在你身后。c,你又站在最前面。根据以上三点,就可以进一步证明,你身后和你交流的顾客,听到了你跟摊主说你那两套煎饼果子如何分别用料的对话,所以,你作文里设计的身后顾客问你“你摊几套啊”这句问话,让读者读起来感觉不真实。
你的小片段素材挺好的,不过根据以上五点,建议你重新叙述一遍,看是不是你更表述的更清楚。
于是,这学生又修改了一遍,如下:
早上,我去摊两套煎饼果子,摊位前的顾客确实很多,都排了队。等了半天,终于要轮到摊我的了,我把钱放到摊主的钱盒里,跟摊主说要摊一套两个鸡蛋两根果子的,再摊一套两个鸡蛋一根果子的。
我身前还有两位顾客在等他们的煎饼果子,因为有的顾客买早点时未必只摊一套煎饼果子,所以,摊主现在正摊着的那一套,我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我的,我就问摊主: “这套是我的吗?”摊主说:“对,是两根果子的啊。” 我心里就踏实了。不过,我又想,不对啊,如果灶台上这一套是我的,就说明我身前的两位顾客的已经摊完了,可是,既然摊完了,他们为什么不走呢?他们在等什么?哎,不想了,也不关我的事。
这时候,我身后一位顾客问我:“你这是摊几套啊?”我说:“摊两套,现在摊的是第一套。”他说:“噢,那还行,要是你摊的套数多我就不等了。”
我很纳闷,他是问我那句问话,他怎么揣测出我摊的是不止一套呢?
老师看了之后,又给批语,如下:
1,确实,正如你说的,既然摊主确认灶台上那套煎饼果子是给你摊的,那就说明你身前的两位顾客的煎饼果子已经摊完了,他们就该走了,不应该还站在边上不走的道理。所以,从情节合理性上考虑,应该把你第一次作文中,我给你的第4条的后半部分的建议去掉才好。但是,如果去掉的第4条后半部分话,作文中你说“这套是我的吗”这句问话设计的不合乎道理啊,因为既然你前面没有顾客了,那么,摊主当时摊的那套煎饼果子必定就是你的了啊,可是,你为什么还问摊主“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呢?明显还是不合理。
2,既然顾客很多,和你交流的顾客就在你身后,说明在你摊完煎饼果子之后,紧接着就轮到他摊了啊,就算他前面的顾客多摊几套,他也该沉住气了啊,因为他已经排了半天队了,怎么会在即将轮到他的时候放弃呢?因为按常理说,只有排在队伍中后部的顾客,才会产生因为前面的顾客太多而不买商品的想法。莫非和你对话的顾客有急事,或者怕上班迟到才不得已而功亏一篑?如果是这样,你在片段里要说清,不然,就会有叙述上的漏洞,读者读来就会感觉不真实。
所以,老师建议再修改一遍。
于是,这学生又改了一遍,如下:
早上,我去摊两套煎饼果子,摊位前的顾客确实很多,大家排着队。等了半天,终于要轮到摊我的了,我把钱放到摊主的钱盒里,跟摊主说要谈一套两个鸡蛋两根果子的,再摊一套两个鸡蛋一根果子的。
我身前终于一个顾客也没有了,我就问摊主: “这套是我的吗?”摊主说:“对,是两根果子的啊。” 我心里就踏实了。可是,既然我身前一个顾客可也没有了,摊主正摊的,明明就是我的煎饼果子啊,可是我为什么还问摊主这句话呢?哎,不想了,也不关我的事。
这时候,我身后一位顾客问我:“你这是摊几套啊?”我说:“摊两套,现在摊的是第一套。”他说:“噢,那还行,要是你摊的套数多我就不等了,因为我要上班,公司不允许迟到,所以,就算我排队排在了最前面,如果你摊的套数多,我也会不买了。”
我很纳闷,他是问我那句问话,他怎么揣测出我摊的是不止一套呢?
老师看了后批语,如下:
1,本来就是给你摊的煎饼果子,作文中怎么会写“不关我的事”这个环节呢?根本问题是,作文中你不应该问“这套是我的吗”这句问话,因为当时你排在最前面,摊主摊的那套当然就是你的啊。所以,把“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删去,而且因你这句问话引起的你与摊主对话的相关环节也就不存在了,也建议删去才合乎道理,千万不要只单单去掉“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要不,情节上就有断裂。
2,其次,你身后那位顾客和你说的话太多了,陌生人之间不会说这么多话的,建议:既要表现你出身后那位顾客为什么排在队伍最前面却有“不买了”的想法,又要把他的语言设计的简短些。
3,短文最后一段也要改,因为既然要删去作文前部“这套是我的吗”这句话和与这句问话相关情节,那么,结尾就不能再用“我的问话”那句话去照应前边了,因为作文前边的相关内容删去了呀。
学生又修改了一遍,如下:
早上,我去摊两套煎饼果子,摊位前的顾客确实很多,都排了队。等了半天,终于要轮到摊我的了,我把钱放到摊主的钱盒里,跟摊主说要谈一套两个鸡蛋两根果子的,再摊一套两个鸡蛋一根果子的。
我身前终于一个顾客也没有了,现在摊主摊的煎饼果子我确定就是我的。
这时候,我身后一位顾客问我:“你这是摊几套啊?”我说:“摊两套,现在摊的是第一套。”他说:“噢,那还行,要不然在轮到我摊的话,该上班迟到了。”
我很纳闷,他怎么揣测出我摊的是不止一套呢?
老师又批阅,如下:
1,这次还可以,情节上没有什么漏洞了。
2,但是,文章结尾你的疑问似乎问的有些突兀,因为你身后的顾客未必非要“揣测”你摊几套,就是因为他要赶时间,所以他就该特意问问,这样的生活经验,每个人都该有,这样的问话,根本不用通过“揣测”才能问,所以,还是删去你的疑问才好。建议再整理一次这篇作文,稿纸誊写,以备期末考试。
学生稿纸誊写,如下:
早上,我去摊两套煎饼果子,摊位前的顾客确实很多,都排了队。等了半天,终于要轮到摊我的了,我把钱放到摊主的钱盒里,跟摊主说要谈一套两个鸡蛋两根果子的,再摊一套两个鸡蛋一根果子的。
我身前终于一个顾客也没有了,现在摊主摊的煎饼果子我确定就是我的。
这时候,我身后一位顾客问我:“你这是摊几套啊?”我说:“摊两套,现在摊的是第一套。”他说:“噢,那还行,要不然在轮到我摊的话,该上班迟到了。”
我说:“噢。”
老师批语,如下:
1,还是不行。作文好像什么也没说似的,缺少意义。
2,建议还是保留你和摊主的对话那个情节,不过,还要具体设计其它环节,不然仍旧是矛盾重重(看看上几次修改作文我给你的那些建议你就会体会到)。
3,你的最初稿,最后一段提的问题,就“语感”上看,还是很有些意义的,所以,不能删去。
4,老师在想,是不是设计一个环节,让摊主有两个灶台,这样的话呢,摊主就会交替操作两个灶台上的煎饼果子,一套熟了,把煎饼裹起来,然后继续做新的,另一个灶台上的煎饼果子的也紧接着熟了,也把煎饼卷起来…………两个灶台循环交替操作,这样呢,在作文情节上,你身前那两位顾客就有理由在你身前继续等了,因为摊主增加了一个灶台,你身前的顾客就有等着另一个灶台上的煎饼果子的可能性,就提供了你身前顾客摊多套煎饼果子的理由。只要设计出你身前的顾客有理由为了等另一个灶台上的煎饼果子,站住不走,你就有理由问“这套是我的吗”这句问话了,接着,你和摊主的对话也合理了,然后,也能自然而然地引出你身后顾客对你的问话,你说呢?不过,如此一来,就与我上一次批语中对你说的话有点矛盾,我批语是“这样的问话,根本不用通过“揣测”才能问”,因为人当然不用“揣测”而单只为了自己就能随意问一句问话的,而我们要设计的环节是,要让你身后的顾客听到你和摊主的交流的语言,意识到你可能不只摊一套煎饼果子。这篇作文的意义在于人对语言的领会的奥妙之处,所以,那位顾客问你的那句话,不能设计的是他自己随意问你的,他问你的话一定要与你和摊主的对话联系起来,要体现出人在语言交流中的隐而不显含义。
5,下午第二节课,到办公室,面批。
先不看这个素材最终被使用的如何,我估计要是这么使用素材,百分之百搞不出好文,但是,师生二人把一篇作文修改了好几遍,为了使作文的语言和情节更合理,老师可谓用尽了心思,这一点精神还是值得佩服。
这个师生共同修改作文的故事讲完之后,就连我要在文章开头添一个对“作文素材描述”的叙述性的语句都感觉下笔很难了起来。
感触:语言,如果把它看做“工具”,该是个多么苍白无力的“工具”,要想利用作为“工具”的语言把一个事情叙述明白,是多么困难的工程。
难怪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外壳”,然而,千万不要把“外壳”理解为包裹着、规范着思想的类似于范畴的那么一个东西,它只是个“壳”。马克思进而说,语言是“振动的空气层”————语言,就是要激起人的言说欲,要说话,要震动空气,要实践,要现实地存在。然而,这位教师的数次批改建议,并没有激发起他的学生要说话的冲动,孩子的思想仍旧寓于体内未得伸展。
语言,离我们的思想还很远很远。所以,人类除了发明了文字,还要借助表情、语调、语气、体语、环境之暗示等诸多条件去表达想法。“语言是存在之家园”,这句话被我们太容易地引用了,可是,这个被“家”所喻的语言,真的那么容易通过它去抵达存在么?都能把“诗意的栖居”想象成是小资般优雅地生活的时代,人们还有多少能残存的思想能被那种轻浮的伪优雅承袭?
最后要说:
如果,作文中那位与“我”交流的顾客确实没有听到“我”要摊两套煎饼果子这句话,他通过摊主对“我”说的那句话,即“这是两根果子的啊”,他是怎么推测出“我”可能不止摊一套的呢?这个问题,才是这个孩子的原本的疑问。这是孩子与人与人语言交流而能建立起关系关注与反思,然而,这位老师没有发觉孩子的意图和疑问。
这种形式的作文评改,只调动了教师自己对生活经验领会下的语言表达兴趣,而他的评语与建议,在学生反复修改的作文中,却并没有激起学生对语言表达准确性的关注与兴趣。数次评改过程中,学生机械地砍杀嫁接语言与情节,修改的次数没有引发作文质量的改观或提升。这次作文评改中出现的问题,责任在教师,他被学生作文中的“故事里的事”拉了进去,完全遗忘了他的辛苦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提高学生作文在艺术高度上所要追求的质量。
如果,把这样的例子推荐给相关学段作为作文课训练,专门针对那位老师提出的诸条建议内容进行再讨论,是否够好玩?————但是,需要提醒,这位教师由他自己生活经验而来的,对作文内容合理性的诸多判断与推理并不是重要的部分,而最有意义和趣味的是,你要看这位教师如何艰难地把存储在他思想中的生活经验精确而严密地表述出来。————“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这句话是多么切中语言的性质,针对思想而言,语言是多么纯粹而僵硬地呈现了它的物质性。
生活事实,不是逻辑设计出来的。越设计越乱,而且,无论合理不合理,它就发生了。然而,作品却是用逻辑和语言设计出来的,无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多么不可思议,而只要它发生了就是真实而合理的,可是,作品却不行,你要靠比感性生活更高一级语言和逻辑超越生活,然而,即便如此,要把现实发生的事情叙述清楚,也是非常难的工程,生活的逻辑远远比语言的逻辑要简明的多,却需要我们费劲苦心去叙说。面对你的读者,你该把一个事情陈述到何种尺度下的合理,才被读者同情地理解为“真实”?有的作者,不着一字尽得真实;有的作者且琢且磨笔下千言,读者感觉不真实,为什么?不是使用语言不准确,是因为少了对语言的创造。就作品而言,生活不是它模仿的对象,而是有待它去创造的对象。可以说,打算只在语言逻辑层次上去复原生活的真实,是不可能的,所以,作品才需要艺术参与进去,而这位老师,恰恰是在语言逻辑要符合生活经验的层次上无谓地挣扎,在他心里,作文无艺术,只有对事实的复原。
其实,语言是不需要精准的,普希金说,“没有语法错误的俄语是不美的”,正因为语言有这样那样的偏差,语言才促进了人的联想,才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进一步交流,试想,当语言要是能做到精确无比,那么,人的世界该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死寂的世界。
我能展开想象的图景是: 学生会像批阅作文的那位老师一样,斟词酌句、想方设法要把一件原本认为挺明白的事情给讲的糊里糊涂,但是,糊涂不怕,只要能让学生集中精力组织语言,能触动起他们要力求把话讲得更清楚明白的冲动就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