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同是毕业5年,有些人一路升职加薪,成为人生赢家,而有些人原地踏步,兜兜转转。这是为啥?
其实在我们的职场工作中,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两种不同的做事姿态——以目标为导向还是以任务为导向。
举个例子:假如老板第二天要给销售部做一个很重要的培训,但是今天下午有紧急会议要开,于是委托三位主管帮忙,帮他做一份PPT。但是因为三位主管白天也都很忙,只能抽时间草草把PPT做完,但是三个人发现其中一些很重要的数据是没有的,必须动手去找。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是这三位主管之一,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细想30秒,再继续往下看】
A主管——亲力亲为。
假如A主管执行力强,他会疯狂地找数据,跟数据部门联系,跟产品经理联系,最后数据是有了,然而PPT没有来得及做完,或者质量不高。假如A主管执行力很差,要么根本没有去找,要么草草找了但没找到,于是跟老板说,数据没找到——特么把皮球又踢给老板啦。
B主管——善于借力。
假如B主管懂得借力,发现自己去找可能来不及了,于是发动部门里的同事一起来找。于是紧锣密鼓安排任务,分工明确,条理有序。有标准,有检查,有奖惩,最终及时完成了老板安排的任务,也通过这次任务,了解到了部门同事的执行力情况。
假如B主管压根不懂借力,于是随便找来几个人,话都没讲明白就开干,中间又没有跟进,导致任务完成的拖泥带水,自己又一遍遍的催,还不如自己干的效率高,太心力交瘁。
C主管——目标导向。
C主管在找数据之前,并没有盲动,而是首先进行提问和思考:老板给销售部培训是想达到什么目标?这些数据是否必要?不同的数据有什么作用?如果这些数据作用不大是否可以把时间放在完善PPT上?如果这些数据很重要能否找其他人来帮我找?找谁来帮忙比较好?如果这些数据找不到是否可以找一些替代的数据?于是,最终C主管可能最高效、最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反思——如果我是老板,我会重用哪个主管?如果我是主管,我的做事姿态是A/B/C中的哪一位?我们每天都被无数任务缠绕,但真的思考过如何正确做事了吗?
A主管和B主管的做事姿态就是典型的任务导向型——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无论执行力强弱与否,在这种思维下做事情,都会产生很强的焦虑感和压迫感,关键是苦劳的成分特别大!忙里忙外,劳心劳力,甚至心力交瘁,苦不堪言,而最终的结果却无法达到预期。此时一旦遭受批评,就会万分委屈而心态出现极大波动!凭什么!
想想也是,A主管拼死拼活忙,手忙脚乱了一下午,饭都没顾得上吃,好不容易万事大吉,自己的方案却被弃用。而老板最后选择的却是C主管的,并把C主管夸了一顿,非但如此,居然还对自己的方案横加指责。
此时对于A主管来说,这番心理阴影估计够十台挖掘机挖三天三夜了。假如A主管心态正向,会安慰自己技不如人,并好好跟C主管讨教以下次做的更好。而如果A主管心态负面,就会怀疑老板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老板是不是跟C主管私交很好?自己是不是受到了排挤或被穿了小鞋?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老板而言,或许可以委婉的给予A主管的苦劳以宽慰或勉励,但功劳就是属于C主管的!在职场上,老板永远不会听你诉苦种种辛酸,他们只看你做出了什么货真价实的结果。优胜劣汰的商业社会,无数次残酷地告诉他们,对结果和功劳秉持和坚守,才是最大的人情和人性。
C主管就是做事的标杆——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自发自主的解决问题。
大家可以看看我们身边那些高产出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忙忙碌碌,焦头烂额。他们的动作未必是最快的,但他们更善于提问、思考和判断,他们清晰的知道什么事情对结果是最有效的,然后用尽一切办法保证结果的达成,而不是死守着原有的工作任务原地打转转。
现在很多骚年会有一个疑问——我在公司的基础岗位已经沉淀多年,怎样才能升职呀?但本着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思维,不妨反问自己——我想升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还是证明自己的价值?还是赚更多的钱?还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的回答是为了做一名出色的管理者,那你就要进一步的思考,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需要拥有哪些能力?而自己具备哪些了?又缺少了哪些?该如何弥补?怎么借力?怎么目标细分?又怎么单点爆破?等自己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方向就明确鸟!
如果对你有价值,可以关注二昆锅哦,然后点击转发,让有需要的盆友看到,如有问题,评论区见,爱死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