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知道这个app,想用它来记录一些我平时遇到的事情,还有一些想法。以前习惯提笔写日记,但是渐渐产生莫名的使命感,一旦隔几天没有写,再提笔时就觉得应该慎重,不记一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者能引起思考的东西就感觉辜负了这次提笔,慢慢的没有了日记的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于是现在想尝试一下新的方式。
早上和老爸一起吃早饭,正对着我们的桌子是一位奶奶领着孙女在吃手擀面。很可爱的一个小女孩儿,肉肉的、眼睛大大的,头上还扎着两个小鬏,不安分地手舞足蹈的时候还能看见手上的小窝窝。当然我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端上来的牛肉粉吸引了,清汤,剔透的粉条,有弧度的层叠着的牛肉片,几颗绿色的青菜,看着就很有食欲。
就在我一边吃一边感叹人生圆满的时候,对面的桌上发生了一些小插曲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知什么原因,小女孩儿不想安安分分地吃饭了,也不知奶奶对她说了什么,只见她扬起小手作势要打人的样子,但是又不敢真的去做,高高扬起,轻轻落下,还挺可爱。我就在想这时候奶奶应该要教导一下小孙女了,没想到听到旁边热心的群众开口了,看上去是这位奶奶的熟人:怎么不乖呀?怎么要打奶奶呢?要是让奶奶伤心了,奶奶走了怎么办?这时候奶奶也赶忙去安抚小孙女,但没成功,之后便也听到奶奶说:怎么不听话?奶奶真走了哦……
我听到这儿,突然觉得很熟悉,不管是从自己爸妈这儿还是从别人家的父母身上,都时不时的会听到类似的话。“要听话,不听话的话妈妈不管你了哦”、“怎么不懂事儿?你要是再这样我就自己一个人走了”等等。类似于威胁的想让小孩儿懂事听话,可能“威胁”这个词有点重,但意思也差不多了。用这种方式,我不认为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
我一直认为小孩儿是很聪明的,或者说很敏感的,近乎用自己的本能来感知周围的事物,并作出反应。当父母或长辈采取上述方式来企图让小孩儿懂事听话,可能有一时的效果,但是不久后孩子们就会发现你只是在吓唬他,那既然结果不是真的,引起这个结果的原因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当小孩儿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可能就是淘气、肆无忌惮的开始。也许他们不懂,但是不妨碍他们得出结论,从而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很有可能父母或长辈其他言语的威慑力也没有那么大了。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不听话了,还管不了了。
我想可能不管是父母还是长辈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可能更加重视方式方法反而忽略了一些很基本的东西。在早餐店发生的这一个小插曲,小女孩在打闹,还作势要打奶奶等等。我觉得是涉及到一些原则问题的,涉及到这些的时候是不允许让步的。公共场合打闹,不尊重他人,破坏公共环境,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不能做的事情。不尊重奶奶也是一样,不尊重长辈,作出一些无理行为,同样要严肃教导。最怕的我想就是息事宁人,采取某种手段能够暂时安抚孩子,想着以后有机会再说之类的。且不说日后作为家长的还记不记得,频繁采取这种方式甚至可能起到反效果。
回到家,我跟我妈妈交流了一些想法,妈妈给了我一些新的东西。其实我的想法是有些理想化的,真的遇到类似情景,还是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在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原则,这点却是没有问题的。例如孩子打架,虽然不对,但如果打赢了,家长会觉得还挺高兴,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是要坚守原则:暴力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用它去伤害别人;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但不能滥用自己拥有的能力。
不知道是不是快到年纪了,老想着怎么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