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给客人报价?
Todywu2017-3-24
前言:给客人报价,无论是新客人还是老客户,在报价这一环节上都是特别慎重的事,报价高了,客人不乐意,新客人不下单,报价低了,自己亏本不现实,因此,很多报价面对客人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要精准报价必须要考虑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自身产品的了解,对产品将去到的目的地了解,对客人的了解,对客人市场的了解,对自身所在的材料市场的了解与生产制造成本的了解。有了这点本钱,给客人报价已经去到八成,不能说完全能让客人确认下订单,还得分析客人的需求与客人的心态,因此,给客人报价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如果老板报价,没啥好推脱,而业务报价,老板有一个说法,这里头的头绪明显有点多,我们在这一篇章里讲解给客人报价的方方面面,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又或许有些帮助,这也要看各自的理解与所在的环境来衡量,并不能说老吴的方面是万能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处理,方能得心应手。在这里老吴从正面讲解报价的一些细节与应对办法,把老吴曾经遇到过的事例总结出来给大家。如果大家报价给客人时,遇到不同的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里给老吴讲讲,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更好的办法,留给阅读本文的更多朋友一起分享,一起探讨,或许他们的办法正好是目前您所遇到的难题。
新客人报价:业务员在开发一位新的客人相当不容易,不同国家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客人,业务员将用不同的交流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例如美国客人,正常新开发美国客人,有了联系方式不等于可以谈得来,发邮件或者电话问候,还可以用即时通软件等方法与客人取得联系。具体如何与客人联系,又是一个章节给大家描述,这里只讲报价环节。当联系上客人,客人给出图片或者实物,又或者实物加修改意见,要求报价时,我们必须慎重,机会来了就得想办法抓住,而很多企业往往报价后石沉大海,无论如何追客人,客人没了消息,相信这种情况很多业务员都有经历过。到底为什么呢?因为业务员并没有真正的做到上面所讲的,对自身的产品了解,对客人的产品了解与对客人需求了解清楚,所以,报价给客人想要的相差有点远,客人只接受接近他的价格范围,甚至客人直接给出目标价,让再报价出来,也就是说客人让您报价而给出目标价,显然客人已经对产品了解,只是要您做到这个价格范围,业务可以阅读与客人往来邮件与即时通记录,或者电话交流中得到客人的信息,确实客人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客人,然后有针对性的报价,更加精准报出价格,正好是客人想要的价格,订单自然也不是问题。按照目前行情,客人给的目标价出来,分析出三个结果,第一是客人曾经做过大货,第二是客人对产品相当了解,第三是客人要做这个价格范围的商品。业务必须准确定位客人的意思。不要认为自己平台价格高,或者价格低来与客人对接,这是一种错误的报价,当客人按您报出的价格,直接没了下文!所以,我们应该报出产品在本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真实价格给客人,假如这个产品不熟悉,可以不报价,自己做不到,可以给客人报价并注明自己所在的企业生产不了,把自己所在的企业产品介绍给客人,哪些才是本企业有优势的产品,让客人选择,而不是拒客人于千里之外的做法,这次报价不适合,客人会感知到您的诚意,您的产品或者客人有产品类似,都可以在下一次成交!
老客户报价:我们所讲的老客户当然不是指客户有多老,只是合作时间较长,大家比较了解,老客户也经常会拿一些新的设计稿或者图片,也可能去市场找一些新产品给我们报价,客人既然已经在前面下单生产过,或者一直在生产,说明客人对本企业有信心,于是,我们在报价上更加小心,虽然说机会比新客人多几分把握,但是,我们的报价一旦偏差大,客人会觉得不靠谱,慢慢产生逆反心理,订单也在他的考虑之中,客人随时可能撤走订单,因此,老客户比新客户更加可怕,新客人尚未下单,损失不大,一旦老客户撤走,损失就大了。我们应该在此时多与客户沟通,接到新的指令,要问清楚客人的意思,既然是合作了一段时间,很多问题可以相互沟通,问清楚客人想做到的价格,对产品实样或者图稿有哪些问题,给客人描述,有实样的情况下,做不到客人给出的目标价,要给客人解释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影响到目标价的理由,合情合理,把球抛给客人来决定,是扔还是接,由客人拿主意,贴心为客人考虑,因为客人并不一定对产品有多了解,生产企业才是技术核心机构,对产品解剖,对产品细化,都是生产企业所能做到的工作,而客人直接与终端对接,把市场信息反馈回来,我们要结合实际与客人共同解决生产工艺与价格问题,做到客户与企业双赢,这才能足成交易。客户才会放心与企业合作,作为长久的合作伙伴!值得提醒一点:千万不能笑话客人的目标价,那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记得曾经的同事就干过这么一出,客人花同样的钱,之前一件产品,现在要两件产品,业务员马上回报并表示绝对不可能,就因为这么一句话把客人得罪了,自己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事虽然过去了,我敢说业务至今还能把当时的经过记得一清二楚,随时可以如数家珍讲解给大家!
------------------------------------------------------------------------------------------------------------------
低端产品客户:他们寻求的是低价位产品,他们心里很清楚产品价位与质量,如果说我们也跟着这种思维,往往会吃亏上当!比如化妆包,某某公司化妆包的订单都是以万为单位,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只,如果报价出错,就算是相差0.01元的价格,一百万相差一万块,而我们在报价时,以分为单位的几乎不忽略,可以想象得到,如果几分钱就是几万块不见了,因此,报这种价格特别小心,因为低端产品不是不要钱就可以做出来的,有一个最终底价搁那,例如一款化妆包,材料成本0.23元,而加工费需要0.45元,包装费用0.08元,总成本价为0.76元,报价0.84元,这里头看上去打10%的毛利润,1,000,000只,利润就有80,000.00元,客人给您的目标价0.75元,也就是说客人允许您把实际价格算出来后报价,就算您打5%的利润也要报0.80元,而事实上报价不得超过0.80元,最多能报0.78元。只能在材料与做工上压缩成本,报0.84元肯定没希望了,因为还有比这个更便宜的生产基地,因此,我们报价并不能按普通数量与普通产品衡量,这种报价要求精准到车缝线用量,以及包装纸箱所装的数量等细节,一旦有一环出错,整张订单就可能倒贴钱!做真皮女包的老板笑了,这几分钱还不如说买一个五金有一点点差别的价格,例如一个装饰五金,在电镀上相差1毫秒,估计就得超过0.10元的差距,而从外观上来看差别不大,这仅仅是一个五金部件,要是说皮行的一手皮,买得好来计算,一个包损几块钱没有问题,这几分钱在真皮包看来,简单可有可无,差别之大,不是可以相提并论。
中端产品客户:他们同样寻求性价比高的企业生产,可是他们想要的产品有高档的影子,又要做到中低价位,既然我们明白要的是影子,而不是实实在在的一样或者等同,那么,我们可以理解成产品有其形而没其魂,比如所用的边油,从几块一公斤到几百块一公斤,区别相当大,因此,我们报价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些细节,中端产品报价不能用到高端材料,那些个性化的路子统统被抹杀,用普通材料即可做到客人的价位,只是注重一些细节,也就是说在工费这块不能偷工减料。理解了客人的意思,一般我们会给客人定位价格段来报,这种报法在材料与工费叠加后几乎要达到10%以上或者20%也有可能,这也得视产品难易度来区别对待,报价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活,懂得这些报价不难,如果不懂这些,意思就是吃不准,要么报多,要么报到亏本。如果是这样,情愿把这个权利给到上司或者核价部门,业务员不必揽上身来做,衡量轻重程度,比如一款PU女包,材料成本占28.00元,人工占24.00元,包装费用占2.0元,报出厂价为60.00元,而有的客户还有另外的要求,诸如指定边油,指定里布等,指定越多,利润倍数将打越高,意味着这款包做出来要在65.00元左右。这算是中端产品的报价,也是客人允许的范围,当然,客人并没有指定任何供应商,或者没有指定任何物料细节,只等您拿物料确认即可,价格自然要偏低些。有老板会误解这种做法,误以为客人指定物料,错了也是客人的责任,这话一点不错,确实错了是客人的责任,可是,精明的老板发现,客人指定供应商后,钱是从定金里付出,而进货多少,做多少个包包,整个一系列的材料成本出来,您想某些物料用到存仓都不行,根本没有回旋余地,我这么讲相信大家能看得明白,这才是为什么要报偏高价格的原因。
高端产品客户:对于高端客户来讲,他们并不是对价格不敏感,他们也有价格允许范围,只是更讲究材料与做工,因此,可以结合自身的手工条件报价,实实在在的手工价格高,这也是在情理之中,例如简单的一款有档次的包包,加工费报到一百二左右也不为过,这是做低端产品无法想象的价格,单从一个裁片就有讲究,需要油边工序,必须考虑用木模开裁,最后烧边磨边油几遍才能完成一个裁片,这种工序看上去不复杂,可是我们要把浪费的时间算进去,比如等油边干透了才能油第二遍,如果油成品时,必须考虑场地大小,这些工作看上去不复杂,一旦铺开来做,其中浪费的人工也是用钱来计算的,而一款高档包数量也不可能几万几十万的生产,我们知道数量不多,有上百的数量也算是不小的订单,一个高档包出厂价就得好几万块上千块的价格,更别提个性化定制的手工缝制的包包,那成本更高,一针一线都得靠人工完成,因此,我们在对这类型客户报价,适当偏高也是客人可以接受的范围,高风险高利润,因为做坏一个或者没有发现,等客人验货,验出一个不合格,好几百块就这么不见了,这也是在报价时要考虑的,客人也明白他所要的产品质量要求,因此,客人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价格允许范围,比如某品牌销售价三千以上,出厂价允许在八百左右,那么,我们报价给客人时,不仅仅要考虑客人本身的接受价格,同样要考虑自身条件是否能做出来,不能说报价出去客人接受,签了合同再来后悔,或者做出来的产品不成样子,这损失就大了,也不是一位业务员可以承担得起的损失。高端产品报价给客人,建议结合客人品牌市场零售价作为参考,认真定位客人的产品质量,符合产品要求报价。如果靠做表面功夫报价给客人,估计胜算不大,因为客人成立品牌不是一天的事,对市场定位不是没有思考过,也不是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了解。有了这些信息报价更加精准。
-------------------------------------------------------------------------------------------------------------------
报价的心态:讲到报价意味着有希望,有可能合作,那就要尽全力报准,以真实的,有长远合作的心态来报价。当然,有的客人也可以试探性的报价,很多企业有这种手法,这是因为业务并没有完全了解客人,没有完全理解产品本身与客人所需求的真正目的,导致这种试探性的报价,或者试成功了,利润不错,试不成功,失去了先机,直接没有回音!相当不科学的做法,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因为业务在给客人沟通时,明显没有把准确的信息收集到,没办法正确判断属性,不得已而为之。假如想报价试试,可有可无,建议不用报价,直接回绝客人,以后再合作,这些款不是我们的强项,即便是做出来价格也会偏高,看看客人如何回复,如果客人仍然要求报价,说明企业认为难做的,正好也是客人难找工厂的原因,也正想我们能帮上手,即便是这单谈不好,我们出手帮了客人报价,让客人心里有底了,下面有合适的订单,客人仍然会记住有这么个企业曾经帮我报价,在找不到合适工厂时,某家企业曾经提供过帮助,如果有这种合作的心态,既给客人解决了麻烦,同时也给自己创造了机会。所以,我们报价就要预先知会客人多久能报出来,不想接单,不想报价,不想与客人合作也罢,必须第一时间把信息委婉传递给客人,让客人有心理准备,马上找别家再报价,切忌用拖的办法,让客人反感,不仅仅以后没有合作机会,客人与客人之间还会相互传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得不丧失!
店大欺客:企业硬件设施够,任谁都说没问题,其质量价格或者货期办期也没有问题,但是,从上到下的服务让人感觉有点冷,企业并不缺优质的订单,也不缺客人。正因为不缺客人,有些想进来消化订单的客人又进不来,因此,这些客人通常找不到更合适的企业消化订单,心里也不是滋味,但又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求其次,把订单消化掉,虽然对产品不太满意,也找不出更好的办法。当一个客人摊上这种事,第二个客人同样的命运,往往这种“冷”恰恰是企业的命门,轻轻一通就要了企业的命!一旦企业有某些负面信息,很快就会滚雪球,越滚越大,大到不可收拾!等此时再来后悔当初已经晚了,给客人报价,给客人讲清楚做不了,给客人指条生路,这本来是举手之劳。当初把这事用冷傲来对待客人,如今想求别人开口说句好话都难,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能弥补当然的不应该。老吴曾经在工厂做管理时,周边工厂老板知道可以帮手报价,往往不分中午休息还是晚上都会打电话,然后上门来,帮手报个价,核实一下他们的价格是否合理,或者客人给的目标价是否可以接订单等,这事我印象中干了不少,可是老吴到现在也没见少了什么,这不好好的么?至于他们过后是否还记得,这已经不重要了,当他们有需求时伸手援手,这并不是要求别人回报,这也是举手之劳,不伤和气。
相对保守:不想说出心里话,不想告诉别人这包包的价格具体多少钱可以做,也不想把自己的看法给别人讲。我更相信目前为止,包包行业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老板或者估价、业务,所谓保守企业秘密,对外只字不提,我个人觉得这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用中肯的思维给同行沟通,难做就是难做,耗工时,需要加大工作量,成品反工率高,损耗加大等,其实在行家眼里是相当简单的事,在同行业中,也不能完全说每一位职员,每一位老板都能看出来,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短板,只有相互友沟通,才能取长补短,把问题作得更加完美,而不是各自为政,您走您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也是目前部分企业的通病,吃亏只能自己吞到肚子里,因为当然不肯给人沟通,亏小钱能承受得起,真正的亏大了,到了企业需要清算时,再来想想为什么当初那么保守,那么要面子,现在到了清算不是更没有面子吗?所以,我们在讨论报价时,不能给出精准的答案,可以给一些合理的建议,而不是表面在帮忙,背后在提枪!对谁都没有好处。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感觉教别人是一种痛苦,也不知道教了别人,别人以后会不会不记得,或者抢了自己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慢慢会看清一些事情,会觉得只有不断奉献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只有不停的帮助别人,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有人抛出橄榄枝!
总结:今天所讲到给客人报价的内容,首先讲到了企业认真对待客人,企业与企业一起核实认真对待客人,自己不会的虚心请教,为了给客人满意的答案,尽量做到更好,让客人满意,只有让客人满意,才会有成交的可能,没有哪位客人是在不满意时还会下单!有的客人直接取消订单也不会在不满意时还下订单,很现实的做法,我们报不报价给客人,主动权在我们手上,而客人会不会下订单,主动权在客人手上。看样子大家都很威风,可是,没有成交谁也威风不起来,这才是大实话!希望在报价这一关上大家看过以后,有一个好的心态来对待,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客人不懂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企业报价来寻求答案,而企业本身的强项,生存的本钱就必须懂得报价,客人有了报价才会规划销售与订单量,核算成本与资金周转,或者规划市场投放量等等工作,二者必须通力合作才能达成共识,促成彼此交易!
-------------------------------------------------------------------------------------------------------------------
报价的底牌:在给客人报价时,部分客人一再压价,有可能客人真的不知道成本问题,因此,我们可以把成本价格明细给到客人查对,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大类,一种是细化。大类只写明主料、里布、五金、拉链、人工、包装、利润等几大类分别多少钱,然后汇总价格,供客人查对,另一种是这几大类的用量及单价,让客人进一步核实市场价格,还有一种是把计用量明细也可以给到客人,当然,一般极少有客人这么要求,再说了,这种格式给出去也不是每一位客人都能看明白,例如我前面讲到的插刀排版之类的,加上各种材料在出纸格时所保留的边距,开裁时所要保留的边距,拉料台长度,接驳损耗等等,这些不是做过现场的技术人员,从表面上审核是没办法办到的,因此,要求看明细的客人,一般要求几个大类的用量及价格,能看明白已经很不错了,客人拿着这个用量最多也是给别的工厂用量相比较,看看哪里不对,其实每一间工厂或者企业所做出来的成本都有出入,尤其是裁片较多的款型,简单且不规则的款型,这方面出入较大。虽然说客人公司也会有这方面的技术人员,但是,他们的重心并不是摆在这里,因为他们想要的是生产线的配合,并不是他们能算就能做,还得靠工厂来支撑,因此,他们一般选择由生产线来主导产品用量及价格,自己再权衡得失。例如:上海某间公司拿着一个样办,从江浙沪到珠三角,一路询价七十来间工厂企业,把每一间报价都抓在手上,某天接到朋友通知,让老吴去报价,我听完对方描述后,说声抽不开身,也就是去折腾了。可以从这里看出,订单大是事实,可订单也是要人工与材料做出来才是真正的事实,不可能问到最后免费就能生产出来!因此,这七十来间工厂企业,肯定有报错,肯定有高中低之分,那么,这种折腾连自己都没有把握,算不算无理取闹?而且这间在上海的公司来头不小,名气也还算在行业内有些影响力,可老吴搞不清楚这高层的做法,着实让人费解!
报错价的弥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报价工作中,难免报错价,但是,我们必须守住最后一道防线,那就是签合同。在签合同之前,务必小心,再次审核报价,是否有错漏的地方,一旦合同签下去,按合同法走,理论上错了赔了也就按合同办事,可是合同法上还有规定,如果与事实不相符时,合同视为不符合合同法之规定,比如说定金,合同法要求百分之二十,而本行业一般会百分之三十,有客人专属LOGO,加上款型与用途不通用者,可以追加定金,因为客人违约,产品将影响二次销售。因此,在签合同之前,必须审核清楚,以免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无论是客人还是工厂企业摊上这档子事也没啥好处,倒不如在前面审核再审核,尽可能把价格弄清楚明白,不要在这上面轻易出错。在报价错的问题上,一般存在技术和管理的居多,一个企业或者工厂的管理体制完善,想出错都难,就比如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一样,99%合格率的降落伞,开过大小会议商讨,无论想什么办法,怎么也无法做到100%,后来随便抽取降落伞让高层自己试跳,一下子就100%合格了。(关于管理问题将在后面开新篇讲解)明显没有找到制衡点,让报价错误屡屡发生,对一个客人来讲,破天荒一次,可能允许或者接受您的道歉,接受您再次更正价格,如果经常出错,直接怀疑能力问题了,根本不确定哪次才是真的报价,打乱了客人的布暑,最终失去客人,永远都在找新客人。在管理企业时,切忌这种浪费,一环错会牵扯到全局失控的可能,业务估价计用量采购仓库车间货期等等,连锁反应,不仅仅影响到整个局面,最终亏损到工厂企业因此失控,因此没有生存空间,最终走到尽头也说不准。因为曾经有这样的工厂报错价,直到生产出来后才发觉,货还没有出完就宣布清算!
无法报价:接到客人图稿或者实样,没办法报价。无法报价的原因有多种,有的对材料不熟或者直接不认识材料,有对工艺不熟悉无法估算出工价等,无从下手的感觉,其实这些问题就不算问题,互联网这么发达,搜一下估计也能找出来,就比如昨天发生一件事情,工厂无法找到客人想要的物料,即便是报价出去也是不准确的,因为材料根本不相同,只是同一类别而已,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尼龙与涤的差距有多大,加上工艺上的处理就更不用说了,再加上有些材料根本不是国内生产,在国内市场并不流通,如果平时我们没有积累这方面的知识点,往往会束手无策。目前市场上通用材料很多,大家耳熟能详,但是,从HAN国进口胚布(即布面),再运到台湾背涂,做后段处理,再进口到大陆销售,这么一折腾,我想说中国是不是生产不出来,答案是可以生产出来。只是因为这种类型材料的设备投资比较大,即便是买了这些设备,又要考虑到客户群体的开发,价格与销量。一套完整的生产线设备,添置齐全了,投资确实相当庞大,中国目前几乎没有人愿意承担这种风险,而国际大牌能用上这些物料,已经是早期开发供应商,一直沿用至今,而我们想改变他们的采购方向,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势必有难度,有一个过度期,投资方是否能承受得起这种风险,这才导致大家不愿意轻易出资的理由。由些可见,目前我们说采购不到这种物料,不知道这类型物料的价格实属正常,只要是有经手过这类物料,自然能报出来,客人要的就是这种物料,要求确较高,本身设备所织出来的面料确实密度高,平整光滑牢固,这也是占了硬件优势,一般客人也用不了这种材质,针对少部分客人,国内想投资跑量,势必给自己增加投资风险。
--------------------------------------------------------------------------------------------------------------------
最容易报价:普遍认为最难报价的是看图报价,其实最容易报价的恰恰是看图报价。因为看图报价可以尽情发挥您的想象空间,按照图描述进行报价,有的客人就给一个图,什么尺寸也没有标识,也有的客人标一个尺寸,这些都不是难事,因为没有标尺寸的可以根据包型与使用习惯来报价,自己拟定一个尺寸标上去,根据自己拟定的尺寸就可以报价,而标一个尺寸的可以按比例缩放,结合平时遇到过的袋型做法,把内里结构或者插袋附袋结构,拉链手挽高度长度,肩带长度等等常规尺寸,直接算下来加上加工费利润就可以报出厂价了,至于FOB价格只是加了运费入仓报关拖柜等费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因此,在老吴看来,看图报价是属于最容易报价的一种,例如针织布的童妆报价,都不需要算裁片大小,直接称重量,如果是没有尺寸,按照以往做的尺寸大小,得出重量,算出材料价格,加上加工费,再加上印花等费用,相当于客人把权限交到您手上,您按这样的思路报价就可以了。包包的报价主要分清楚主辅里五金拉链价格几乎就能报出来了,而那些细节完全由您按常规的做法来处理,谈不上有什么技术含量。当然,如果报价者并没有接触过包包,相当于一个外行人士,那真的有点难,相信做这个行业所招聘的估价或者业务,几乎都有相关的经验,不可能没有基本功,就算没有基本功要做这样的职位,至于得有人带着做,慢慢也能上手,又不是造飞机大炮,没有什么难度可言。在报价出去后客人要求打样确认,开发部会根据报价的数据进行合理制版出来确认,当然,他们自然也懂得只能低于报价来量身定制样版,绝不可能超出报价来制版,除非报价出错。
报价的时间:通常客人对报价的速度会有不同的看法,急报价与按周期报价都得视客人自己在时间上的安排来决定,本来一款包包报价很快可以有结果,而偏偏有的会拖两三天时间,显然,这是在打时间差的技巧,这并不是每一位客人都认可,所以,要结合不同的客人分别对待。本来报价一个包就给两小时足够了,而有的包就看一眼就能报价,为什么非要等两三天呢?有的报价单方面认为,因为所在的企业并不多单做,也没有多少单要报价,所以才会这么快,而给客人约定两天或者三天,让客人理解成企业较忙,正在加急排期报价,让客人对企业更加有信心。而有的客人却不吃这一套,报价速度越快越好,因为客人还要等价格来确定是否下订单或者打样版之类的工作,显然,我们可以从业务员与客人沟通的信息传递给核价部门,只有业务与客人沟通才能得知客人的性质,分类分块不同对待,以免误解与画蛇添足。在国内订单方面,有这类想法的少数,通常要求速度与精准,性价比高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国外的客人,对于在中国采购有明显的区别,当然不包括华人采购,他们对国内市场比较了解。而国外的采购客人对于报价要求价格与服务、质量交期相符,即便是贸易公司,他们要的是服务省事,价格上几乎比较中肯,不至于部分客人刻意压价。如果我们认为是客人在压价,其实我们少了对客人的了解,因为客人对中国来讲,就相当于我们去周边商场购物一个道理,可以选择多个超市商场购物,而国外的客人也是如此,可以选择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采购,对他们来说都一样,因此,如果我们在某一基地报价,往往没有考虑到与中国众多生产基地对比,最终出现单方面埋怨客人压价,显然有些矛盾,客人费解,为什么价格比别人高?为什么价格降不下来?我们也跟着客人懵!
报价的格式:报价通常以中英文版本比较常见,除了附上图片与主辅料等说明,还要加上版期,数量,交货期,最主要写明用材与成品的执行标准,还要加上“收到定金或者收到办费”后开始计算,而在日期上要注明是“工作日”还是“自然日”,结算方式,离岸价还是出厂价,报价有限期限等信息。这算是一份相对比较正式的报价格式,当然,台头与结尾是大家熟知的信息,在这里强调一点,为什么要用中英文格式呢,因为同一份模版可以任意给国内与国际报价通用格式,也示企业统一对外的标准格式,这份报价单格式另存为模版,每次打开都会生成另一个新的文档,这样就不会破坏母版,这也是为了工作方便设置,当然还有很多权限设置,视企业需求而设定。报价单格式做完后,可以考虑转换成PDF格式,便于放大缩小,也方便存放和列印。同时可以设定文档打开限制,修改限制,打印限制等功能,这些是一位普通业务员应当做到的工作,如果看完这篇文章后,觉得还是不会,不妨恶补一下格式的做法,也方便以后工作上的互通。大家或许对报价的格式用WORD还是EXCEL好,其实用好了都一样,只是一种表达形式,里面各项不缺,都能说明问题,如果转换成PDF格式后,无论是WORD还是EXCEL都一样,已经没有区别了,直接打开就行了,当然,有的电脑没有装Adobe
Acrobat版本,导致无法自己编辑,如果只是装一个款阅读软件,自然不可以编辑,只能在Adobe Acrobat上设置编辑,这也是我们办公室必备的一些软件,例如Adobe Photoshop,CorelDRAW,Adobe Illustrator等软件必备,我们发现多款软件中,除了CorelDRAW之外,几乎都是Adobe开头的软件,他们几乎都是办公必备的软件,报价的格式可以从这些上面制作,比如图片处理,排版,简易绘制等,我们平时稍加留意就能用起来,对客人的报价表做得更加完美些,也可以训练自己对软件的熟悉程度提升。如果所有的办公室人员都能轻松运作,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一定能得到大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