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19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教育的手段》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学生学习越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中也需要科学知识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这是苏霍在此文中对“学困生”提升智力水平开出的积极药方,特别是“长时间曝光”说,给我留下很形象的比喻,此为正面药方,不得不令人信服。
相比而言,我们在对“学困生”的教学中,多是把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例如常有这样的话语,“你只要能看懂概念、记住公式就行了”“不要再去读其他的东西了,以免分心”“就记住这些基础知识吧,下节课我要检查”,稍有耐心的,可能还会这样说“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再给你补一补”等等。在苏霍看来,“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联想到他在第六条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提到了这样的见解: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由此看来,苏霍的阅读建议才是积极的真正的良方,而我们的做法相当于是一种“保守疗法”,保守的结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苏霍怎么做?他对“学困生”的建议是递进的: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一时想不明白,我是对照着第六条建议去找答案的,我想大概是刺激、思考和觉醒这样的三个层次。
在第六条建议中,苏霍说,“我总是努力达到这样一个要求:在后进生所读的书籍里,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用惊奇和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懒惰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多好的比喻啊。这是阅读的第一个层次,简言之,阅读材料要有刺激性。还记得那个叫费佳的学生吗,苏霍给他预备了一本有200个所谓习题的小集子,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
关于思考的问题,苏霍在第六条建议中还说到,“我只教他们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在本篇文章中,他说到,“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我认为,这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实际上,苏霍在多篇文章中都反复提到思考的重要性,例如,教师点拨学生思考新教材时,要让学生思考一些“点”,即为知识的因果关系和意义联系。
关于觉醒的问题,还是要提费佳阅读数学小集子的效果,文章中说,“费佳整天整天抱住练习本不放了,每解出一道题,他都感到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他在文字题的旁边还用来画习题的方法,画的有小鸟、动物、植物等”。我想,这就是阅读的第三个层次,我们见到“学困生”转化的效果了。
以上是针对学困生运用阅读去刺激脑力劳动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具体地去实施这种积极的疗法?
在本篇文章中,苏霍又举了一个名字叫做特卡琴柯的数学教师从五年级到十年级合理组织阅读的例子:“他所教的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绝妙的小图书馆,里面不止有100种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以鲜明的、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讲述世界上最有趣的一门科学——数学的。例如在教方程以前,学生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讲方程怎样作为“动脑筋习题”在民间智慧形成的。如果没有这些书,那么他的某些学生永远也不会及格的。”这就是这位数学教师组织阅读的显著效果。回看思考一下,数学教师特卡琴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合理组织阅读,包含了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故事的措施,并且还能坚持不懈地做好这件事。
凭心而论,在教学中我们都期望看到花朵的鲜艳,但我们很少有“静待花开”“静听拔节”的耐心,究其原因,可能是回报慢、成本高的功利之心在作祟。用现代的话讲,针对学困生和优秀生,我们能做到“民主平等”“蹲下身去”等待,还真是有难度的事情。不过还好,至少我们思想上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这个周四晚上,我们开了一个初四复习教学的总结会议,我提议了一个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脚下有力量”的关注“人”的建议,引起大家讨论。四班有一名学生叫“Chen”的学生,文化课素质不好,音乐、体育素质很好,我就建议让他发挥他弹唱的特点,根据赵雷的《成都》模仿填词一首《文峰》,并拍摄成MV,这样促使他去阅读相关资料,当成一份毕业的作业去完成。当然,这仅仅是我们工作变化的一个开端。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最后,我再一次提示,阅读这篇文章一定要和第六条建议合并进行,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更希望我校各位老师能付诸于用阅读拯救“学困生”的实际行动。那么,我们期望我们的班级学生都及格、“费佳”们成为某领域专家、“Chen”们成为有音乐造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