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芒种,又是一年麦收时。看到相老师在1980年拍的照片《割麦子》。不禁想起自己的小时候跟着大人们收麦子的情景。
那年我才11岁,还在上小学。那些年,每逢麦收,学校都要放一周的麦收假,为的是让我们去帮着生产队抢收麦子。麦收时节的天气多变,在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是一穷二白,别说机械化,就是连个拖拉机也很少见,收麦就靠一把镰刀,甚至是双手去拔,如果收获不及时,说不一定一场风雨就会让一年的收成受到影响。因为抢收抢种,真是要用尽洪荒之力,简直是累死人的节奏。就因为用汗水浸泡过,尽管已过去了四十年,也有近30年没有再去参与收麦子,可那段时光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农谚有句俗语:“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只要麦子开始发黄,熟的特别快,尤其是遇到小雨,天气放晴往往前一天还透绿的麦子一夜之间就会变成金黄,应了古人的“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的诗句,就是庄稼人说的“撑死”。生产队的小队长就会在麦田里畅享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转悠,先看哪块麦田先熟,确定后,全队的男女劳力都会集中在地头,随着队长的一声令下“开镰!”。社员们就像战士一样抢收小麦,有的时候还会有割麦比赛,或是分块记工分,虽然男人有的是力气,但在割麦的手头上并不见得有妇女快,随后按照分工的不同捆麦、装车、上垛、晾晒,碾场,一幅动人的丰收美景就会如诗如画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后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了地,因为抢收,有时来不及等牲口拉车,还要拖着割麦子疲惫的身体,自己拉车搬运到碾压场,那种体力透支的感觉很是酸困。
如今的麦收,不再用弯腰撅腚的去收割了,大型机械取代了人的体力劳动,农民的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脱贫,不仅吃饱穿暖,还享受着日新月异的富裕生活。随着大面积的土地承包,越来越多的农民完全脱离开田间劳作,过去那种累死人的节奏也日渐久远。
今天,时过境迁,我们听着布谷鸟的吟唱,沁着田野的芳香,望着悠悠的白云,听着隆隆的机声,把记忆留在时间的岁月里,畅享新时代,开启新征程。