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系列#7
书名:《学习之道》;《刻意练习》
作者:乔希·维茨金 (Josh Waitzkin)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 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
之所以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都是关于「学习如何学习」的书。
《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从小热爱国际象棋,一路从街心公园的象棋摊走上了大师之路。当时年仅13岁的乔希就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国际象棋大师”称号。
然而就在他风光无限,学棋经历被著书立传,甚至改编成电影后,他又从头开始学习另一项与国际象棋全然不相关的运动——太极拳,并且也在短短数年后获得了世界太极拳冠军。
这样的经历不能不叫人啧啧称奇,也正是在这两项看起来毫无联系的运动中获得的顶级成就让作者明白了自己最擅长的不是国际象棋,也不是太极拳,而是「学习」。于是他决定将帮助自己学习成长的方法论付诸于文字。
至于《刻意练习》则是对于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的所谓「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种缺乏严谨却利于营销的“理论”给出了更为权威和严肃的解释。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告诉读者:“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多少人因为这段文字开始憧憬自己经过1万小时的训练后从此功成名就,让自己的平凡人生开始逆袭。
然而这不过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对心理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事实上,如果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很可能在过了初始阶段的快速进步后就停滞不前,从而放弃了1万小时的努力。当然,最可怕的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却有惊人的毅力,那么1万小时之后也许就成了“最资深的初学者”。
同时阅读这两本书让我整理到其中的一些共通的东西,比如:
《学习之道》中提到的整体理论与《刻意练习》中的天赋论类似。两者都是描述一种长久以来的论调——一个人能够达到多高的成就与天赋有最大关联,而非努力的结果。比如拥有「绝对音高」的莫扎特常常被作为天才的典型,但2014年的一次实验中,24位参与实验的2~6岁的孩子在数月训练后全部拥有了「绝对音高」。
《学习之道》中提到的主动创造困难与《刻意练习》中的跨出舒适区类似。即想要突破自己的现有水平,就必须要克服将自己推至极限的不适感,从而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
简单总结一下两本书中对于学习给出的建议:
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当学习一样技能遇到挫折时不要先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做好这件事的天赋。而是认识到不擅长只是暂时的,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获得长足的进步。
其次,在学习之初采用「划小圈」的方法打好基础。即不要着急学习高级别的套路,而是摸清每一步的关键,完全掌控当前局面后才进入到下一步的学习。
另外,当逐渐入门后则要避免裹足不前、安于自己的舒适区。要寻求更高级别的挑战,那种做起来很费力,但努力一把又刚好能达到的程度最为合适。
最后,如果能够找到优秀的教练给予指导,则可以避免走弯路,用最快的速度达成最优的成就。
至于所谓的“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类东西,也未必没有用。在感到沮丧时不妨拿出来当鸡汤看一看,随后鼓起勇气继续进行刻意练习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