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出的众女儿,个个年轻貌美,才华横溢,但命运却大都逃不脱“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宿命,仅有其中少数极个别的女子,未入太虚幻境“薄命司”中。薛宝琴,便是其中的一个。
薛宝琴,薛姨妈的侄女,薛蟠和薛宝钗的堂妹,薛蝌的胞妹,她与哥哥来到京城,住进贾府,受到众人的喜爱,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女孩子。
薛宝琴长得到底有多美
薛宝琴是《红楼梦》中少见的一个人物形象,堪称完美,甫一出场,便艳压群芳。关于薛宝琴的容貌,曹雪芹真是煞费苦心,不惜笔墨,通过多人之口、不同视角和层面来展现薛小妹的才貌双全。浓墨重彩,不遗余力,由此可见曹公对自己塑造的这一人物的喜爱之情。
首先,是通过《红楼梦》中的男一号贾宝玉之口说出了薛小妹的美。第四十九回中,宝玉见了薛宝琴之后回到红院,对丫头们说:“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薛宝琴长得到底有多美?作者并没有正面去写,也没有详细说,而是通过宝玉的话间接地去赞美她的容貌。咱们这位大家公子哥宝玉可谓是见多识广,看见薛宝琴后,都忍不住要赞叹连连,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宝琴有多美,我们可以自己脑补一下。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想象一下薛家小妹的容貌。作者曾经多次描写过宝钗的美,宝钗的代表花为牡丹,作者更是描写她是艳冠群芳,又将她喻为杨贵妃,而杨贵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从宝玉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轻易得出结论,薛小妹的美貌显然是胜过其堂姐薛宝钗的。
其次,作者又通过丫头之口来评说薛小妹的相貌,书中讲晴雯等丫头们去看了薛宝琴回来,对袭人笑着说:“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睛雯的样貌与黛玉非常相像,并且也自视甚高,一般人的容貌她还真是看不上眼,由她口中说出来,可见她也是认同了薛宝琴的美貌。
接着,作者再通过精明能干的三小姐贾探春再一次点评了薛宝琴的容貌,“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在三小姐探春心目中,薛小妹的容貌是绝对的第一,无人可及。
最后,是通过贾府至高无上的权威,老祖宗贾母来一锤定音的。第五十回贾母带众人赏雪景,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贾母对其宠爱的程度,由其可见一斑了,《红楼梦》中能与薛小妹争宠的,也只有一个宝玉了,连黛玉都是不能与之相比的。
薛宝琴才华不输黛钗湘
薛宝琴如果只是人长得美倒也罢了,别的不说,单单是《红楼梦》里的众女子,不管是小姐们,还是侍奉主子的丫头们,已经是美人如云了,关键是薛宝琴不但人长得美,而且还见多识广,才华横溢,文采风扬,足以与黛玉、宝钗、湘云等人旗鼓相当。
一是在第五十回中,作者着重讲了薛宝琴与林黛玉共同联手舌战史湘云,争联即景诗的情景。宝琴虽然在年龄上比黛、湘小,但才思敏捷,从容自如,妙句迭出,勇于争锋,甚是活泼可爱,与薛宝钗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
也是在这一回中,作者接着写了宝玉从妙玉处讨来了一枝红梅花,宝琴所作的七律《咏红梅红》(得“花”字),又技压刑岫烟和李纹,被众人评为最好。
二是最能展现薛宝琴才华的应为第五十一回,她作了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大家看了,都称其道妙,皆说自然新巧,不落窠套。从这十首怀古诗中,我们也的确能够看出薛家小妹走南闯北,见解独特,卓然独立,从这个层面讲,显然已经超越了大观园中众女子之格调了。
薛宝琴未入十二钗正册之原因
薛宝琴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为什么却没有出现在十二钗正册之中呢?这是许多红迷困惑不解的原因,有说她不是四大家族主要成员的,有说是曹雪芹为了把妙玉写到正册中忍痛割爱的,更有刘心武这样的大家,把她归入副册之中的。
对于薛宝琴未入册,我个人的观点是她不属于“薄命”之人。在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随着仙姑进入二层门内,见有几处写着“痴情司”、“结怨司”、“朝啼司”、“夜怨司”、“春感司”、“秋悲司”,宝玉进去的是“薄命司”,入选正册、副册、又副册的女子,均是“薄命司”中的薄命之人,而薛宝琴没有入正册,正是她不属于薄命之人的最好体现。
至于说她不属于四大家族主要成员的命题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为了妙玉而忍痛割爱之说更是枉加猜测了,没有任何的文本依据。
对于刘心武先生说她应该入副册,我也是不赞同此观点的。从曹雪芹列出的入副册的唯一的人员香菱来看,她是双重身份,既是丫头,又是妾,同时,她还是甄士隐的女儿。副册介于正册与又副册之间,我推断入选人的身份,应该是比小姐(或奶奶)低,比丫头高,所以,说薛宝琴在此册中毫无道理。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对人物刻画最常用的手段是“正邪两赋”,书中的所有男女主角、配角等,几乎全是采用了这一写法,但唯独对于薛宝琴却是一个例外,作者对她的描写全是正面的,她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女子。虽然有人通过她写的诗对她进行了过度解读,但那根本不是通过《红楼梦》文本进行的解读,无任何真凭实据,而是片面地扣诗中的字眼,片面地以个人猜想和揣度进行的曲解,无任何价值与意义。
为什么曹雪芹塑造了薛宝琴这个完美而又独特的形象呢?由于后四十回不是出自曹公之手,不能作为解读依据,我个人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正是曹雪芹之伟大之处,他通过金陵十二钗各类册子中的众女子群像,书写出了在当时的社会中,女子总是难逃“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定律,而他却想给世人,亦或是说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留下一丝希望,不管世间多么黑暗,不管前途多么渺茫,但总会有那么一丝光亮照耀着前方,让人们的心中保留一点点的安慰与幻想。
NO:2018-20
于20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