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个人阅历的局限性,我觉得有些书在读的最初阶段,是无法和作者就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达成一致的。会有种知和行的割裂感。因为你明明知道他说的可能是对的,但心和身不能拥有默契去践行他的生活。
比如梭罗的《瓦尔登湖》。
我不知道和我一样年轻的朋友看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不是有同感。一开始,一度读不下去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多么晦涩难懂的文字,只是因为在开始读的过程中没有那种能引起颤栗的共鸣。后来硬着头皮继续不求甚解地读,最终也花了一段时间读完了。读完后,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是含有敬意的。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还做不到。即便假装也不行。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两年多的生活,我觉得像是进行的一个关于生活的实验。他说,我到林中去,因为我希望谨慎地生活,只面对生活的基本事实,看看我是否学得到生活要教育我的东西,免得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我根本就没有生活过。
他想要剥去社会中浸透的皮囊,只剩下一个干净纯粹的自己,盖最简陋的房子,吃最简单的食物,和最少的人来往,把至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看最美最罕见的风景,体会另一种生命的深邃感。
他最终想告诉人们:要保持清醒,要相信自己的内心,探索自己,对大自然保持敬意。他希冀过简单的生活,追求极简——卸甲归田的生活态度。倒也不是彻底隐居于山林,只是能有那么一段时间,能和自己交最真的心,体会那种融于自然的感受。
看完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多年轻人应该是无法体会并践行这样的生活的。我想了一下自己抗拒的原因:我觉得年轻应该是热血的,富有生命力的,像太阳,永远有暴烈的生气和光芒。横冲直撞,有种野蛮生长的旺盛活力。所以没有办法接受回归山林的孤独和静谧。在没有真正长大之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没有办法将自己暴烈的光芒藏起来,然后作为大自然的寄居者而存在。
也或许是我们现在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太少,需要亲自去体会拥有的感觉,才知道是否应该拥有它。就像黑塞在《悉达多》中创造的人物,贵族少年悉达多,因为深殷人性的幽暗与贪欲,知道人们总在窥探那些从没有得到过的,为了彻底戒掉这种欲望,索性主动去获得它,去知道它的真实面目,那些表面的华丽,商人的道貌岸然,在看透它的内里时,让人觉得太过黑暗与恶心。就会主动放弃。所以,最终他获得重生,因为剥去了生命中所有的"不必要躯壳",只剩下最真实的骨架,由最端正的渴望重塑身心——所谓至死方生。他知道沉溺于虚伪欢愉中的他不是真正的悉达多。
我们如是,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早早在心底刻上的印记,它们是不是最真实的渴求,即便所有人都说它的致命毒性,但我心底的渴望仍然没有消失,因为我没有彻底得到过,所以我们不知道等到拥有它时能不能真的感到满足而快乐,只好亲自去经历去感受。如果它真的让人厌恶不耻,那就由自己剥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