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有一种动物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那就是女人。
孕初期吐得唏哩哇啦
孕中期天天体检被抽血
孕晚期满肚子爬满妊娠纹
分娩前开宫指要命的阵痛
分娩时到鬼门关前走一遭的痛楚
产后一不小心就容易的抑郁
自己还是个孩子立马就变成了一个24小时保姆
孕育生命和养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母亲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付出艰辛的当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这一切在孩子一个笑容、一个卖萌、一声妈妈之中,所有的付出都觉得值得,顿时曾经的苦难都化为乌有,仿佛旧时的辛苦只是梦一场,梦醒了,就没了。
看着孩子渐渐长大,又开始为孩子着想,一个孩子没有个兄弟姐妹太孤单了吧?以后我们老了,他有点事也没个亲人照应?以后他们将面对四个老人的养老重任,负担太重了吧?
如果恰巧还是个女孩的话,就更加坚定了再要一个的打算。
这个时候,那个哭着喊着不能忍受怀孕生娃疼痛的妈妈们仿佛得了健忘症一般,以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再要一个孩子,互相有个伴,将来好照应。
—02—
琳琳是个独生女,而丽丽还有个弟弟。
两家人都是普通家庭。旧时代的双职工,工厂上班,一份稳定的流水,倒也没有太多的富裕。好在父母都有养老金,倒也不用他们太过于操心。
琳琳,身为独生女,生活相对宽裕。在毕业的时候,父母花了一大笔钱托关系把她一个学临床护理的安排进了当地一家不错的省级医院,有些忙碌,可好在收入在当地也算个中上等。最近,家里给买了一辆代步车,对于一个不太有野心的孩子也算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好的安置。父母压力也小,退休的母亲开始到处旅游,享受生活。她自己也有朋友,倒也自在。
丽丽,两个孩子的家庭,多的是竞争的体验,打小就必须学会的技能。两个孩子的家庭,虽说手心手背都是父母心头肉,可是差别也会有,所以每个孩子从小的竞争意识就会比独生子女要强些。
而且一分钱要掰成两半,每个孩子身上投入的资源自然就有限,所以她也学的临床护理,可是家里却拿不出这么多钱给她安排工作,毕竟还有一个弟弟要考虑,要读书,要买房,还要娶媳妇。哪可能为了一个终归要嫁出去的女儿花这份钱?
她同样也在琳琳所在的省级医院工作,不同的是,她没有编制,只是临时工,虽然参加了几次考试,不知道是自己本事不足,还是像琳琳般一样的孩子太多,总之,她依然没能迈过这个坎。
—03—
如果你觉得这个差别就只在物质经济上,那也错了。
父母的精力有限,如果没有得力的老人帮忙,对于现在的家庭,势必需要一个人离开职场,返回家中照顾两个孩子。
大部分都会选择让妈妈回家,做全职妈妈,可是很多时候处理不好,这也正是隐患所在。
如果你体会过就知道,一旦回家照顾孩子,失去了自己与外界的交流渠道,整天在喂奶哄孩子洗尿布等等一大堆的杂事中,对于妈妈自己来说,容易焦虑,这也是为何现在生育后的女性重返职场后大多都非常努力,因为经历了这个焦虑的过程,对未来的变化缺乏信心,所以都在努力跟着时代的变化。
一个焦虑的妈妈,一个忙于工作的爸爸,这样的组合,对于孩子的教育当然不是好事情。如果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还差点,整天需要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奔波,那么多要一个孩子,或许影响的就是生活质量。
而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一个稳定而富裕的成长环境,前段时间读的《稀缺》中也提到,从小在一个稀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父母在有意无意中就会将这一点传授给他们的孩子,所以,穷人思维就这样到了孩子这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一个家庭无法保证这一点,那么对于孩子就是一个灾难。
—04—
如何判断要不要生二胎?
问一下自己,你愿不愿意做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认为条件并不成熟。连自己都不希望成长在这里的一个家庭中,又何必将一个无辜的生命带到这样一个环境中呢?
在古代,我们常说一句话,养恩大于生恩。
十月怀胎到哇哇落地,再到长大成人。这十几年二十来年的陪伴和教养就是一个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责任。
一个孩子,并不是你给了他生命,管他吃饱就是养育。太多不负责任的父母只管生不管养的方式毁了太多的孩子,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离婚后双方都不愿意要的孩子,再或者是遭受家暴无法健康地生活在阳光下的孩子。
无疑,他们非常不幸。
你可以给他们的家长开脱,他们本意不是如此,他们也是没有办法。
很多事情都有后悔的余地。
你买了件衣服,回来一看不喜欢,那就退回去;如果读了个大学不喜欢学的专业,那就换一个;找了一份工作干的不爽,换一份;跟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了,还可以离婚止损。
可唯独孩子的生养不可逆。一旦生下来,就必须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让他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
你让孩子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你只有一个要二胎的心。却从来没有给他足够的重视和规划。
因为,你认为的孤独未必存在,而养育不到对孩子的影响却是致命的。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到他们。
你爱孩子,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