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易学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反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是中国人就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早已根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
——有孚君
01 前言
学易10年了,每每回想起入门时的艰辛,仍深感苦恼。如果不是师父当初的指引和谆谆教导,或许早已放弃。也许是易学真的很难,也许是现在多数人觉得《易经》已没有用处,导致了它的式微。
不过无论如何,笔者只是想尽自己的努力,传播易学文化,让更多的人发现《易经》之美。也让更多想学习《易经》的朋友找到入门的“钥匙”。
我无法在一篇文章中详细的聊阴阳、五行、干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含义。这篇文章更多的是告诉大家该读哪本书更合适入门,该如何保持对易学的兴趣。更多的内容,在公众号,“易路相孚”中,有【易学入门杂说】的专辑,非常适合一步步从头学起。
提前说一句,本文中推荐的所有书,我都完整的读过,有些书读了不止一遍。这些书都是我认为学易各阶段适合的书籍。
02 什么是易?
学一门学问之前,总要弄明白“它”是什么?别人问起时才总好说出个条条道道。尤其是学易。一提起《易经》,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算卦”。实际上算卦的分两种,一种确实有真才实学,另一种是则是江湖骗子。这也是为何《易经》总被误解为封建迷信。
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和一个没接触过《易经》的人介绍“它”呢?
说什么“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说“易为弥纶天地之学”?高大是高大,但是太虚无缥缈了。高处不胜寒,也就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了。其实易学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反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只要是中国人就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早已深植入我们的民族血液中。
阴阳、五行、八卦之类的概念,哪怕没学过易的人也多少会有了解。我们都知道一天12个时辰,一年四季365天。也知道十二生肖,谁还没有个属相?还有二十四节气,直到现在还是农业生产的指南针。
再有像元亨利贞、自强不息、九五之尊、虎视眈眈、云行雨施、谦谦君子、正大光明、物极必反、匪夷所思、殊途同归、否极泰来、革故鼎新、文过饰非、防微杜渐、天地玄黄……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词。
包括乔峰他老人家的降龙十八掌,从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嘴上总念叨的那几招。
皆是源于《易经》!
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孔子说的)
正所谓“道不远人。”(《中庸》说的)
亦所谓“道在屎尿。”(庄子说的)
我们平时接触的大事小事,或多或少都与《易经》有些渊源。只是人们不知道罢了。
那什么是“易”呢?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类似莎士比亚那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曾仕强老先生说:“《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笔者认为《易经》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构建了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悖”的理论框架。无论是五千年还是五万年,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展,易道皆可以将其囊括。听说就连二进制的发明和海王星也都有运用到了易学的思维。《易经》的广大精微,无所不包。正在于此。
《易经》绝不是迷信。占卜只是“易”的功用之一。
所以,如果非要给“易”下个能理解的定义,笔者认为“它”是门艺术,是自然学科,也是门哲学。
03 哪些书最适合入门?
易学本身涉及的“学科”就很庞杂。有太乙、奇门、大六壬的“上三式”,有六爻、八字、紫微等“重体系”的,有梅花易之类“轻量级”的,当然还有风水这门“庞然大物”。总体归纳起来,分为理派、象派、数术派。
没有固定师承,刚开始很难抉择从何处入手。
不过我想说的是,无论学什么,我都建议从《周易》原文开始。
先明义理,再谈其他。
这个过程很枯燥。因为大多数人学易都是想学“算卦”。
但是无论如何,八个经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老老实实把他们的样子印在脑子里。
把先后天八卦分清了,再把他们代表什么记住了,然后把六十四卦的表面意思串一遍,我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
初学阶段,如果没有太深的文言文阅读功底,我比较推荐读一些今人的书,因为这样能够快读理解整个易学体系的概念。
这个阶段的书我推荐傅佩荣先生的《傅佩荣译解易经》。
还有先生的《易经入门》。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66068/book.douban.com
《易经入门》相比更加浅显易懂,很适合入门,但内容相对较少。不过,难得的是书中有蓍草的起卦和解卦方法,可以暂时满足算卦的欲望。我当时买的时候好像还送张光盘,详述了大衍筮法的操作方法。
另外,傅先生还有一套详解六十四卦的视频,讲的非常好,关注“易路相孚”,免费获取。
再有张延生先生的《易学入门》也非常适合入门的时候读。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84094/book.douban.com
最后推荐南怀瑾老先生的《易经杂说》。
这本书无论你有没有基础,想不想学易,都推荐一读。书中的内容浅而通透。最难得的是,老人家的文字读者很舒心,也给人很熟悉的感觉。仿佛他老人家就坐在你对面,茶余饭后时与你娓娓道来一样。
这几本书读了其中的一两本,也就能把《易经》体系粗浅的理解得差不多了。
相当于你的天赋树刚点亮了第一层……
第二层天赋就出现了分支,第一条路是继续学习易理方面的知识,比如说64卦的每一卦都蕴含了什么道理,能够带来什么启示,偏重的是对“理”的探索。第二条路是选择一门“术数”着重学习,比如奇门遁甲、六爻、八字、梅花易数等等。这条路更偏重易学的应用层面。
04 第二层天赋怎么点?
如果是对占卜、算卦、算命之类的应用更感兴趣,笔者建议先选择一门“术数”学习。
我个人比较推荐“六爻”这门科目。
一是因为入门的书籍比较多;二是比较体系化,学习和使用起来容易上手;三是起课(起卦)也相对方便,三枚铜钱(硬币)即可。
毕竟这个阶段保持学下去才是真理。
六爻入门的书实在太多,今人比较著名的有王虎应、朱辰彬等,他俩的书都值得一读。不过还是古人的书更值得一读。倒不是崇古贬今,而是古人治学的态度确实要比今人强很多。
所以六爻的古书我比较推荐野鹤老人的《增删卜易》和王洪绪的《卜筮正宗》。虽然是古文,但俩人都是清朝的,读起来不至于太难理解。
先看《增删》,读上一遍,没人教也自会玩卦。
网上很多人专研《增删》,我遇到过一人,六爻只以《增删》为准绳,水平相当高。
另外《易冒》、《易隐》等都可以看看,但是不推荐在入门时读。
如果对这种体系比较“重”的“术数”不感兴趣, 喜欢玩卦象,那就学“梅花易数”。这也是笔者主攻的方向。不过这方面的书不是很多,市面上流行的黄鉴、韩海军、张延生、林武樟、邓海一等等的学习资料倒是不少。
不过我不推荐入门时读这些书,倒不是说不好,只是不适合用来入门。其实梅花易数本身就不推荐入门学。
因为梅花也称心易。“人于心上起经纶”,这不是一般境界能达到的,何况初学。梅花的体用、三要、十应,看上去简单,有人读了一遍《梅花易数》自觉断卦和玩一样,殊不知完全没有搞明白梅花如何玩。
但如果非要学,我推荐先读《梅花易数》原著。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7058851/book.douban.com
另外如果《梅花易数》的原著读起来比较吃力,可以先读《图解梅花易数》这本书。
我不明白这本书豆瓣中评分为何如此之低,有人说这本书写了等于没写,这么说对也不对,因为他基本就是将《梅花易数》的古文翻译了过来,但是不要忘了,梅花易数是玩卦象的,书中有很多配图,可以更直观的帮助入门的人理解卦象,这一点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大家可以关注,“易路相孚”,下载电子版。
至此你的第二层天赋基本就选择好了,如果注重应用的方向,两三年后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这篇文章主要还是介绍如何入门,就不在此文中赘述了。
如果是选择了易理研究的方向,我可以再多推荐几本书。
05 坚持两三年后读什么?
笔者学了这么多年,从六爻到八字再到梅花等等,最后却回归到了钻研《周易》原文类的书。所以我比较偏向玩卦象,研易理。所以最后还是说说这方面的书吧。
有首小诗道: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毫不夸张的说,他说的没错。
《周易》这本书真的是越读越惊喜,虽然只有六十四个卦,但每个卦都能应用于世间万事万物,而且每一卦不同的人理解也不尽相同。正所谓一卦百义,即是如此。
近现代解易非常精妙的两本书。都是清末民初时写就,分别是尚秉和先生的《周易尚氏学》和日本人高岛吞象写的《高岛易断》。
尚秉和先生不愧易学大家,易理、易象无一不精。书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高岛虽是日本人。说实话我是有狭隘的民族主义。但高岛的书,实在让人读的过瘾,精妙处更如醉饮琼浆般酣畅淋漓。
此外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名人雅士都写过《周易》解读类的书。笔者在这里略微推荐三本。
一是《周易集解纂疏》。
二是《周易本义》。
三是《周易折中》。
御纂周易折中(全二册) (豆瓣)book.douban.com
三本书都是易理解读类的扛鼎之作,有些基础的人读起来会事半功倍。
既然入了坑,慢慢读、慢慢看即可。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抱着玩的态度去学,别耽误了生活,才是正途。
06 说了这么多,为什么学易呢?
现在有很多学易无用说。确实,在现今社会,除了以此为生之人,对大多数人来说,易学的“表面”上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所以笔者只想说说自己学易的感受。
占卜预测也好,读易正心也罢。易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却可以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18岁学易。别的不说,至少看个手相面相,撩起妹来事半功倍……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女生撩汉……【注:我有个小师弟,现在是我的“铁杆粉”。学易的时候还没成年,四五年过去都快生娃了。】
话虽玩笑,但若在年轻时懂易,这个人的人生高度或许都会变得不一样。
——如果30岁学易也不晚。下了班,泡壶茶,窝在沙发里捧着本书读读。总比玩游戏或者刷抖音要好的。
退一步讲,读什么无所谓,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页都算数!
——40岁学易更不晚。拉着孩子一起学,总比小孩子也玩游戏或者刷抖音要好……就算孩子学不下去,总还能在他(她)心里种下了颗种子,早晚有破土而出的那天。
——即便如孔子50岁读也不晚。在知天命的年纪知天命,最合适不过。
无论男人女人,什么年纪学都不晚,学成如何也不必太在意。
读易,就是让自己变得辽阔的一个过程。
学着你会发现原先很看重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在意了;原先很讨厌的人也没有那么讨厌了;原先觉得有些索然无味的生活也慢慢有了寄托。
因为学易会让你接触到中医,多少了解些养生的知识;会让你喜欢上烹饪,做一餐属于家的美味;会让你发现诗词中的无限美好;更会让你的心变得平静。学得久了,心性会更通达,会觉得这个世界都变的更美好了。阳光更明媚了,树叶更绿了,东风中飘逸的花香都更浓郁了……
说的比较玄,但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品尝到一丝“复得返自然”的意味。
有些事情确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是不传,是说不清楚。
所以学一些,体会一下,总没有坏处。
总之,作为中国人都应该或多或少的接触易学,也应继承和发扬易学。
正所谓,知其来自知有所往。学易,即是这样一场“寻根”之旅。
最后,笔者想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仅此而已。
太阳东升西落,日夜交替是易;
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寒来暑往亦是易;
吃喝拉撒、读书工作,这皆是易。
学易,万勿离开自然、离开生活!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公众号:易路相孚(ID:yiluxiangfu2020)
传播有温度的易学文化,让更多人发现《易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