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音频内容是版权中心总裁黄一琨在故事驱动大会上的演讲。现场手机录制,音质不好,敬请谅解。
文字为部分摘录,仅供参考。
2018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京交会、法兰克福书展和德国图书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故事驱动大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故事驱动大会汇集了来自全球文学界、出版界、影视界、设计界、大众传媒界等领域的意见领袖,不仅把国际内容产业的超前理念和成功案例带到中国,而且也为展示中国的优秀内容产业提供了一个跨媒体的国际平台。在两天的大会中,21位来自10个国家的媒体专家将进行18场演讲及对话。2018年故事驱动大会的主题是未来的故事,特别关注“用视觉讲故事”、“教育未来”及“有声平台”。
中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二大出版国,但市场销售总书有30%是无效品种,造成了惊人的浪费。
出版业对发生的变化缺乏应变与学习能力。虽然中国出版业每年都去法兰克福学习,但无效品种却从四五年前的25%上升到去年的30%。这是一个世界第二大出版国,背后真正的危机。
我们要去改变、去拯救出版业,但不一定要去改变、拯救出版社。
出版社是一个商业主体,它的生死都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为什么中国一定会成为第一大出版国?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出版的概念已经被大大地拓展了。简书、得到、凯叔讲故事等等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品牌,他们其实是在做着出版业要做的事情。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电子书有一个快速的增长,有声书的增长更快,知识付费中国介于在线教育的范畴之内,也有着惊人增长。可能在这样的领域里,会出现一两个上市公司。
中国正在发生的是,传统出版业根本守不住自己的地盘,一群门口的野蛮人正在把出版的焦虑扩展开来。
可能我这样讲会显得无礼,但我就是从传统出版走出来的,我觉得我们无需去捍卫出版社,但是我们一定要捍卫出版业。
所以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新世代。
说到新作者,简书是不是网络文学的2.0呢?
其实中国的网络文学是比较早的,你可以定义它是自出版,也可以定义它是电子书,这样的一种形态。
现在我们国外的同行,通过掌阅、阅文这样上市的大公司看到了中国的网络文学。它承担了过去20年,本该由出版社来承担的,发现新作者、服务新作者这件事情。
中国的网络文学其实是被出版社错失的一个领域,这是20年之前发生的事情,20之后可能还会发生。出版社错失了20年前网络文学这波作者之后,20年后可能还会错失,不过没有关系,出版业会生生不息,出版社可能会死。
简书是一家仅有5年时间,以互联网写作为基本特点的公司。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可以给大家看一下,中国的普通作者写作的热情。
我过去在传统出版业的很多精力是在电子书领域,中国的电子书由于过于复刻传统出版的形态,遇到了非常大的危机。而今天在简书的这种是既借鉴了网络文学、网络连载、用户跟读、打赏这样的形态,又以出版级的标准来要求。它(简书的连载)跟网络文学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短,一个故事用20万字足够讲得非常精彩,不用200万字;二是非常符合出版标准。
简书怎样去做出版呢?
比如说全职妈妈群体,这在中国是非常大的一个群体,这些女性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去养育孩子,而这些不工作的妈妈可能会产生非常伟大的作品,也许这里面就有中国的JK罗琳。
简书现在给大家呈现出的作者,都在传统出版业的视野之外,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因为各自的经历、职业背景,可以持续呈现出很多的作品。
比如这位(闫泽华),他是中国最顶尖的关于AI、算法的专家,但在中国出版业这样一个服务水准下,他要出版一本书是非常难的。而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在简书上分享工作的想法、心得,我们跟他交流,来引导他写作。他的作品刚刚出版上市,这是中国国内第一部关于AI内容、品牌如何衔接的一本书。
又比如这位(没文化的野狐狸),他是中国南方的一位公务员,业余时间非常喜欢宋朝历史,所以他在简书上写了50万字关于宋史的篇章,他的书在下月即将出版。
这是一位曾经留学法国的北大助理教授(汪波_偶遇科学),他最喜欢把物理、化学、数学、音乐等等一切学科融合在一起,每周跟他的学生进行对谈,他相信人文和文艺复兴的传统在中国的大学课堂里能够复现。这样的人在中国也很难出版一本书,而我们发现了他。过去他很寂寞地在简书写那样精彩的作品,却没有一个中国出版业的同仁能发现他。
这是一位媒体人(念远怀人),他以班超出使西域为背写了一本的武侠玄幻小说,我们开玩笑说这部小说是可以向一带一路致敬的,因为故事都发生在丝绸之路,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一张丝绸之路的地图,每个城市都可能发生很多精彩的故事。这本书7月份也会上市,影视版权已经售出。
这是一位除了写作什么也不想干的年轻人(小托夫),他隔一段时间就会到一个新的地方去找寻新的故事。这是他刚刚出版的书,是关于中国东北部原始森林的故事。
简书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是收获者,这些作者在中国这样一个号称出版业很发达的国度中,却找不到出版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程度非常高的地区,移动互联网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升效率。这些作者现在有很好的机会通过互联网的工具能够被人发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出版业这几百年来经过锤炼的价值判断、标准、服务提供给他们,让这些普通作者从一开始就享受到国际上作者最好的待遇。
如果把我们简书提供给作者的经纪合同和国内任何一家出版社提供的经纪合同对比一下,就知道我们在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国际市场上探讨自出版从数据上有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未来会发生什么呢?
真正的自出版,并不是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在平台之后,一切的事情都由自己做。自出版一定是作者来写作,有一个互联网平台把传统出版业的服务更标准化、更有效地提供给他们。而出版业要扮演的角色是用更轻便、更灵活的方式,进入到互联网中去。出版业最重要的是人,最重要的是在人身上所体现的服务和价值判断,而不是那个实体的、有型的出版社。
这个事情我们看到在国际出版业中正在发生,在中国出版业里也一定会发生。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我们这样一个公司,不到65人,除了工程师、程序员之外,其他一部分就是像我这样从传统出版业、传统媒体出身的编辑,我们正在用这样的出版平台,为中国最年轻的作者来服务。
讲到故事,中国有一个高速发展的影视市场,好故事从哪里来?中国市场的同仁们其实都知道,网络文学走到今天,已经很难再提供好的故事了,新的作者不再采取过去的方式,以百万字的篇幅,在非常狭窄的类型小说领域来提供智慧,讲述故事。中国网络文学的下一棒,一定就是类型文学。
中国的文学市场跟美国的文学市场相差12%的比例,美国市场22%是由文学品种构成,中国市场只有10%,而且大量是以引进书为主,还有整整12个点的差距,而这里面的类型也非常缺乏。中国的经典文学水平低下,类型小说类型残缺,这个原因并不是由写作者负责,而是出版业应该负上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像发现菲茨杰拉德那样去发现一个年轻作者。
所以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我们期待的不是去硅谷,而是去法兰克福,让大家看到中国的出版业跟互联网公司结合,会发生什么。
……
我们正在努力用AI这样的方式来识别小说,为小说打上标签,用标签来做线上的发行,让更多类型的内容,被更丰富更多元的人群看到,这是技术能够为内容行业、为出版业提供的帮助。
我们版权部门,从一开始就是要为作者一切的著作权的类型服务,我们从以上各个方向来提供可能的服务,只要你们能把作品写好,一切都交给我们了。
中国的市场将来最有希望发生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交叉点,在网络文学、纯文学,在YA,在虚构、非虚构这些领域的交叉点,一定会出现非常精彩的作品。
你们有机会去书店看一下,就知道中国未来出版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可能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比如说,国际出版业都知道中国对童书的渴求非常大,但我们仔细看一下,去一些大型的书店,提供给儿童的主要是绘本。而YA这个领域,引进的版权基本都是20年前的。当我还是个kid的时候,我读的书,20年以后我的女儿跟我读的是一样的书,这是非常惊人的出版业不求上进的表现。
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个机会,中国的全职妈妈一定会写出世界领域的YA,我们等得起这个时间。我们是在为中国的出版业做这个事情。我不在乎他们有没有危机,在我看来没有任何危机。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就是出版、传媒、教育这三者的重合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做出版,好像在做在线教育,好像在做传媒,比如一家现在比我们大很多,但未来我们一定能超过他们的得到,远看他是在做知识付费、在线教育,近看其实他是在做出版,而在大众认识当中他又是传媒,这就是中国目前最常见的现象,这符合内容产业的基本规律。
那最后回归到,我为什么从来不担心中国出版业会怎样,是因为,回到出版本来的定义,从古登堡开始,从有法兰克福那个卖书的集市开始,出版就是把人类最优秀的东西传播出去,所以出版社会死,出版业会长存,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