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介绍的是枝裕和的第三部电影,还是继承了他一贯的风格,舒缓、宁静、有生机。
其实我最佩服是枝裕和的不是拍摄手法和导演技巧,而是身兼导、编一体的他,能把普通的故事讲得不普通,把深藏在人内心的东西很轻易的呈现在世人面前,故事的重点不在故事身上,而在于故事之外的情感洗礼。笑中带泪,很平常的故事,拍摄出别有一番的韵味。
血缘还是日久生情?金钱至上还是陪伴?严苛还是随遇而安?我一直以为你们要找到答案,知道我发现根本没有答案。哪有那么多的纠结,你哭着醒来的那一刻喊出最想要的,就是你的人生。
供职于东京某建筑公司的野野宫良多系出高等学府,他事业有成,家庭优渥,与妻子和儿子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确凿无误是人生的胜者。
突然有一天,医院来的一通电话让良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痛苦抉择。六年以来朝夕相伴的可爱儿子竟然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这一切都始自当年在医院阴差阳错的误抱。与野野宫夫妇面临同样窘境的还是斋木夫妇。分分秒秒,经年累月积淀下来的父子亲情,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羁绊。如何抉择,怎堪割舍。
如何踏实的讲述一个看似狗血的故事,日本人做得很好。在如今看到各种狗血剧情就一口大唾沫狂喷的年代,很难有能满足观众需求的新颖电影,于是乎,人们开始从故事之外寻求突破,在俗套的情节之下,渲染出发人深思的情感,以此来捕获人心,揭露人性。
孩子出生时被父母抱错了,这是咱们国家十几年前就流行老套路,像什么狸猫换太子、宫斗剧里比比皆是,在现代剧中也是常有的剧情。所以刚开始了解到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时,我是比较不屑一顾的,但反过来一想,既然豆瓣能有如此高的评分,还是是枝裕和的作品,应该不会差到哪去,再加上有福山雅治、真木阳子等几位实力演员,就很想要一窥究竟了。
庆多是个可爱的孩子,天使般的纯真,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良多可以用严父来形容,母亲则是一个温柔的慈母。
正如影片中父亲所言,两个人都宠他可不行。所以良多按部就班的给儿子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划,上补习班,学钢琴,读怎样的学校,说什么样的话,完全就是把儿子打造成第二个自己。
光努力是不够的。庆多似乎并没有这些天赋,也没有特别聪明能干,完全不符合父亲良多的期望。在父亲看来,自己的儿子就应该强人一等,跟自己一样优秀,以后才能过上好的生活,所以当知道庆多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时候,父亲才是说出那一句“果然是这样”。
一直给予孩子期望,却从未考虑孩子是否想要,总是想着什么是正确的,却不曾设想自己就是错的。
父亲良多想要的是一个像自己一样优秀的孩子,至少不能比自己差,庆多辜负了他的期望,让他在自己的人生履历上留下了失败的一笔。良多看重的是血缘关系,是理性上的思维,只要一切朝着自己期望的在发展,就够了。
庆多的单纯善良,让人看着更为心疼。他按部就班的顺从着父亲,做着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只要能让父亲开心,能让父亲关心自己,就可以了。他努力的想要做一个让父亲满意的儿子,拼命的从父亲身上汲取父爱,可父亲更为关注的,是亲情之外的东西,他的眼里只有如何塑造一个完美的孩子。
儿子拼命的讨好父亲,只是因为他爱父亲;父亲给予儿子金钱能做到的一切,只是因为这是他的儿子。
所以当父亲让他去亲生父母家时,他没有做任何的反抗,也没有提任何的疑问。他知道父亲抛弃了他,不要他了,而他是如此的爱着父亲。
但毕竟养了这么多年,培养出的感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割舍的,所以良多的想法是两个孩子都想要。但却遭到了斋木夫妇的强烈反对,谁的孩子不是自己心头的一块肉啊,哪有如此自私的人,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金钱来解决的!
良多以为用金钱就可以解决一切,以为斋木是个贪小便宜的人,但他没有想到往往最普通、贫穷的家庭,能给予孩子的关爱和关怀才是最多的。
当自己的亲生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时,良多苦恼不已,对于一个已经六岁的孩子,他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当他制订了一系列规则时,流晴一直在问为什么,是的,为什么呢?为什么要顺从父亲的意愿,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呢?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对于孩子来说,开心才是最重要的啊!
相对于野野宫良多,斋木雄大的教育方式才是最能给予孩子快乐,才是最懂孩子想要什么的。能陪孩子一起打闹嬉戏,会修玩具,经常的聚会野餐,这些才是作为父亲最应该做的啊。如果总是板着一张脸面对着孩子,装扮着坏人的角色,那父亲这个角色的意义又何在呢?只是提供金钱的工具,和毫无生气的一家之主。
在这挣扎的期间,良多慢慢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他去找当年偷换孩子的护士时,准备对其谴责、指责时,护士的继子挡在了前面。“这是我母亲”,一句话让良多瞬间明白了,自己当年真的太不是人了,是不是亲生的,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血缘关系但一起生活,也会有感情,也会很像的,夫妻就是这样,父母和孩子也是如此吧。
对继母的释怀,让他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不是那无比珍视的血缘关系,而是在一起生活培育出来的亲情。
他学着如何与孩子相处,怎样让孩子开心,陪孩子玩乐,与孩子交流。在这一番的得失之中,他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去成为一名好父亲,什么才是孩子最想要的。
庆多之所以不要那台相机,是因为他想把最美好的回忆留给父亲,想通过这微不足道的细节,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喜爱之情。
最后的那个长镜头,两人在道路尽头汇合,象征着从未交融过的父子之情,第一次有了相交,头一次走进了庆多的内心。
血缘和相伴的亲情,如何取舍?是枝裕和态度鲜明,但在表现手段上并不强硬,舒缓的节奏既给出观众思考的空间,又将导演的态度潜移默化代入。
养育之情大于生育之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只是导演表达的一种观念,并未把这种意念强加在观众身上,或者说,重点就不在于此。这不是换子引发的戏剧冲突,而是作为父亲的情感皈依历程。如何做好一个父亲,如何与孩子相处,这才是导演最想表达的,当悲剧已经发生,他所希望的是化解悲剧所造成的影响。
“如父如子”,虽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有父子之情。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长久的相处和心灵的交融,看似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人,实则早已不分彼此;而父亲虽然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抚养孩子,但有些事情,却要从孩子身上领悟,他的儿子,有时也是他的“父亲”。
影像静谧,情感温和,淡淡然间,有一种脉脉不得语的真意,触动人心。这不是一部单方面教育的电影,很多时候,我们是“父亲”,也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