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八大方言(二)
北方方言使用的面积最广,人口最多。北方方言和其他七大方言的最大区别是没有入声的发音。从现代流传下来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古汉语发音有五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他七大方言或多或少都保留了入声音(客家话、粤方言、闽方言保存最多)。由此可以推断,北方方言不属于古汉语系列,属于汉语“新面孔”,也就是后来才有的语种。
北方方言是怎么来的呢?中国过去的历史,最不缺的就是战争,而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控了这一地区,谁就能掌控天下,所以有了“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这个说法。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都会伴随着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原来的中原居民为了躲避战争,不断的南迁。历史上有最为严重的两次;一次是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政权和经济结构,但也使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产生文化和经济交集。还有一次是蒙古族灭宋,造成中原地区十室九空。北方过来的游牧民族为了适应中原地区农耕生活习惯,不得不和当地汉人交流和学习,于是,一种新的语种——“胡人汉语”产生了,也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前生。到了清代,居住东北地区的女真人通过历史总结,要想完全统治中国,就必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说汉语,用汉字才会得到汉人的认可。女真族基本上是牺牲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换来了近300年的“问鼎中原”。由于满人汉化,不断与汉语人交融,写汉字、说汉语,形成了今天东北的“普通话”。所以,北方方言又分“华北官话”和“西北官话”两个支系。这两个支系有个共同点,就是讲话的时候含有卷舌音,给人感觉舌头“捋不直”,这个“外来”汉语的特点,有点像今天的外国人讲中国话一样,听上去很生硬。北方方言其实就是北方多民族“胡人”与汉民族交融产生的一种语种,准确的说,北方方言应该属于“胡式汉语”。北方人比南方人身躯要高大魁梧也是多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吃面食导致的。这里本人并没诋毁北方的意思,这是历史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